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字音英语》内页“飓风”一词,清末莫文畅编的一本教粤人学习英语的课本,对所选的常用广州口语词,用粤语标注英语读音
《三国志》里“风旧”一词
《南越志》里“飓风”一词
我国沿海地区几乎每年都要遭受台风袭击,其中以广东为最。据统计,1949年-1988年40年间,登陆广东的台风共计223次,平均每年5.6次,最多的1952年达10次。
广东濒临南海,所处纬度低,又面临热带海洋,深受季风影响,太平洋赤道气团和热带气团在此停留较久。所以,广东每年都受台风侵扰,尤以7、8、9等三个月为多,称为“台风季节”。今年6月份来临的强台风“艾云尼”以及最近遭遇的超强台风“山竹”,来势之猛,让人无不深感惧畏。
众所周知,“台风”是英语Typhoon的音译词。台风指发生在太平洋西部海洋和南海海上的热带气旋,广东就处在这个地理位置上;英国是位于大西洋的一个岛国,不发生热带海洋风暴,粤人何以要远水远路跑到英国借个Typhoon来呢?
对这个年年相遇的自然现象,粤人从不缺词语,有“飓风”、“大风”和“风旧”等指称,还有近百年才有的“台风”,那是中外文化相互碰撞后产生的结果。
一、“飓风”最早出现在1600年前的南朝
目前能追溯的“飓风”的最早出处,是南朝刘宋(420-479)沈怀远的《南越志》。记:“熙安间多飓风。飓者,具四方之风也。一曰惧风,言怖惧也。”作者是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因犯事被长期流徙广州,对南越之事颇为谙熟,故写有此书,距今大约1600年之久。
熙安是刘宋时广州南海郡领县。根据记载,“飓风”有两义:其一,风力强大猛烈,风向多变,不分东、西、南、北;其二,飓者,惧也;飓风即“惧风”,让人深感恐惧。飓风大可掀山簸海而訇哮不止,势极猛烈不可言状,确实恐怖至极。
广州经常遭遇飓风,其风之强让人记忆深刻,所以,文献记载也多。如唐代李肇(?-854)在《唐国史补》记:“南海人言:海风四面而至,名曰飓风。”根据《广东图说》记载,香山(今中山)井澳,“一名仙女澳,宋景炎中帝舟航海尝遇飓风於此。”
粤地“飓风”灾害,有大量史料为证,宋朝的史籍就有如下记载——
宋开宝八年(975)“十月,广州飓风起,一昼夜雨水二丈余,海为之涨,漂失舟楫。”
宋绍圣元年(1094)南海“秋七月,飓风三日。”
宋淳祐五年(1245)香山“夏五月晦,飓风大作,夜潮不得退,复驾昼潮沓之,淫潦暴至,濒海室庐俱在四尺,民多溺死。”
“飓风”也作“风飓”,清朝和民国的史籍就曾大量出现“风飓”这个词——
清《夜谭随录》:“买舟南下,于道上忽遇风飓,舟覆,人尽溺。”
清康熙七年(1668),澄海“夏五月,秋七月,风飓连发。”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广州府“八月,广州风飓。”
民国十九年(1930),开平“7月22日,大风飓。”
可见,“飓风”和“风飓”两词相同。一般“飓风”较为多用。“飓风”风力至强,风势至猛,说白了也就是大风。因此,“飓风”也说“大风”。广州话至今仍说“打大风”。史料上自然也用“大风”——
唐贞元十四年(798),“八月癸未,广州大风,坏屋覆舟。”
清康熙十三年(1674),“六月初二,肇庆大风,破千船,溺数万人,新桥下荡田禾百余顷。”
清康熙十六年(1677),顺德“秋八月二十日夜,大风起,暴雨随之,拔木发屋,坏民居无数,三日夜始止。”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高州府“秋八月,大风,拔木发屋,池鱼上飞。”
大风往往引发水灾,“水灾”广州话说“大水”,闹水灾是“发大水”——
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广州府、番禺、南海等地“夏四月,大风,大水。”
由史料可见,有关“飓风”的最早记载,发生在粤地;除了“飓风”,还有“风飓”和“大风”,都是同一自然现象的指称。
二、飓风以“铁飓”最为凶猛
