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考研学校(考研区域经济学热门吗)



《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1. 顺序—规模分布型城镇体系

答:是指在城镇体系中,城镇的数量随着城镇规模的

增加而减少。


2. 配第·克拉克定律

答:该定律是科林·克拉克于1940年在威廉·配第关于国民收入与劳动力流动之间关系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他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3. 恩格尔系数

答: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物支出在消费品总支出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4. 工业赶超战略

答:主张以发展工业来带动经济的发展,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5. 垂直区域经济合作

答:指合作双方经济技术水平差距较大,所提供生产要素的加工深度和技术层次不同的合作活动。


6. 技术贸易

答:是指以贸易的方式使技术在地区之间转让的过程。


7. 投资环境

答:是指存在于受资区域内,能够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一切企业外部因素的总称。


8. 经济区

答:是指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客观形成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经济地域。


9. 纯粹的劳务贸易

答:是指一个地区向另一地区输出较低技术的劳动力,通过为对方提供

各种形式的劳动服务获取报酬。


10.国家创新系统

答:是指有利于促进一个国家研究开发、引进、运用、扩散各种新技术的公

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机构所组成的网络,以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具体的国家制度。


1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答:是指在区域开放的前提下,各地区实现相互促进、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状态和过程。


12.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答:其特点是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发展农业、矿业产品的出口,来带动本国经济发展,属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13.人力资源

答: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14.雁行形态说

答:该学说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于1960年提出的。他认为,在产业发展方面,后进国家的产业赶超先进国家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出雁行形态。即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这样一个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在图形上很像三只大雁飞翔,故称之为“雁行形态说”。


15.进口替代战略

答:就是用本国产品替代进口产品的战略,是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

发展中国家应付国际竞争,发展本国现代工业的一种内向型战略。


16.核心区

答:是指在全国经济或者区域经济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经济增长快、发展质量高的地区。


17.出口剩余理论

答:即一个区域在参加贸易之前,就有剩余产品,如果能够通过贸易将这些产品销售出去,该区域就会因此而获得利益。


18.部门(产业)发展战略:

答:指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中确定的区域产业结构和主要发展的部门,对区域经济的重点部门或重点产业所确定的发展战略。


19.地区主导产业

答:是指以地区资源优势为基础,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撑、主宰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


20.区域

答: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21.区域贸易

答:是指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进行商品交换的活动。


22.区域分析法

答:是借助对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和内在联系的全面系统的认识,从区域角度出发编制规划方案的重要方法。


23.劳务合作

答:是通过劳动力的区及流动进行的区域经济合作。


24.区域经济增长

答: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来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

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则还包括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等。


25.产业布局政策

答:是指调节生产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的配置政策。


26.区域开发

答:是指一定的开发主体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在保持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求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7.人力资本

答:是指以人力资源为核心,主要以人的能力的利用、开发为表现的,包括教育、工作经验以及人口的健康营养状况等因素在内的资本形式。


28.政治环境

答:是指一个国家的对外开放程度、政局的稳定性以及政府的产业政策和

外资政策等。


29.要素禀赋理论

答:即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区域之间或国家之间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是它们之间出现分工和发生贸易的主要原因。


30.区位因素

答:在特定的点火在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地区进行同种活动可能获得更大利益的各种影响因素的集合。


31.产权

答:是人们拥有的对资源的用途、收入和可让渡性的权利。


32.信息咨询业

答:是指咨询机构接受政府、企业或个人委托,利用专业人才帮助客户分析解决自身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


33.双中心型城镇体系

答:是指在一些地区的城镇体系中,最大的城市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经济社会地位上都与第二位城市不相上下的体系。


34.技术转让

答:是指无偿的技术转让。指地区之间的技术交流。


35.配第-克拉克定律

答: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殊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36.库茨涅兹法则

答:美国着名经济学家西蒙·库茨涅兹在他的着作《各国的经济增长》一书中,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这两个方面,对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作了分析研究,并得出结论:

第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区域内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一样,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第二,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都会提高,其中前者上升的速度会快于后者。在工业化后期特别是后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会不同程度地下降。

