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刚刚看完了《印加帝国的末日》,讲述的是印加帝国与西班牙入侵者抗争的历史故事。作为拉丁美洲三大文明之一,印加文明最为我们熟知。15世纪安第斯山脉中的一个小部落突然崛起,迅速扩张,吸收了数个部落的精华,发展成集诸文化于大成的强大帝国。印加人自称是太阳神的子孙,最强大时期的版图涵盖了今天南美洲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一带地区,大部分时间的领土、帝国都城库斯科以及后来和殖民者的抗争都发生在今天的秘鲁。
印加版图的变化
前几年,我曾经深度游览了一下秘鲁,书中提到的几处战争的主要城镇都走过了。这本厚厚的史书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故事精彩绝伦引人入胜,仿佛置身于那个经历了短暂辉煌,却仅仅存活了不足百年的帝国之中,书中的人物也跃然纸上,演绎着各自的人生,一页页将人性的美与丑展现的淋漓尽致,更让我仿佛又回到了秘鲁,坐在华纳比丘悬崖上俯瞰马丘比丘,昔日帝国那种王者之气扑面而来的感觉。
所以心里就更别扭了,干着急去不了啊。
扯远了,还是按照帝国末日的故事,把秘鲁的旅行串起来吧:
印加帝国之所以伟大,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其所处的地理环境过于恶劣。印加人生活在安第斯山脉中部,平均海拔三千多米,气候变幻莫测,一山四季,山巅终年云雾缭绕,还有周期性地震困扰和毁灭性的厄尔尼诺现象频繁。我想也许这就是他们只信仰太阳神的原因之一。可就在这样靠天吃饭的背景下,他们竟然在海拔两三千米的地方修建城堡,开凿大型水渠,垦殖梯田,养活了六百万人口。这可能也是印加人相信,历史要随着一系列巨变事件展开的部分原因。他们称巨大的“改变世界的大事”为“帕查库提(Pachacuti)”,一个“帕查库提”就是一次时代更迭的界限。而且还相信每一次“帕查库提”都会彻底改变事物的自然法则,所以帝国的创立就被认为是一件“帕查库提”,君王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改成了这个词语,就是第九代帝王帕查库提·印加·尤潘基(Pachacuti Inca Yupanqui),于1438-1471年在位。
圣谷中的梯田、盐田
第9代帝王
因为印加人没有文字,只能通过文物和遗留下来的痕迹确定年代和政绩,前八代帝王都只是传说,他们的历史最早只能追溯到公元12世纪末,其中这二三百年间是如何发展的,至今仍无人知晓。
又扯远了,还是说回印加帝国崛起的时候吧。第9代帝王“帕查库提”仅用了约30年就将势力范围发展到今天秘鲁大部分、玻利维亚全境和阿根廷北部地区,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奴隶制帝国,都城就是传说中第一代帝王选址的风水宝地——库斯科(Cusco)。
安第斯山脉虽然自然条件恶劣,但黄金、白银等矿藏极为丰富。西班牙殖民者就如同嗅到了血腥味的苍蝇,前赴后继一波波开赴新大陆,随着殖民者来的,还有一位不速之客——天花。那会儿的南美大陆虽称不上丰衣足食,也算是一片净土,印加人对这种病毒没有免疫力更不知道防护,1525年第11代印加帝王瓦伊纳·卡帕克(Wayna Qhapaq)就死于天花。
瓦伊纳去世后的印加帝国其实已经外强中干,第12代帝王瓦斯卡尔和第13代帝王阿塔瓦尔帕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后者弄死了前者名正言顺的继位。强大的印加帝国引起了殖民者的注意:弗郎西斯科·皮萨罗(Francisco Pizarro,1471-1541年)说服了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出资资助他前往美洲。皮萨罗别看大字不识一个,却志向远大,带了不到200人就出发了,1532年登陆美洲,抵达今天秘鲁西北部的卡哈马卡(Cajamarca)时他的部队只剩下了168人,要求和阿塔瓦尔帕谈判。