“飓风”还可单说作“飓”。唐代刘恂曾在唐昭宗(889-904)时出任广州司马,后居南海而作《岭表录异》,其中有记:“夏秋多恶风,彼人谓之飓。”“飓”即“飓风”。
史料上单用“飓”的记载也很多——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南海“八月十二日,飓。九月十八日,又飓,田禾半坏。”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顺德“秋八月初三日(8月31日)夜,飓。九月二十三日(10月19日)夜,又飓,势尤烈。俱发屋拔树,覆舟无算。”
清咸丰九年(1859),南海“六月二十一日,飓。七月十八日,又飓。八月初二日,又飓;十一日,又飓。九月十一日,又飓。俱有伤物。”
上例的南海,从农历六月到九月,连续四次飓风,可见其频率之高。
“飓”可组成不少词语。例如:预兆飓风将至的云晕,形似虹霓,粤人说“风飓趸”,也就是常见于文献的“飓母”。据《唐国史补》记:“飓风将至,则多虹蜺,名曰飓母”。宋余靖《和董职方见示〈初到番禺诗〉》:“客听潮鸡迷早夜,人瞻飓母识阴晴。”自注:“飓风欲至,西黑云起,谓之飓母。”
清代粤人亦有词云:“渔家能识射工影,旅客尤愁飓母风”。后亦自注:“南海秋夏之交,云物有晕如虹者,谓之‘飓母’,必有大烈风发,日午至夜止。仆屋僵树,飘瓦掀舟。”“飓母”还见于其他史料。例如:明嘉靖二年(1523年),香山“忽飓母亘天,大风,拔木摧屋,县学棂星门毁。”
飓风引起的海潮叫“飓潮”。飓风以“铁飓”为大,无坚不摧,故曰“铁”;能让扫过之处荡涤得片甲不留的称“扫地飓”——
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定安“八月,铁飓,坏屋拔木。”
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会同飓风连续登陆,“大堂内衙儒学东西两斋及庙宇民房,片瓦寸木无存,压死人丁无数,自飓风以来未有也,俗谓之扫地飓。”
清《澳门纪略》记濒海之民按节序以“飓”命名,从正月到十二月,有接神飓、玉皇飓、三官飓、龙神飓、白须飓、春期飓、观音飓、真武飓、天后飓、白龙飓……西岳飓、扫尘飓和火盆飓,等等,“飓”词语多达四十余条。
可见,当年的“飓”在粤地非常活跃,使用多,组词也多。
三、“风旧”从广州口语中消失的时间并不长
“旧风”最早见于《三国志·吴志》:“苍梧、南海,岁有旧风障气之害,风则折木,飞砂转石,气则雾郁,飞鸟不经。”苍梧和南海都是岭南之地,都有“旧风”和“瘴气”。这里的“旧风”何义?
广东番禺人屈大均(1630-1696)的《广东新语》有解:“南海岁有旧风,亦曰风旧,盖飓风也。”表明“旧风”也说“风旧”,跟“飓风”同义。但粤语以说“风旧”为常。
“飓风”的同义词“风旧”,旧,不表示陈旧义,它只是记录广州口语的一个同音字。原写“舊”,后简化为“旧”,广州人再加上一“口”,俗写作“口旧”。另也有写成另一个同音字“倃”。故笔者所见此词有“风旧”、“风口旧”和“风倃”三种写法。例如:明代成化九年(1473)的《广州志》就记“风舊”。
由于《三国志》的注者不清楚“风舊”是粤地的词语,认为是“舊”是“暴”之误,应该写“风暴”。其实,“风舊”无误,它就保留在粤人口语里,完全可以为之佐证。
明代的广州还流传一则天气谚语:“六月无闲北”。当时的粤人认为,但凡农历六月吹刮北风,是必有飓风之兆,不能等闲视之。此时的北风叫“正风旧”;东风叫“左风旧”。但风力最强劲的“风旧”仍称“铁飓”。
“风旧”一词,仍见记于民国县志。如民国十八年(1929)《顺德县志》记顺德方言:“谓太阳曰热头,飓风曰风旧。风旧,即飓风。”
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出版的广州话工具书,如《实用广州话分类词典》和《广州方言词典》等,都还收录了“风旧”和相关词语。如打风旧(刮台风)、风旧尾(台风将过)和风旧趸(台风的云团)。当年笔者曾调查过一些七八十多岁的老人,他们仍记得这个古老的方言词,也非常惊讶笔者从何知道“风旧”的?因为广州口语已经不说了。
四、李鸿章是较早使用“台风”一词的中国内地人