第三,第三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会持续地处于上升状态,其中在工业化中、前期阶段,其劳动力比重的上升速度会快于国民收入的比重。


37.投资

答:是指经济主体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把资本投向海内或国外某项经济社会领域的行为。


38.规模经济

答:是指产出水平的增长幅度大于要素投入增长幅度的经济现象。规模经济包括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1)企业内部规模经济是指当企业的产量提高时,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下降。

(2)外部规模经济是指当某一地区整个产业的规模扩大时,特别是相关产业的

聚集,可以促使各个企业的平均成本下降。


39.基础设施

答:是指用于保证区域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包括经济基础设

施和社会基础设施。

区域经济基础设施由三个部分组成:

(1)区域交通系统,包括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运输、航空运输及城市交通等;

(2)公用事业系统,包括能源、供排水、管道煤气、电信、环境保护等;

(3)公共工程,包括防洪工程、灌溉工程、防护林工程等。

区域社会基础设施则主要是指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保健、科学研究等等。


40.产业政策

答:是以区域经济各产业为对象,通过对各产业的保护、扶植、调整和完善,直接或间接参与产业或企业的生产经济活动的总称。


41.区域经济规划

答:简称区域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具体安排,是战略思想的细化。


42.区位商

答: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

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


43.区域经济合作

答:是指不同地区的经济主体,依据一定的协议章程或合同,将生产要素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合,以便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活动。


44.产业组织政策

答:是指调控一个产业内的资源配置结构的政策,解决规模经济与竞争资产的矛盾。


45.地区形象

答:是公众对该地区的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


46.要素密集度

答:指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消耗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强度。


47.区域经济发展

答:是指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社会进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


48.资金合作

答:是指合作双方以资金的筹措与投放为核心内容进行的经济合作活动。


49.棘轮效应

答:该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提出的,消费着易于随收入提高而提高而增加消费,但不易随收入之降低而减少消费,以致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这种特点被称为“棘轮效应”,即“上去容易下来难”。


50.直接投资

答:是指投资方将资金以资本或实物的形式直接投放于受资区域的特定项目,

并始终参与或控制投资项目的生产、经营全过程,最终获取经济利益的经济行为。


5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答:是对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的设想、思路和谋划。


52.综合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答:亦即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它是从宏观的角度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全局性的战略谋划。


53.地区生产专业化

答:是生产在空间上高度集中的表现形式,它是指按照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利用特定区域某类产业或产品生产的特殊有利条件,大规模集中地发展某个行业或某类产品,然后向区外输出,以求最大经济效益。


54.新产业区

答:指基于合理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结成的网络,这些网络与本地的劳动力市场密切连接,实行专业化分工。


55.自然资源

答:是指自然环境中一切对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有用的物质。


56.城镇体系

答:是指在一个区域内经济社会联系密切的,具有不同职能、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镇群体。


57.区域产业结构

答:是指特定区域内各经济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


58.产业结构政策

答:是指政府调节资源在产业间配置的构成及其关联性政策,涉及结构协调和结构进化两个问题。


59.区域政策

答:是由政府针对区域问题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的总和,它的着重点是区域经济发展,它的必要性是纠正市场机制在资源的空间配置方面的不足,它的目标是实现资源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60.区域空间结构

答:是指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互关系。




《区域经济学》简答题


1. 人力资源的特点

答:(1)人力资源具有生物性

它存在于人体之中,是一种“活”的资源,与人的自然生理特征相联系。这是人力资源的最基本的特点。

(2)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

人力资源不同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因为它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有目的地进行活动,有目的地改造外部物质世界

人力资源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自我强化(2)选择职业(3)积极劳动。

(3)人力资源具有时效性

人力资源的形式,开发、使用都具有时间方面的限制。由此,就需要考虑动态条件下人力资源形成、开发、分配、使用的相对平衡性。

(4)人力资源具有智力性

人类的智力具有继承性,这使得人力资源所具有的劳动力随着时间推移,得以积累、延续、增强。智力资源的持续展,成为知识经济的基础。

(5)人力资源具有再生性

这种可再生性基于人口的再生产和劳动力的再生产,通过人口总体内个别个体的不断替换更新和“劳动力耗费一劳动力生产一劳动力再次耗费一劳动力再次生产”的过程得以实现。

(6)人力资源具有社会性

人力资源、人口、劳动力,从一般意义上说,都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结果,又都构成了人类社会活动的前提。从本质上讲,人力资源是一种社会资源。它的所有权,主要应当归社会,而不是归于某一个社会经济单位。


