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一个人平均每天上厕所6~8次,一年就有2500次。按每次两分钟计算,人的一生中,大约有整整一年的时间是在厕所中度过的。
今天的厕所已经进化到了一种高度文明的程度,我们会好奇:那古代人使用的厕所呢,古代厕所成啥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古代厕所的事。
一、古代厕所的发展演变
早在中国的《周礼》中就提到过,最早有记录厕所的是在三千年前,形容“厕......宜常修治,使洁清也”。就是在地上挖个坑用来积粪。
秦末汉初时的厕所,比起先秦时期简陋的大坑,已有房屋建筑后来,人们发现人粪可供猪食,猪粪以及猪圈里的土,又可肥田,因此发明了带猪圈的厕所—— 圂(hùn)厕。
圂厕至今还流行于陕南、四川等部分地区。
但圂厕也有一个弊端,就是猪食用人类粪便可能会引发寄生虫病。。
历史上有名的关于吕雉把戚夫人关在猪圈里的事件,就属于这种猪圈和厕所合而为一的溷厕。
西汉红陶厕所(内蒙古博物馆收藏)
汉代上流阶层厕所一般居于院子的东北角落,依据五行学,东北是木位、水位,暗合厕所积肥以利农业的命运。
古代厕所
西汉初年的厕所,出现了隔墙和独立的尿槽,专家推测隔墙是男女厕所出现的标志。
西汉末期的厕所,有了更具隐私性的围墙设计。汉朝宫廷就比较高级,出现了移动厕所。
古代厕所
到了后来的魏晋时期,巨富石崇的厕所就十分现代化了。一键大房子里纱幔垂吊保护客人隐私,侍女捧着换洗衣物和香料放在一旁,简直奢靡浪费。
二、厕所名称的演变
1、“茅坑”或“茅厕”
因古时农家厕所常用茅草遮蔽,故也称“茅坑”或“茅厕”。我国最早的厕所记载,出现在西周的《仪礼·既夕礼》中:“隶人涅厕。”说的就是古人掘地为厕,待坑满后,就命令奴隶把坑填上,再挖个新坑。“坑厕”可以说是中式厕所的始祖。
2、井匽
井匽”就是厕所的古称,又称“偃”。据《周礼·天官》记载:“宫人,掌王之六寝之修,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恶臭。”
3、溷
据考证,厕所在秦汉时期称为厕、溷、囿。“溷”在先秦时代一般专指猪圈,后来则指猪圈与厕所两重含义。
4、虎子和马桶
传说,汉代名将李广射死一只猛虎后让人铸成虎形的铜质溺具,把小便解在里面,表示对猛虎的蔑视,自此,夜壶有了“虎子”之名。唐朝时,因皇家有先人叫“李虎”,便将这大不敬的名称改为“马子”,再往后俗称“马桶”。
虎子
可见,马桶”一词并非舶来品。
5、“路厕”和“都厕”
中国古代最早提到公厕的文献是《周礼》,称建于道路旁边的公厕为“路厕”。汉代城市公厕名叫“都厕”,那时公厕已开始有专人管理。《墨子·旗帜》就曾记述汉代公厕:“在道外设屏,以30步为周长,一般要垣高12尺以上。”
三、伴随厕所的发展产生的职业——掏粪工
马桶一经发明,广受城市居民喜爱,以其占地小、味道轻、方便清理等优点成为城市居民居家必备之物。
古人也讲究环保,马桶装满了,是不可以随处倾倒的,必须由专门的人来收。这种城市里专门收集运输粪便的职业,在唐宋时叫作“倾脚工”。
他们挨家挨户收集粪便,并将其运送到城市周边的农村贩卖,获利颇丰。唐朝有个叫罗会的人以收粪为业,竟然成为富豪。《朝野佥载》载:“(罗)会世副其业,家财巨万。”由此看来,掏粪工在唐朝还是个高薪职业。
到了南宋,粪便收集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还有人还为了争夺收粪市场而进行诉讼。
明清时期,北京城内从事粪便清运职业的人被称为“粪夫”。他们将收集到的粪便运到郊外的“粪厂”,粪厂会将粪便晾晒成肥料卖给农民来获利。生活在不同区域的居民,产生的粪便是不一样的,其价值也不同。比如富人区吃得好,粪便质量高,肥力足,能卖上好价钱。因此,粪夫们经常为了争夺“高端市场”而发生争斗。
到了清朝初年,粪夫们商议划定了专属工作区域,并签字画押,不得越界收粪。这种固定的收粪区域和收粪路线,被称为“粪道”,这是一种特殊的“特许经营权”,还可以转让买卖。其他城市的情况也是如此,例如上海的粪夫绰号“倒老爷”。
直到近代普及抽水马桶后,粪夫的职业才慢慢消失。
四、几个古人关于茅厕的趣事:
1、跌进茅坑摔死的君王
据《左传》纪录:公元前581年的一天半夜,晋景公姬獳品尝新麦以后感觉腹胀,便去茅厕大便,一不小心跌进粪坑而死。姬獳极可能是中国史书上第一个有笔墨纪录的殉难于茅厕的君王,由此可见先秦时候宫厕的粗陋不堪。
2、在茅厕访问官员的汉武帝
《汉书》纪录,有一天汉武帝刘彻竟然在上茅厕蹲大号的时候,访问了大将军卫青。能够设想,一个天子一边蹲着大便一边访问大将军会商军国大事,是多么不和谐的场景。因而可知汉武帝真的是把卫青当成了自己人,连上茅厕都不避忌。
3、王敦吃了公主茅厕里的枣
东晋神人王敦,还在西晋时娶了晋武帝的女儿武阳公主成为驸马,新婚之夜头一次享受到皇家的待遇,用上了公主的茅厕。刚进去就觉得富丽堂皇,闻了闻也有点臭味,心道本来跟苍生的茅厕一样也是臭的。上完茅厕发现有个小盒内盛着干枣,王敦心想原来皇家上茅厕还备着零食,于是把枣子给吃了。然后侍婢又端来了一盆水和一个装着“澡豆”的琉璃碗,王敦又把水倒进装澡豆的碗里一仰脖子给喝了。侍婢再也忍不住偷偷笑了,本来枣子是塞进鼻子里防臭的,“澡豆”相当于如今肥皂是用来便完之后洗手所用的。
厕所的进步,是衡量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尺度。一部厕所的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