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星楼一角
古时,二圣有一个规模颇大的魁星阁,关于它还有一个传说。
相传,在元末明初时,有一位智慧高僧,云游来到夫子池。看见巴县二圣老君山平地突起,巍然屹立,气势雄伟,于是,他就登上山去观看风水。站在山顶,四面一望,但见老君山周围星星如群,南山有火,北山有水,东西两山一金一木,四星睡在土星之中,接大地之灵气。假如在此山上修一魁庙,正合五星聚魁之意,真正是太平之象,文明之兆也,日后定会群星璀璨,人杰地灵。智慧高僧把这件事给当地县令一说,县令便召集民众,有钱出钱,无钱出力,大兴土木,于是在二圣的老君山上,便有了一座金碧辉煌的魁星阁。
二圣的魁星阁,占地约四百平方米,气势恢宏,它由须弥座、阁身、宝顶三部分组成。高三十米,为四重檐八面体攒尖式木制结构建筑,青灰简瓦屋面。檐额、瓜头、撑弓等均精工雕饰。全阁用八十柱,层层设梯,可登顶观览江山。底层用八檐柱、八廊柱、八金柱构成主体,其中,八金柱贯通阁身,每层构架迭次向内缩收一个步架到第四层,接底金柱则成为檐柱,故另设八根金柱,该金柱在山檐重力下起杠杆作用,将其挑起,使之微微离地,成为“真武阁”式的“悬柱”建筑,这是魁星阁的建筑特色之一,而魁星阁八面宽度互不相等,又是该阁的又一建筑特色。魁星阁是当时重庆的一大文物景观,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古建筑。登楼四望,江山如画,令人心旷神怡。
魁星阁,在中国古代为文庙的配套建筑,在我国很多地方古代都有魁星阁建筑。古代文庙不仅是祭祀中国儒学大师孔子的庙宇,还是一个县里的最高学府,是培养秀才进而参加乡试考举人的学宫。魁星阁正是文庙中学宫的象征之一。
关于魁星,古时也有说法。魁星是主管功名科举的星宿,魁星面目狰狞,金身青面,赤发环眼,头上还有两只角,整个相形仿佛就是鬼的造型。这魁星右手握一管大毛笔,称朱笔,意为用笔点定中式人的姓名,左手持一只墨斗,右脚金鸡独立,脚下踩着海中的一条大鳌鱼(一种大龟)的头部,意为“独占头”,左脚摆出扬起后踢的样子以求在造形上呼应“魁”字右下的一笔大弯勾,脚上是北斗七星。
在科举考试中,取得高第即称作“魁”,就是出于“魁”与“奎”的同音,并有“首”之意的缘故。如明朝时,科举要实行“五经取士”。所谓“五经”,就是《诗》、《书》、《礼》、《易》、《春秋》,为儒家崇奉的五部经书。每经所考取的头一名称之为“经魁”。“魁”即有“首”、“第一”之意。在乡试中,每科的前五名必须分别是其中一经的“经魁”,故又称“五经魁”或“五经魁首”。此外,科举考试中,进士第一名称状元,也称作“魁甲”;乡试中,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也称作“魁解”,均有“第一”之涵义。
文章转自巴南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