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风水神坛庙宇位置(住宅看到庙宇风水)


巴中的庙宇文化


庙宇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供奉神佛或历史上名人的处所。一指祠庙;二指寺庙。《乡土瑰宝》庙宇册中介绍了中国乡土建筑中占有较重要地位的庙宇的特点、形制、建造及其公共功能,陈志华教授在“中国的泛神崇拜与庙宇”中对中国民间宗教的历史和性质有精彩的论述。

寺庙的分类:

佛教:寺、院、庵、堂。寺和院是和尚道场,庵和堂是尼姑道场。佛教庙宇属于皇宫式建筑。

在佛教中,庙宇就有许多种称谓:如“寺”,最初并不是指佛教寺。庙,从秦代以来,通常将官舍称为寺。在汉代把接待从西方来的高僧居住的地方也称为寺。从此之后,“寺”便逐渐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称。“寺”是佛教传到中国后,中国人为尊重佛教,对佛教建筑的新称呼。如白马寺、大召寺等。除此之外,如庵,那是尼姑居住的寺庙。还有石窟,那是开凿在山崖上的石洞,是早期佛教建筑的一种形式。印度早期佛寺多用这种形式。印度佛教石窟的形式有两种,一种为精舍式僧房,方形小洞,正面开门,三面开凿小龛,供僧人在龛内坐地修行;一种为支提窟,山洞面积较大,洞中靠后中央立一佛塔,塔前供信徒集会拜佛。在蒙古语中称“寺”为“召”。如大召、五当召等。另外,有称之为布达拉宫、普陀宗乘之庙等。

道教:宫、观、庙、祠,是为府衙式建筑。道教庙宇又分:大庙、庙亭、小庙。但在闽南和台湾,佛教和道教已经融为一体。

在道教中,寺庙的称谓也很多:道教创立之初,其宗教组织和活动场所皆以“治”称之。又称为“庐”、“靖”、也称为静宝。在南北朝时,道教的活动场所称呼为仙馆。北周武帝时,道教活动场所的称呼叫“观”,取观星望气之意。到了唐朝,因皇帝认老子为祖宗,而皇帝的居所称为“宫”,所以道教建筑也称为“宫”了,如“青羊宫”等。还有叫“院”、“祠”的,如江苏句容县茅山道院、杭州市抱朴道院、碧霞元君祠等。也有直接以建造者的园林地命名的,如明代睢州(今河南睢县)兵部尚书袁可立所建之袁家山,其实是其在自己别业中所建供奉八仙众神的道场。

儒家则称为庙、宫、坛,如孔庙、文庙,雍和宫,天坛等。

伊斯兰教亦称之为寺,如清真寺等。天主教则称之为“教堂”。

在原始或民间中,称之为庙、祠,如旧时奉祀祖宗、神佛或前代贤哲的地方,叫太庙、中岳庙、西岳庙、南岳庙、北岳庙、岱庙等。祭祀祖宗或先贤的庙堂 ,如祖庙、祠堂,有武侯祠、晋祠等。

寺庙文化完整地保存了我国各个朝代的历史文物,在国家公布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中,寺庙及相关设施约占一半,谓之“历史文物的保险库”, 乃当之不愧。寺庙建筑与传统宫殿建筑形式相结合,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民俗特色。而且,寺庙文化已渗透到天文、地理、建筑、绘画、书法、雕刻、音乐、舞蹈、文物、庙会、民俗等各个方面。各地一年一度的庙会如火如荼,不仅丰富了各地的文化氛围,同时促进了地方旅游业的发展。