皮萨罗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一共169人的“西班牙旅游团”击溃了8万印加大军,活捉了阿塔瓦尔帕,皮萨罗要求印加人黄金装满一间长22英尺、宽17英尺、高8英尺的房间屋子才能放人,臣民们就把一切能找到的皇金源源不断地运往库斯科,其中就包括印加人的“太阳神殿”。
曾经通体遍布黄金的太阳神庙(Qorikancha),在印加人的盖丘亚语中意为“黄金院落”,在他们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印加人自誉为太阳的后裔,神庙就是前面提到的第9代帝王在位时为了祭祀太阳神因蒂(Inti)而建立。当时神殿除用于宗教仪式外还有天文台的作用,向殿内居住的神职人员提供了大量金银以作装饰,还将七位前印加王的木乃伊接入殿内。
其实阿塔瓦尔帕被关了整整一年,这一年间还算是好吃好喝地伺候着,他也盼着西班牙人拿到足够多的黄金后饶自己一命。但他想得太天真了,也可能是因为印加帝王贵族为了保持血统纯正,娶的都是自己的亲姐妹,近亲结婚后代能不傻么?再加上皮萨罗野心极大,毕竟他的同乡埃尔南多·科尔特斯34岁的时候就已经征服了阿兹特克帝国(今墨西哥)。被关了一年多之后,阿塔瓦尔帕还是被绞死了。
虽然印加人的军事极为落后,却在医学、建筑上有着极高的成就,能将大块的石块打磨得异常光滑,不用任何黏合剂堆砌起来,太阳神庙就是最好的代表作。西班牙人打着“为上帝而战”的旗号,在其基础上建起了圣多明各大教堂(Iglesia de Santo Domingo),就是一侧的钟楼。所以,今天看到的神殿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宗教和建筑风格的混搭,各放异彩却又令人唏嘘。
入内后开阔的庭院曾是印加人举行仪式的场所,春播、秋收和祭拜日都会在此举行庆典。
内部的庭院被回廊所包围,完全就是西班牙的风格,像极了托莱多大教堂的回廊。回廊一侧有两个小会议厅,小会议厅对面是太阳神殿的主殿,是当时举行会议的大礼堂。
库斯科城里现在还有当初一段印加古城墙的步行街。
1533年,皮萨罗杀害了阿塔瓦尔帕后的39年间,先后立了6位傀儡帝王,利用他们代为统治这个国家,横征暴敛、荼毒生灵,弗郎西斯科·皮萨罗的弟弟贡萨洛·皮萨罗甚至强占了王后。毕竟不是每个帝王都甘心做傀儡,1536年,忍无可忍的第15代帝王曼科·卡帕克二世(Manco Capac II)发动了反对西班牙人的起义。历经亡国后的印加人已经初步知道了如何使用金属制的兵器,20万大军占据了库斯科城外的萨克萨瓦曼(Sacsayhuaman),居高临下,用滚石等作为武器砸死了不少西班牙人,围城长达10个月。那时候的库斯科经常是一片火海,所以,今天看到的城市基本上都是后来西班牙人修建的。
次年,西班牙人夜间偷袭了萨克萨瓦曼,起义被镇压后,曼科逃至奥扬泰坦博(Ollantaytambo),这里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欧雁台”。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战役不少,欧雁台一役应该称得上打得漂亮。那时候的印加王已经学会了骑马,他手下的名将基佐勘察地形,占据着梯田顶端的落差优势,乱箭齐发击退了西班牙军队。又提前挖好沟渠,西班牙军队进入山谷时放水深至马腹,骑兵寸步难行。曼科带领军队,拿着之前缴获的西班牙人铸造的铁剑和盾牌,冲上战场,进行反击,西班牙人溃不成军逃回了库斯科。
奥扬泰坦博
遗憾的是,欧雁台附近缺乏耕地,军队没了粮食,处境不容乐观。1539年曼科撤退到丛林中的比尔卡班巴(Willkapampa)建立了新的印加国。