2. 中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

答:1985年,国务院办公厅批转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规定了中国三次产业的划分标准。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其他各业,它又可分为两个部分: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具体又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等;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地质勘探业、咨询服务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农业服务业、水利业、公路及内河(湖)航道养护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文化、教育、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及社会福利事业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军队、警察等。


3. 地区形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答:(1)地域性(2)继承性(3)动态性


4. 区域基础设施发展的基本特征

答:(1)基础设施的建设工程规模巨大,需耗费巨额投资。

(2)基础设施的生产需要能够反映时代技术特点。

(3)基础设施经营的经济效益比较低。

基础设施的经营效益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服务价格,二是维修和保养状况。

(4)为了保证社会正常运行,必须保证满足社会对基础设施最低水平的消费需求。


5. 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答:(1)一类是直接进入生产过程的,亦即投入的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资源、技术等;

(2)另一类是形成生产环境的,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指基础设施条件,相关产业的布局条件等;软件环境则包括经济制度、管理方式及组织形式等等。


6.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体系

答:(1)总目标

①以经济效益为主的目标

②以社会公平为主的目标

(2)具体目标

①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的总量、人均量,国民生产总值总量、人均值的增长速度。

②工农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的总量、人均量,工农业总产量、人均量的

增长速度。

③财政收入。财政收入的总量、人均量,财政收入总量、人均量的增长速度。

④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

⑤人口。人口总量和人口增长速度。

(3)分阶段、分区域、分产业发展目标

①分阶段目标

②分区域目标

③分产业目标


7. 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答:(1)有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一般q值在2以上或专业化系数在0.5以上,该产业的生产主要为区外服务。

(2)在地区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

(3)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关联度高,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深刻,越能通过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

主导产业是在较长时间内支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因而必须是有发展前途的、代表区域发展方向的产业。为此,应该考虑如下因素:

第一,根据本区域所处经济发展阶段选择主导产业。

第二,根据产业发展的阶段来选择主导产业。

第三,根据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来衡量。


8. 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

答:(1)主导产业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主导产业的升级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

第一,以全新的、更高技术层次的产业来替代原有产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一般而言,新主导产业是根据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框架逐步形成的。

第二,在同一产业内部,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品结构的升级,或通过制度创新

实现生产组织方式的重大进步,使原有主导产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另一方面,同一产业内的制度创新、技术进步以及生产组织方式的重大进步也可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2)建立以主导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个地区

(1)与主导产业直接产生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联系的产业。

(2)基础设施产业。

(3)为地方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的产业。


9. 中国重工业超前发展的政策体制环境

答:第一,扭曲的低工资政策。

第二,低利率与低汇率政策,降低重工业投入的资金成本。

第三,基础产业产品低价格,制造业产品高价格政策。

第四,农产品低价格和各种服务低价格。

第五,高度集中的企业管理制度和物资分配制度。


10.区位选择的基本要素

答:(1)自然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①自然环境

a.对农业布局的影响。b.对工业布局的影响。c.对城市建设和第三产业的影响。

②自然资源

(2)社会经济因素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①人口和劳动力②资金③市场④运输

(3)科技因素对产生区位选择的影响

①投资软环境。②智力资源。


11.在因素分析的基础之上,区位理论对于区位选择提出了三个标准:

答:(1)成本最低

(2)市场份额最大

(3)聚集效益


12.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

答:(1)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2)资源配置趋向合理,地区优势得以发挥

(3)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着,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4)对外开放深入发展,西部大开发将成为新的热点,区域经济发展将获得新的活力

(5)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区域贸易将会更快发展,区域关系将更趋紧密


13.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

答: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可以归纳为经济稳定化、资源配置高效化、分配公平化三种,即解决公平与效率的问题,使国民经济增长最快,资源的空间配置最优,区域间收入、福利、增长等方面的差别缩小。


