解放战争期间,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坚持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各战略区每年、每季度,甚至每月的歼敌数字都进行认真统计,通过算精细账,以便在战略上始终能够清晰地把握敌我力量对比变化。同时,每一年也都对各战略区的歼敌任务进行明确,以使各战略区有所遵循和把握。
解放战争进入到第三年,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给东北野战军赋予了什么样的歼敌作战任务呢?
1948年9月24日,毛泽东在给东北野战军的一份电报中这样明确道:
“关于战争第三年(今年七月至明年六月)的作战计划,要求东北全军和华北第二、第三兵团协力歼灭卫(立煌)傅(作义)两军至少三十六师,攻占北宁、平绥、平承、平保四线及其线上除平、津、沈三城以外之一切城市。准备以现有主力军之半数于战争第四年向长江流域出动,留下半数攻击平、津、沈”。(《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五卷,第17页)
透过这封电报可以看出,解放战争第三年,赋予东北野战军的作战任务是歼敌三十六个师。为完成这一任务,将华北的第二、第三兵团也都准备配属给东北野战军指挥,攻占除北平、天津、沈阳以外的一切城市。相对于解放战争第一年、第二年的作战任务,应该说,第三年的任务指标还是不轻的。显然,对于林彪、罗荣桓的东北野战军,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寄予了深切的厚望。
不过,战争往往富有戏剧性。就在发出电报的当天,华东野战军取得了济南战役大胜,一举歼灭敌十余万人,生俘敌第二绥靖区司令王耀武。
而在此之前的9月12日,东北野战军一部及冀察热辽军区三个独立师,已分路进入锦州南北及以西地区,出击北宁线。以此次出击北宁线为标志,东北野战军实际上已经正式拉开了辽沈战役的帷幕。
尽管毛泽东和中央军委一再对东北野战军强调:“确立打你们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即在卫立煌全军来援的时候敢于同他作战”。也尽管给东北野战军赋予了比较重的作战任务,但实际上,谁都没有想到,战略决战比先前的预期还是来得更快、更猛。
10月10日,塔山阻击战打响。蒋介石虽投入了十多个师的重兵,但就是没有冲过四纵和十一纵铸就的塔山防线。
10月14日,锦州总攻开始。仅经过一天多激战,设防坚固的锦州城即被我东北野战军攻克。东北“剿总”副总司令范汉杰被生俘。
紧接着,东北野战军挥兵东向,在辽西走廊一举围歼了国民党在东北最大的、也是最精锐的机动兵团——廖耀湘的第九兵团。
再接着,兵临沈阳城下,摧枯拉朽般地横扫国民党军,一举夺占东北地区最大城市、国民党在东北的大本营——沈阳。
原本预计的是一年歼敌三十六个师,还包括华北两个兵团的歼敌任务在内,没想到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一次战略性决战,就将东北地区近五十万国民党军主力消灭殆尽。
透过东北大地上国共双方的较量,我们能够深深地感到,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认知和把握战争和战争指导规律方面,在能动地调控战局驾驭战局方面,在运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方面,真是令人敬佩不已,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主要参考文献:《毛泽东军事文集》《毛泽东年谱》《辽沈战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