曼科
今天看到的欧雁台要塞,是圣谷里最大最壮观的印加宫殿遗址,如同一座大坝,平台顶部还建有城堡和用于宗教活动的庙宇。
另一个重要的是:欧雁台是前往马丘比丘必经的中转站。
1535年1月18日,皮萨罗在南太平洋海岸边建起一座新的城市,命名为“Ciudad de los Reyes”意为“王者之城”,就是今天的秘鲁首都利马(Lima)。打江山易,守江山难,他和自己的合伙人阿尔马格罗分道扬镳,成为死对头,阿尔马格罗也被皮萨罗的弟弟私刑处决。三年后,一小波留在利马的阿尔马格罗的支持者将皮萨罗刺伤并用花瓶结果了性命。
利马
殖民者建城时就建起了今天武器广场(Plaza de Armas)上的利马主教座堂(Basilica Cathedral of Lima),由皮萨罗亲自参与设计,他死后也埋葬在大门右边马赛克装饰的小教堂里。大教堂陆陆续续建了很多年,直到1625年才竣工。
利马主教座堂
时间回到1544年,一个谋杀了西班牙大将的士兵逃到比尔卡班巴请求收留,却趁此杀害了曼科。此后殖民者又立了3代傀儡,图帕克·阿马鲁(Túpac Amaru,1545-1572年,1571-1572年在位)是第19代傀儡,也是最后一位印加国王,他曾率领残余的印加人和西班牙人抗争,1572年兵败被俘后在库斯科主教堂前的武器广场(Plaza de Armas)上被斩首,印加王国彻底宣告灭亡。
图帕克·阿马鲁
武器广场上的图帕克·阿马鲁
如今的库斯科虽然不再是首都,却是一个饱经沧桑,颇有古都韵味的城市。这里有热情的人民,古老的街道,神秘的印加遗址,媲美中国的美食,漂亮的工艺品,生动而热情,在一座座博物馆和教堂间游览,坐在武器广场看人来人往,漫无目的地在圣布拉斯区(Barrio de San Blas)的小巷里穿行,或是爬到城外圣克里斯托瓦尔教堂(Iglesia de San Cristobal)前的小广场上,看着远方绵延起伏的安第斯山脉包围起殖民建筑风格的城市,不禁让人对于印加帝国的落寞结局唏嘘。
印加帝国覆灭后,三百多年间民间一直相传:在苍茫的安第斯山脉中,隐藏着一座神秘的印加古城。一波又一波的探险家来此寻觅,这找到了必然就名垂青史啊!1911年,著名的耶鲁大学教授海勒姆·宾汉姆(Hiram Bingham)率领考古队来到秘鲁,发现了著名的“马丘比丘(Machupicchu)”。
海勒姆·宾汉姆
发现马丘比丘
从此,世界上少了个印加帝国的失落之城,秘鲁多了一棵摇钱树。
马丘比丘何时修建,为什么修建,以及它的用途依然是一个谜。有人认为它是昔日的宗教圣地,也有人认为它是农作物的中转站或是大型的学校,目前比较统一的认定是其建造于第9代帝王在位时1450年左右,是印加帝王的夏季避暑行宫。百余年间关于它的传说从未间断,也吸引了无数旅行者前来朝拜这座“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的“天空之城”。
顺便说一句的是:马丘比丘和“华纳比丘(Huayna Picchu)”是两个地方,著名的“马丘比丘游客照”里,那个高耸的山头才是华纳比丘,每天限流400人,票得提前两三个月预约,而且极难爬,反正我是50分钟才登顶。
海勒姆·宾汉姆青史留名,但他坚持认为这里就是失落的比尔卡班巴城,一直到去世。此后数十年间一直有人提出过质疑,毕竟马丘比丘的规模不足以担得起帝王的都城。1981年,又一队美国探险家到达秘鲁,经文森特·李(Vincent Lee)的大量考古工作,认为距离库斯科西北约一百英里的伊斯皮里图大草原上的遗迹是历史上的比尔卡班巴遗址。
不过,直到今天,许多秘鲁人还都认为真正的比尔卡班巴依然在丛林的掩护下长眠。
=======================
【作者:沙漠玫瑰】
环球旅游达人,旅行体验师、自由撰稿人、嘉宾主持。已只身旅行过五大洲近50个国家,200余座城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