14.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

答:(1)目标驱动机制。包括其对产业布局活动的约束作用和推动作用两个方面。

(2)利益驱动机制。利益驱动机制是产业区位选择机制中的主体部分。强调的都是如何实现布局利润的最大化,体现了利益驱动型布局。

(3)宏观调控机制。产业区位选择还必须要考虑到国家的宏观调控。

(4)市场调控机制。市场机制的特点首先是由企业的独立法人地位所决定的


15.区域经济政策的适用地区

答:(1)重点发展区域

①中心城市地区②经济技术开发区

(2)“问题”区域

①落后地区②萧条地区③膨胀地区


16.何从众多的地区产业部门当中,选择出具有上述特点的产业部门呢?

答:第一,根据地区的自然资源情况进行选择。

第二,根据地区的市场情况来进行选择。

第三,通过产业扩张来进行选择。


17.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

答:(1)重工业化过程,即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逐步向以重工业为主转换;

(2)深加工化过程,即在工业结构中的深加工工业比重不断提高;

(3)技术集约化,即在制造业结构深加工化的过程中,进一步表现出高技术化的趋势;


18.实现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的政策措施

答:(1)建立完善的资源开发规划

(2)建立完善的资源价格体系

(3)建立完善的资源政策体系

(4)建立完善的资源法律体系


19.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与类型

答:(1)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初级产品出口战略的特点是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发展农业、矿业产品的

出口,来带动本国经济发展,属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2)进口替代战略

进口替代战略,就是用本国产品替代进口产品的战略。是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应付国际竞争,发展本国现代工业的一种内向型战略。

①下游产业进口替代。由下游产业开始的进口替代,也就是说,从面向市场的消费品入手,用本国产品替代进口产品,

②上游产业进口替代。上游产业主要指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如钢铁、化工、机械等

(3)出口替代战略

出口替代战略,主要含义是发展面向出口的产品,用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来代替农矿产品的出口,并利用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以廉价的产品打开国际市场。

(4)工业赶超战略

工业赶超战略,主张以发展工业来带动经济的发展,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一个落后的国家或地区,要想在短期内赶上先进国家,就必须大规模发展工业,以工业的快速增长来促进其他产业的增长,实现国家社会的跃进。

(5)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

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是将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考虑,以经济发展为手段,以社会进步为目的。强调满足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减少和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这包括:增加生产,扩大生产性就业,增加对农业部门的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快资源的开发,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出口,建立相应的制度,消灭贫困,使整个国家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20.区域投资环境研究的内容

答:(1)经济环境是投资环境中最根本的组成要素。

①地区经济发展总水平②经济增长③产业结构④技术条件⑤市场环境⑥基础设施

(2)政治法律环境

①政治环境②政府的产业政策与外资政策③法律制度与行政制度

(3)社会文化环境


21.区域规划的制定原则

答:(1)发挥优势原则

(2)兼顾全局原则

(3)效益原则


22.城市化的内涵城市化具有如下六个方面的内涵。

答:第一,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

第二,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第三,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第四,城市化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

第五,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第六,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


23.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经济条件

答:条件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条件二:产业结构的递次演进。

条件三:规模化与专业化的充分发展。

条件四: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24.城市化的测度

答:(1)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总人口)×100%

(2)城市化速度平均城市化速度=(p1-p0)/n

式中:p1为报告期的城市化水平;p0为基期的城市化水平;n为间隔年数。

(3)城市成长力系数


25.论述中国交通运输结构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答:第一,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地带差异仍然比较明显,沿海地区铁路的线路长度、路网密度及货流密度都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

第二,中西部地区是我国未来十年交通运输发展的重点区域。

第三,我国中西部地区地域辽阔,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宜一味追求线路长度和路网密度,而应该与中西部地区的城市体系建设相结合,强化经济增长极的枢纽作用,建设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交通运输网络。


26.制定规划的阶段

答:(1)准备阶段

(2)调查研究阶段

(3)分析预测阶段

(4)目标设计阶段

(5)内容设计制定阶段

(6)方案制定阶段


27.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答:(1)区域经济发展

(2)区际经济关系

(3)区域经济政策。


28.城市化规律

答:(1)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相互促进,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城市化水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的规律被中外发展史所证明。

