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元厦
松元厦村位于观湖街道东面,辖区面积3.2平方公里,毗邻观澜高尔夫球场,贯穿于高尔夫大道、观澜大道、观平路、环观中路等主要干道,交通便利。松元厦东临牛湖社区,南接新田社区,西靠观城社区,北接桂花社区。户籍人口1380人,外来人员6万多人。
松元厦所属的观澜镇,在清初时受“迁海”事件所累,经济和人口状况遭到严重破坏。“复界”之后,观澜镇和新安其他地方一样,迎来了客家移民潮。客家人在新居地繁衍生息、人口日盛,乃至反客为主。
清乾隆年间,松元厦始祖陈振能从梅州五华迁徙至新安县观澜镇的七都洞,发现此处背山面水、青松遍地、人烟稀少,而且“东有梧桐(山)凤凰飞舞,西有阳台(山)龙腾虎跃”,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众人在背夫山边苍翠的松林下搭起茅寮,并在竹竿搭成的门楼上书写“松园厦”作为地名,从而演变为如今的“松元厦”。
对于“松元厦”的来历,坊间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说法。相传振能公到此处开荒时,发现这里种了不少松树,不时能见到有虫子沿着松树往下爬,因此得名“松沿下”,最终演变为“松元厦”。
松元厦开基邕祖振能公,原名陈王宁,生于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甲戌岁九月二十日辰时,终于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壬岁十二月初一日巳时。享年六十九岁。振能公自幼聪敏过人,少年好学。39岁时,前往江西从名师学习堪舆,精通阴阳之术,善察未来之情,被后世称为明师。
振能公原籍长乐(今梅州五华县)栅径里,栅径里山陡地瘠、交通闭塞,振能公及其家族在这里耕作,始终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境况。乾隆十六年(1751年),振能公的长子俊儒已经28岁了,次子俊仕、三子俊科也已长大成年,但三兄弟均因贫困无法成家。
近60岁高龄的振能公深感栅径里再无发展余地,于是决定举家外迁。他携妻曾氏,子俊儒、俊仕、俊科,胞弟振琮,一行人出长乐,过紫金,经惠州,抵达东莞塘头厦、龙岗新山堡等地。新山堡的风水很好,有一种说法是,振能一家如果能在那里落脚,后代会像“一斗芝麻”那么多。但是,新山堡有个强悍的寡妇,不愿意让振能公等人落脚,想方设法把他们赶走。
之后振能公等人来到新街的坪洋,但这里的草场地不够宽阔,作为安居之地不够理想。最终振能公来到了新安县观澜镇的松元厦一带,在此开基立业。在此之前,振能公的胞弟、堂兄弟等则分别选择了东莞牛湖、新石桥等地落户安居。
靠着辛勤的双手,开荒种地、采杂粮、摸鱼虾,一年之后,温饱有了着落,振能公的三个儿子也相继成婚。又用了六年时间用泥砖修筑了祖居正屋三栋、二面横屋十数间,还筑起了一座座门楼。
松元厦当地还有个传说。振能公迁来松元厦之前,跟东莞一个风水师傅学过风水。他与家人定居松元厦时,当时的大姓是黄姓,主要住在福楼。黄姓所住之地,前面是开阔地,远处可以看见几重山峦,风水极好。但是,振能公在建自家风水塘(即祠堂前的水塘)时,特意将其做成带尖角的椭圆形,尖角就对准了福楼村。同时,他还建了伯公庙,与水塘的尖角一同压住黄家风水。之后,黄家果然不再兴旺,人口越来越少,最终被振能陈姓超过。
振能家族发展过程中有两件影响深远的事——过番和办学。过番闯出了新天地,也为办学积累了资金;办学则开启了民智,传播了文化。
早在十九世纪后期,振能家族有些生活贫困的青壮年就已经以“卖猪仔”的方式出洋过番卖苦力。多数熬不过去的人,被抛尸异邦;有些挨到契约期满的,又无其它出路,只好认命,潦倒一生;只有少数的幸运儿从“猪仔群”里突围出来,闯出了一番天地。
过番赚钱更是成为了许多族人的愿望。从二十世纪初,一批又一批的振能族人远赴重洋过番或涌入香港谋生。据粗略统计,今天振能家族的华侨和港澳同胞(含眷属)达万人左右。获得自由身又有点积蓄的人在二十世纪前后回到故乡,或成家立室,或置田起屋。这些衣锦还乡的华侨带回了新的信息、新的观念。
“茅寮出状元”,在振能公看来,要想改变困境,唯有晴耕雨读,金榜题名,走仕途之路,跻身官宦行列,才有出头之日,才能光宗耀祖。于是,他抓紧了对第三代世孙文公等孙辈的教育和培养,撰联“兴门第先兴学第,振书声后振家声”以勉励他们发愤苦读,获取功名,还在屋前树石旗杆,以褒奖中举登科的后辈。“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月月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蟾蜍罗,背驼驼;不读书,无老婆”……田舍间、山坡上,依稀飘出的童谣传达了幼时的文山公等兄弟及其父辈、祖辈梦寐以求的美好图景。
