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育部直属、国家原“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始终坚持“顶天”“立地”相结合的科技工作方针,瞄准国际科技前沿,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需要,积极开展面向农业生产实际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在过去的八月份,西农在多个领域的多项研究课题都取得了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登上了国内外知名期刊。
1.经管学院阮俊虎教授在数字农业运营管理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管理世界》期刊在线发表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阮俊虎教授等学者完成的题为“数字农业运营管理:关键问题、理论方法与示范工程”的研究论文,该论文对数字农业运营管理的基本特征、关键问题和理论方法等进行深入研究,为数字农业实践的发展及其运营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形成进行了开创性探究。阮俊虎教授为论文的第一作者。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仲英青年学者项目的资助。
2.果树逆境生物学团队在《Plant Physiology》发表高水平论文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果树逆境生物学团队在《Plant Physiology》在线发表题为“Biosynthesis of the Dihydrochalcone Sweetener Trilobatin Requires Phloretin Glycosyltransferase 2”的研究论文。西农园艺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王娱乐与新西兰皇家植物与食品研究院Yar-KhingYauk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李鹏民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该研究由园艺学院与新西兰皇家植物与食品研究院合作完成。研究受到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1000200)和新西兰皇家植物与食品研究院课题资助。
3.张道军副教授最新研究成果揭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强度与潜在水土保持效果之间存在严重空间错配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张道军副教授在《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在线发表了题为“Quantifying the efficiency of soil conservation and optimized strategies: A case study ina hotspot of afforestation in the Loess Plateau”的研究论文。研究生宁嘉晨为论文第一作者,张道军副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西农水保所于强研究员为共同作者。
该研究首次关注到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存在的工程实施强度与潜在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的空间错配现象,并认为其导致了退耕还林工程的水土保持效率低下。该研究同时提供了优化方案,对未来节约国家投资、提升生态工程实施效率以及优化生态政策设计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4.葡萄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团队在《Horticulture Research》发表研究论文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团队在园艺学TOP期刊《Horticulture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CRISPR/Cas9-mediated mutagenesis of VvMLO3 results in enhanced resistance to powdery mildew in grapevine (Vitis vinifera)”的研究论文。2017级硕士研究生万东艳为该论文第一作者,文颖强教授为通讯作者。
该研究由园艺学院和美国马里兰大学合作完成,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10003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2264)和美国NSF项目的资助。
5.高锦明教授团队在灵芝天然产物发现方面取得新进展
日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学与药学院高锦明教授团队从野生圆形灵芝(Ganodermaorbiforme)子实体中发现了两个高度氧化的新骨架类型三萜分子。该研究以“Ganorbifates A and B from Ganoderma orbiforme, Determined by DFT Calculations of NMR data and ECD spectra.”为题在线发表于“双一流”和自然指数期刊《ChemicalCommunications》(2020, DOI: 10.1039/d0cc04679)上。西农化学与药学院青年教师尹霞副教授及留学生梅良博士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高锦明教授与比萨大学的GennaroPescitelli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该研究由化学与药学院和意大利比萨大学合作完成,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874158, 81502938, 21572182)、“双一流”建设专项基金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费(2452019185, 2452016094)等项目的资助。
6.裴志超教授团队在智能药物负载体系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学与药学院裴志超教授团队在智能药物负载体系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A supramolecular nanoprodrug based on a boronate ester linked curcumin complexing with water-soluble pillar[5]arene for synergistic chemotherapies”为题发表于《Chemical Communications》上。西农化学与药学院博士研究生晁爽为论文第一作者,裴志超教授为该论文通讯作者。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号:21877088,21572181, 21772157)、学校学科重点建设项目-糖纳米化学生物医药交叉创新研究项目(项目号:2017-C05)和“双一流”建设专项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7.单卫星教授团队在晚疫病菌致病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日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单卫星教授团队揭示了晚疫病菌负调控植物免疫的新机制,即晚疫病菌RXLR效应蛋白PITG20303通过靶向并稳定马铃薯丝裂原蛋白激酶激酶StMKK1,抑制马铃薯对晚疫病的抗性。该研究以 “Phytophthorainfestans RXLR effector PITG20303 targets a potato MKK1 protein to suppress plant immunity”为题在线发表于《New Phytologist》上,西农园艺学院杜羽副教授、硕士生陈小康和郭亚路为并列第一作者,单卫星教授为通讯作者,西农农学院孟玉玲博士以及其他研究生参与了该工作。
本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中国博士后项目基金以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英才培育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8.徐功教授课题组在天然产物全合成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徐功教授课题组成功开发了walsucochin降三萜类天然产物的高效全合成路线,在天然产物化学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以“Remote C-H Activation Strategy Enables Total Syntheses of Nortriterpenoids (±)-Walsucochin B and (±)-Walsucochinoids M and N”为题,在线发表于在《Organic Letters》刊物上。植物保护学院硕士研究生陈欣悦和张丹阳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徐功教授为通讯作者。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以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项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9.应用昆虫学重点实验室团队在杆状病毒GP64蛋白介导膜融合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日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应用昆虫学重点实验室团队揭示杆状病毒囊膜蛋白GP64的结构域IV(domain IV)在低pH诱导的蛋白构象变化及其介导的膜融合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该研究以“Critical residues and contacts within domain IV of Autographa californica multiple nucleopolyhedrovirus GP64 contribute to its refolding during membrane fusion”为题在线发表于《Journal of Virology》(2020,DOI: 10. 1128/JVI. 01105-20)上。博士研究生于乾龙为论文第一作者,李朝飞教授为通讯作者。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2006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2082)以及学校“双一流”建设专项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欢迎选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造,更多精彩资讯关注头条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