历代封建王朝的帝王将相、名儒商贾都热衷于兴建庙宇神坛,是维系其封建统治地位和确保一些权势者利益的一种措施。

上溯唐代下达明清,历代兴建寺庙,都有“九宫”“十八庙”之说。其实是一种虚指,形容庙宇很多的意思。

旧时的巴城,弥漫着浓郁的宗教气息,“九宫十八庙”的存在,是因为巴中在远古时乃禹贡梁州之域,民族文化悠久。随着时代迭更,那些宫庙早已不复存在了。但据相关史料记载,巴城的禹王宫为湖广人的会馆,万寿宫为江西人的会馆,三圣宫为陕西人的会馆,龙母宫为广东人会馆。建造这些宏大的宫庙,主要同乡领袖发起,由仕商购地,同籍人士募捐兴建。在一定条件下,对于保护工商业者自身的利益,起了某些作用。如许多会馆规约中都有资金互助、救死扶伤、赈济贫困的条文。同乡同业者通过会馆的力量,来抵抗地棍奸牙们的勒索,其主要作用仍在于维护商业利益,繁荣商品交换,繁荣社会经济。他们给巴州的商业经济开发,以及商业文化的弘杨,都帶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众所周知,庙宇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神秘的一部分。中国的庙宇文化源远流长,分布在各地庙宇,它既具有特殊的地域文化信息,也反映了当地民众的一种道德观念、精神追求和生存常态。庙宇文化,其实孕含着老百姓的一种崇拜、一种敬仰,一种思念。

庙宇内外都有精湛的建筑、雕刻、雕塑艺术,不仅是神学文化的体现,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浓缩和精华。也增强了儒家的和谐哲学,促进发扬“五湖四海”的包容精神。很早以前,巴州人与生活在其他地区的人一样,对自己生活的自然环境,如四周的莽莽群山,以及许多自然现象,如风雨雷电、洪水地震等,无不充满着神秘感、恐惧感。出于祭拜神山圣水的需要,神庙也就应运而生。尔后,古人崇信的神鬼范围也不断扩大,相继出现了家神、门神、土地神、龙王爷、玉皇大帝,还有雷神、山魈、毛鬼神、背篼神等。

随着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百姓在崇拜鬼神的同时,又增加了对道宗佛祖的顶礼膜拜。“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渐成为古代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巴州原称为野巴州,明未清初又经历战争和自然灾害,在清顺治四年(1647)州府所在之地四处无人,群虎白日出游,人口锐减。巴州管辖地纵横八百余里,人口几乎存活无几。在雍正六年仅有1984人。“湖广填四川”即第五次移民后,湖北土家族人居多,其生活习俗,民间文化传到巴州,因此,庙宇庵观遍布各地,道士僧尼无处不见。《巴州志》称,巴城有九宫十八庙外,城乡共有寺庙354座。宗教思想、迷信鬼神的民间习俗得到广泛地传播。孔老夫子所言“近人事,远鬼神”。然而,所到庙宇之处,则必偈之,瞻仰佛祖、菩萨、罗汉之风采各异。城乡很多人都信鬼神,认为鬼神可以掌握人的命运,决定人的生死祸福,故抽签、算命、祝神、送鬼等,农村还普遍流行送花盘、厌坛、开路、化水、招魂驱邪活动。

中国的庙宇大多布局雷同,进门有怒目圆睁的四大金刚,接着是拾阶而上的大雄宝殿,庄严的如来佛祖高高居上,转过如来的背后则是西方三圣。当然,也有与此迥然不同的,如巴州东南西北龛石窟,灵山寺等。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各地大兴庙宇,凡山川奇秀,抱木幽然之处,必有庙宇所建,真可谓游人与信徒如织,香火旺盛。佳节来临,无论是平头百姓,还是达官显人,都希翼着进庙烧第一炷香,撞第一声钟,怀着的都是趋利避害的好运求取。这种庙宇文化在今天已十分普遍了。处处浓烈着求财、求福、求好运的图腾气息。庙宇文化和商业文化在这里已浑然一体。

自然,人作为万物之灵是永无满足的,穷了盼富,富了又叹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于是期望着福荫子孙,更希翼着来世继永。好比千古一帝秦始皇,既期望于一代、二代直至传世万代,又渴望于人生继永,即使长眠地下,亦统军布俑而不弃权杖。于是乎,在炷炷香炉青烟里,庙宇文化又萦绕了人们生的求福和来世的功果。看来,庙宇文化在中国还将有着它的长期生命力。

其实,在人类的心灵深处,对人生或生命的思考,始终包含着两个部分,一是关于“生”的思考,二是关于“死”的冥想。对“生”的思考常流溢于笔端而奋为,对“死”的冥想则颤悸于心间而不甘。天地有我,不一而灭,总会有“死”的解脱。怀有这种想法的人是许许多多的,佛家的来世之说则给了许多人信仰的慰籍,尽管谁也没有此种经验,但佛家所论总当信其无而不如信其有,在冥冥之中有所庇佑。由此,庙宇文化的深处则是为着“死”解脱和“生”的续永,它亦是一种人类精神的追求。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