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对于目前仍然保留土葬传统的农村地区来说,在逝者入土为安后,后世子孙都会在逝者的墓穴上方留置“封土堆”,也就是农村人说的“起坟头”。不仅如此,在很多农村地区当逝者的葬礼结束后,还会有“圆坟”的风俗行为。
即使目前已经不再保留土葬传统的农村地区来说,曾经遗留的老坟也是留下了大大小小的“封土堆”,有的矗立在田间地头,有的矗立在荒野之间,逝者长眠,只剩下无声的“封土堆”在诉说着与逝者有关的所有回忆。
其实在殷商时期,墓葬形式并没有留置“封土堆”的行为,在《易-系辞传下》中记载: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臧之中野,不封不树。
这就说明那时候上到中央集权的“王公贵族”,下到民间的黎民百姓,在殡葬讲究当中,并没有留置“封土堆”的做法。
在春秋晚期,儒学思想“领袖”孔圣人在对父母合葬的时候,曾经说过“古也墓而不坟”,因为孔圣人四处讲学授业,他也自称自己是“东西南北中人”,也正是因为四处奔波的居无定所,孔圣人为方便识别父母的埋葬地,在《礼记-檀弓上》中提出了“封之,崇四尺”。
由此可见,孔圣人提出在墓葬形式中留置“封土堆”的做法,最直观的原因就是为了方便识别墓葬地点,是为之后的祭扫标注坐标的用意。
那么墓葬形式发展至今,坟墓留置“封土堆”,背后还传承下来哪些原因呢?
第一个原因:厚葬传统。
在春秋时代以前,墓葬名称统称为“墓”,没有所谓“坟墓、冢墓和丘墓”的说法,等到历史走到战国时代,就发展出了坟丘墓,墓的名称也随之变化。
“坟”字原指的是高高的土堆,用坟墓称“墓”指的就是墓上的土堆;“丘”字原指的是天然的土丘,用丘墓称“墓”指的就是墓上的土丘;“冢”原本指的是高耸的山顶,用冢墓称“墓”指的就是依山而建的坟墓。
可以说从战国时代开始,在墓葬中留置“封土堆”的做法就得到了普及,只是王公贵族的“封土堆”体量更大(之后演变出等级分明的封土形式),而黎民百姓的“封土堆”体量较小。
比如依山而建的皇帝陵,拥有体量较大的“封土堆”,位于陕西临潼的秦始皇陵是目前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帝陵,其封土堆的体量也是绝无仅有的庞大,对于皇权统治的君王,“封土堆”的高度俨然成为了厚葬和绝对权力的象征。
黎民百姓虽然享受不到高级别的墓葬待遇,但是在墓葬上留置体量较小的“封土堆”还是能办到的,说白了就是“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留置“封土堆”成了民间厚葬传统的一种体现与标志。
第二个原因:死者为大。
在流传下来的土葬文化中,活人希望逝者可以在另一个世界享受人间的一切,那么土葬的墓穴就相当于“生活居所”,而墓穴上的“封土堆”就相当于房子的“大顶”,从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房间的屋顶。
这个屋顶就和活人居住的房子一样,既要防止渗水又要坚固,所以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不仅会“留置封土堆”,还会把封土堆改造成类似“金字塔”的形状,一是方便下雨天气的水不从“屋顶”渗入墓穴,二是“盖房子”本身就必须有屋顶。
在坟墓上留置“封土堆”从思想活动上评价就属于一种“死者为大”的精神慰藉,体现出活人对逝者的尊重与怀念,不仅如此如果墓穴不留置“封土堆”,很可能在农耕生产中被人践踏,甚至因为长草被动物啃食,活人认为这是对逝者的大不敬,“封土堆”可以对墓穴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第三个原因:尊卑有序,圈地为尊。
农村土葬后,不仅会留置“封土堆”,后世子孙还会把出殡前采折的“柳树枝”(孝棍)插在“封土堆”上,古有“插柳成荫,庇护子孙”的讲究,指的就是插入封土堆的柳树枝遇土遇水长成柳树为逝者提供绿荫纳凉的意思。
同时在墓穴上方留置“封土堆”也是有民间讲究的,对于农村家族墓地来说,尊卑有序,要严格按照身份排列墓穴,如果没有留置“封土堆”,后世子孙如何选定墓穴,如何确定埋葬的位置是一个大问题。
另外对于农村公坟来讲,因为没有规划,如果不留置“封土堆”,夷为平地的先祖墓穴被他人开挖占用是非常不好的事情,有“封土堆”就相当于留下了地面标识,圈地为尊,别人看到也不会去打扰逝者的安宁。
除了这三个原因之外,民间还有关于“风水”的一些讲究也是关于留置“封土堆”的。
总结:对于已经废止“土葬习俗”的农村地区来说,已经看不到坟地上鼓起来的“封土堆”了,取而代之的是整齐划一的集中公墓;但是对于目前仍然有“土葬习俗”的农村地区来说,依然有在墓穴上方留置“封土堆”的习惯,即是一种缅怀也是一种标识,更是为逝者提供一个好的长眠之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