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是华夏文明的瑰宝,让我们走进历史长河,共同探寻华夏书法始祖一一卫氏书法世家。
卫氏是书法世家
华夏古代文化名人,当数河东卫氏一门:卫觊、卫瓘、卫恒、卫展、卫烁、卫璪、卫玠,祖孙数辈,皆为书法大家。
卫觊(155一229年),字伯儒,河东安邑人。三国时期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专设巜传卫第八》章,认为卫凯草体微瘦,“然此宗之书,自当以筋骨为上”,把卫凯誉为“草体祖师”。
卫瓘(220一291年),字伯玉,河东安邑人。自称“我得(张)伯英之筋,(卫)恒得其骨,(索)靖得其肉”。在卫氏书法中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沿袭其父的草体,创始了一种介于草书行书之间的书体,即“行草体”,是中国“行草”的创立人。
卫恒(?一29l年),字巨山,河东安邑人。从小受家庭书法教育之熏陶,酷爱书法。从官之后,主要从事文书抄写,练就了一手漂亮的草书与隶书,著有巜四体书势》,探讨了汉字的构成,字体的演变,对书法名家进行了评论,此书是书法评判的重要文献,为我国书法艺做出了重要贡献。
卫烁(俗称卫夫人)(272一349年),字茂漪,号和南,河东安邑人。其父卫展,历任江州刺史、廷尉。卫夫人丈夫李矩,擅长隶书,是位颇有造诣的书法家。生有一子李充,官至中书侍郎。
卫夫人年少好学,酷嗜书法。她得笔法于钟繇、熔钟得其“古隶”及“汉隶"笔法,参以卫氏家风,融于一体,创“今隶”,善楷书,可谓隶书鼻祖。
卫烁二十岁便著有《草习通解》。钟繇曾称颂卫夫人书法“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婉然芳树,穆若清风”。充分肯定了卫夫人书法高逸清婉,流畅瘦法的特色。唐代韦续又曰:“卫夫人书,如插花舞女,低昂芙蓉;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又若红莲映水,碧冶浮霞”。连用三组美丽的形象,来比拟其书法,可知卫夫人书法充滿美感,带有女性特有的妩媚娇柔的风格,又与钟繇迥异其趣。
卫烁是书圣王羲之的姨母,四十岁时教授于王羲之,集亲情与爱于一身,集家学与才学为一体,将卫氏一门的成就与希望全部传给了王羲之。据传卫夫人教授王義之,把家门泊池前的水,涮笔将泊池的水都涮黑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才练就了笔墨入木三分之深厚功底,誉为书界之圣,使后世书家高山仰止。卫夫人因育“书圣”王羲之启蒙之尊师而名耀书史。
卫氏书法的精髓
卫夫人不但在书法艺术实践中有突出成就,在书法理论方面也有重大建树,比较全面深入高屋建瓴的论述。在她去世的前一年,倾其一生所学、所悟,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写出了言简意赅,六百字的名垂千秋的《笔阵图》。书中精辟地提出:书法之妙“莫先乎用笔”。主张学习书法,要上溯其源,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要注意选用品种和产地。强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比如选毛笔,笔毛要取崇山绝仞中兔豪,八九月收之,兔毛丰润,运笔方能达到韵、法、意之境界,假货绝对不要。
怎样执笔?怎样运笔?不同书体采用不同的执笔方法,并加以具体说明,曰:"有心急而执笔缓者,有心缓而执笔急者。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乎不齐,意后笔先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超出了单纯论述执笔的范囲,而对书法艺术中的笔、意关系和书家修养作出深刻的论述。
卫夫人将用笔归纳为六种方法,如篆书是“飘扬洒落";章草为“凶险可畏”,八分书为"窈窕出入";飞白书为"耿介特立",倘能“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意在其中“。则“斯超妙矣,书道毕矣"。意形表现其中,写“点”,一块石头在山顶似乎要坠,但还没坠下,写得像高峰坠石一样。写"一",要像千里阵云,一横过来,象大海上空的白云。写“竖”要像万年枯藤这般,富有苍桑感。
卫夫人对书法艺术的认识,笔功深浅,提出了“力筋”之说,骨肉分明,则是卫氏书法的精典所在。后世的颜体、柳体、欧体均吸取了卫氏书法的要领。“力筋”之说:“下笔点墨画芟波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这是卫夫人终生实践中所得,代表了她书法艺术理论总的认识,也成了中国书法理论的重要内容和评判标准。时过千年,点横撇捺的执笔运笔之法还在我们学校的字帖中沿用至今。卫夫人在书法及其理论方面的发展创新,功高盖世。
卫氏书法的功德与传承
卫觊的草书,是草书的始祖。毛泽东主席发展和创新了自成一体的毛氏草书,一字值干金,字字抵万军。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
卫夫人创立的新隶书,字体大方俊秀,"中国人民银行"六个俊逸的隶体字,被镌刻在中国人民钞票的纸币与硬币上。
卫氏书法垂千古,行草隶篆耀光辉。卫氏故里安邑的国家级书法大师张生的书法作品曾在日本展出。
卫氏的文房四宝,特别注重它的品牌和产地。卫氏故里的"安邑红育墨汁厂",它所采用的烟墨是东北撫顺所产的上等炭黑,它的胶粘是夏县产的骨胶。它的防腐剂是中药材里的冰片,它的利笔剂是用天然蓖麻所制的太古油。安邑红育墨汁厂因它的光泽鲜亮,墨味浓香。它的原料精选,与现代工艺的综合利用,破墨勻称,运笔流畅,减少了过去研墨的流程,深得人们的喜爱。他的产品除销往安邑、夏县、河东大地,还远销三门峽、候马等地。书法大师张生赴曰夲的书法作品就是用的安邑红育墨汁。
安邑红育墨汁原来是个校办工厂,原来制作墨汁都是学生用石墨推,作一批墨汁学生脸上手上染的全是黑,安邑墨汁厂的厂长武安亭同志就将所学到的知识,用以前的解放式水车的齿轮改用电机代替,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提升了产品质量,销往三晋,誉满秦晋豫。它的厂长,就是夲文作者武安亭同志。
古墨铄今,风流其恒。欣逢盛世,再书荣光。卫氏文脉,以墨相承。墨韵畄香,其华永彰。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卫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践行着中国书法的自信价值,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卫氏书法文化的发展传承,推动了对现代教育的启发创新,经济繁荣,提升了文化发展的价值。
作者:武安亭
责编:张国平
备案编号:运城网信A00236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