英国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可能产生热带海洋风暴,所以,Typhoon一词是从粤语“大风”音译过去的。汉语的“台风”是英语Typhoon的音译词。
英国人罗伯特·马礼逊是第一位来华的基督教新教传教士,精通汉语,编了一本《广东省土话字汇》(1828年),在“大风”一词后标注了粤音“大风tai fung”。显而易见,英语的Typhoon和粤音完全能够对应。所以,马礼逊当年就已推断英文Typhoon的词源(the origin of Ty-phon)可能是粤语的“大风”。
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在谈及不同语言的词语借来借去时,就举“台风”为例——
广东话“大风”念daay-fong,后来用到海上特别的一种大风,外国叫它typhoon,中国人又拿它当外国话来半音半译叫“颱风”,并且还造了一个不见《康熙字典》的“颱”字 。
“海上特别一种风”即“热带海洋风暴”。马礼逊按英国人模拟粤语的发音,把“大风”标读为“tai fung”,赵先生的标注“daay-fong”才是准确的。词首字母一个是“t”,一个是“d”。所以,借出的“大风”,借入就成了“台风”。赵先生说的生造字“颱”,在大陆的粤语区并不流行。
英语借用广州话的“大风”,应该和清朝时英国来华贸易的历史有关。清政府1757年实行广州一口通商之后,全国的对外贸易均集中在广州一地。当时的中外贸易,货物运输主要是利用海运航线,而外国商船又以英国商船占多数。
广东濒临南海,时常发生的热带海洋风暴带来的狂风巨浪,对海运构成极大威胁,人们不得不关注天气。因此,英国人在对华贸易交往中借用粤语“大风”一词是很自然的事情。借用之后音译为“Typhoon”,汉语倒借回来音译为“台风”,一出一入,词的读音、字形都发生了变化,“台风”一词的来源也就变得模糊了。
“台风”何时进入汉语书面语的呢?目前笔者所能看到的最早记录见下——
清同治三年(1864),香港的一篇的报道:“7月16日,台风,维多利亚山顶上大风风力十二级,风向东。”
清同治六年(1867),香港“9月1日(八月初四日),台风。”
这里插一趣事。据郑曦原的《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所记:1896年,大清帝国前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结束欧洲访问后,继续到美国纽约访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有记者问:美国有什么使您最感兴趣的呢?李鸿章的回答有这么一段话:
最使我感到惊讶的是20层或更高一些的摩天大楼,我在清国和欧洲都从没见过这种高楼。……大清国不能建这么高的楼房,因为台风会很快把它们吹倒。
李鸿章的话用了“台风”。他的私人医生马克(Dr. Mak)还专门解释了“台风”的意思是大风(meaning great wind)。看来,李鸿章可能是我国较早使用“台风”一词的人。
我国科学家竺可桢也是较早使用“台风”的学者。他在论文《去秋江浙滨海之两台风》里写道:
“台风实为风暴之一种,时出没於日本、台湾、吕宋诸岛间,亦间有达我国滨海各省者。以其风力之猛,降雨之骤著於世。”
该论文收入1922年出版的《史地学报》。
对于广东常见的热带风暴,粤地有过飓、飓风和风飓、风旧和旧风以及大风等丰富的词语,它们早就在1600年前记入汉语古籍,是历史久远的汉语词。有人认为汉语本无指称热带风暴的词语,只好从外语“借入”,但大量的史实证明,汉语根本无需从外语“借入”,相反,“台风”的语源来自粤语,而不是通过从希腊语借入阿拉伯语,再传入印度语这样所谓的传播链条进入汉语的。
如今“台风”已是人们所熟知的气象预报热带海洋风暴的专门词语,原用的汉语词“飓风”已挪作“他用”,指大西洋西部的热带气旋;“风飓”至今仍保留在粤语区的高明话、鹤山话;“风旧”已经消失,唯有“大风”仍在口语流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