每天公鸡初鸣,振能公则按时唤孙子们读诗背经,严寒酷暑,从未有误。随着文山公等兄弟学问日渐增长,加之田耕劳作繁忙,振能公及儒、仕、科三子均感无力亦无暇教授他们,为光耀门楣,振能公遂与三个儿子商议,决定“就是卖田卖屋,出门讨饭也要让孩子们读书”,于是便集中全家族的力量在自家设私塾,节衣缩食购置经、史、子、集图书,想方设法筹钱聘请当地名师来家教授孙辈们。
在全家族的齐心努力下,从振能族的第三代起,就开办了家族私塾,以教子弟。从此,振族家人在私塾里舞文弄墨,吟诗作对;朗朗书声,不绝于耳。保存完好的“永修斋”(1914年修建,专用于开办私塾的碉楼)仍以其独特的英姿,傲立于古朴村居之间,似乎在不停地向后人诉说过去那段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振兴史。
1914年,由陈姓出资将九所私塾合并为永修小学。永修小学1917年开设了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开创了宝安县体育、音乐教学的先河。1924年,永修小学规模扩大,另选校址新建,改名为振能学校。主要依靠侨胞捐资于1929年建成了具有西洋建筑风格的教学大楼、六层的宿舍楼和图书馆、礼堂、食堂、钟楼、运动场、花园等。新校舍建成后,邻近地区大批各姓青少年慕名前来就读。
1946年,振能家族侨胞再次捐资创办了振能中学。振能中学是宝安县第三所中学,当时的宝安县仅有南头、深圳两所中学(龙岗地区当时属惠阳县)。从振能学校毕业后接受高等教育的,1950年前有70人,之后有上千人。1948年,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主席宋子文为办学成绩显著的振能中学题词“英才蔚起”。
1950年,人民政府接管了振能学校,把原属东莞临时设于牛湖广培小学校舍的观澜中学迁来与振能中学合并为宝安县立第三中学(现称观澜中学)。1993年定名为“深圳市观澜中学”并沿用至今。
陈氏祠堂
松元厦是由中心村,上围,向西村,河南村几个村落构成的。其中的振能陈氏主祠位于上围,其余各小的分祠堂分布在其他村子中。
振能陈氏的总祠坐西北朝东南,由上、中、下三堂及两侧横屋组成。建筑通面阔约60m,通进深约35m。祠堂门前有一个占地面积约2000 ㎡的大水池。上围这座祠堂在开基祖振能公的手上就已修建,而且就是“三堂两横”的布局。现在的总祠是1926 年重建之后的建筑。1926 年重建祠堂时,还挖掘出一块振能公的牌位,上面写有振能公的生卒年月日。在此之前,族人们是不知道振能公具体的生卒年月日的。于是有人提议,应该每年在这一天合族庆祝。这个建议迅速得到众人的响应。从此以后,每逢农历九月二十日振能公的“祖诞日”,松元厦村陈氏都要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
除了陈氏宗祠外,振能陈姓还有几个小祠堂。小祠堂即分祠堂,祭祀房派祖先。老人去世、结婚摆酒、孩子满月等活动,也常在小祠堂里举行。松元厦有多座小祠堂,其规模比陈氏宗祠小,两进或一进院,有或没有厢房。陈氏宗祠西侧的陈氏家祠,就是一座小祠堂,面阔三间,一进院。
中心村内也有一座小祠堂,叫“文山公祠”(文山是振能公大儿子俊儒的长子),面阔只一间。1950 年土地改革后,这座祠堂最初是被用作村干部办公室的,但是“刚搬进去,就遭了雷劈”。于是,村干部改到别的地方办公,而把这座小祠堂分给穷人住。
向西村内有两座小祠堂,其中一座是祭祀向西村的开基祖天华公的,面阔三间,坐东朝西。天华公有11 个儿子,国宝公是其中之一。1950 年土地改革后,生产队将这座小祠堂分给一家村民住。
向西村的包篱肚有另一座小祠堂,叫“文林公祠”( 文林是振能公大儿子俊儒的次子),坐东朝西。
河南村有祭祀国意公的小祠堂,面阔三间。
上述小祠堂中,陈氏家祠现存,国意公祠堂1992 年倒塌,其他则于近年拆除。
碉楼
碉楼,又被深圳客家叫做炮楼,多建在村口开阔地带,既为防御作用而计,又是主人财富地位象征。如今时过境迁,古旧也不乏精美的碉楼,作为文化遗迹,主要价值已经变为观光所所用。
2012年底到2013年,松元厦村陆续有4座碉楼被整体平移,当时场景震惊全市。事实上,三合土夯实墙式的典型客家风格,有着百年历史的4座碉楼是幸运的。由于旧城改造工作需进行,同时希望能将碉楼保存完整,相关方研究后行此全市首举。
如今,各自被平移几十到两百米不等的距离后,4座碉楼相对而立,已经成为观澜一处新景色。深圳首个碉楼广场的诞生,一方面证明城市更新与文物保护并不矛盾,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古老碉楼的一次新生。建于民国时代的碉楼,现于目前的碉楼广场,新旧结合相得益彰。
综合自宝安日报、家在深圳、南方都市报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