(2)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

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是指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要规律性地经过若干阶段,全过程呈现出S形运动轨迹。

(3)大城市超前增长规律

大城市超前增长规律主要表现为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大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要快于中小城市,并产生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带和城市群


29.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答: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于1933年提出的,他认为,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不同程度上履行着商品集散中心和加工中心的职能,城市普遍要履行的这种职能叫中心地职能,在这个意义上城市被称为中心地。中心地理论研究的是在一个匀质平原内,如何布局不同规模的多级城市,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由相应的多级市场区组成的网络体系,以有效地组织物质财富的生产和流通。提出了中心地三原则:市场原则、交通原则、行政原则。


30.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类型

答:(1)顺序—规模分布型城镇体系

是指在城镇体系中,城镇的数量随着城镇规模的增加而减少。

(2)双中心型城镇体系

在一些地区的城镇体系中,最大的城市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经济社会地位上都与第二位城市不相上下,这样的城镇体系被称之为双中心型城镇体系


31.地区形象塑造的功能

答:(1)塑造良好的地区形象,有效地提高地区的知名度,扩大地区在国内和国际的影响;

(2)塑造良好的地区形象,增强地区的内聚力、吸引力和辐射力;

(3)塑造良好的地区形象,改善地区的投资环境


32.我国在未来时期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势:

答:(1)重化工业仍有一个大发展,原材料工业市场广阔,深加工工业、耐用消费品产业

和装备产业都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2)城市化水平将迅速提高,日用消费品市场潜力巨大;

(3)一批现代化大城市的发展又为高新技术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土壤;

(4)区域性基础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将是巨大的,其回报是长期而又丰厚的;

(5)中国的地区差异将继续支撑巨大的市场规模使中国的高速增长能够持续较长的时间.


33.重点产业的选择

答:(1)应当有很高的区位商

(2)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3)要有比较大的产业关联度

(4)要有较高的产业规模经济


34.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

答:(1)城市发展规划

指一个或几个中心城市及其周围小城镇和郊县组成的地区规划。

(2)工业区域规划

指由工业聚集形成的各类专业化的工业区,规划工业发展方向和布局,工业建设与农业相协调,对外交通布局和居民区布局等。

(3)资源开发区区域规划

资源开发区应包括水、土、森林、矿产等多种资源的开发区域,

(4)风景旅游区区域规划

指旅游资源丰富且分布比较集中地区的发展规划。

(5)农业区开发规划

指以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为主的地区的开发规划

(6)综合性区域规划

综合性区域规划是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直接配套的规划,是详细的区域经济发展

战略方案。


35.地区形象塑造的重要性

答:(1)地区形象塑造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

(2)地区形象塑造是地区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3)地区形象塑造有利于促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36.经济区的特点

答:经济区是指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客观形成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经济地域。

(1)经济区的区内一致性和区外差异性。

任何经济区的存在都必然在客观上具备区内一致性。

(2)当经济区的层次和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它的合理发展通常受到政府的重视,并通过经济区划和制定区域规划来规范经济区的发展。


37.古典区域贸易理论

答:(1)地区差异引起贸易其理论基础是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

(2)比较利益决定的贸易其理论基础是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3)生产要要素禀赋论决定的区域贸易格局生产要素禀赋是指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要素密集度是指在商品生产的过程中,消耗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强度。


38.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

答:(1)工业贸易合作

工业贸易合作又叫工贸合作,它包括合作双方在制造业领域的生产合作和加工贸易合作两个方面。

①生产合作

生产合作是指不同地区的企业共同完成某项产品的生产活动,通常表现为合作企业各自承担总项目中部分产品或部分工序的生产,最后共同完成全部项目。

②加工贸易合作

加工贸易合作是指合作各方在原材料来源、加工生产及商品销售全过程进行合作。主要形式有来样(图纸)生产、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2)资金合作

资金合作是指合作双方以资金的筹措与投放为核心内容进行的经济合作活动。

①直接投资合作

直接投资是指投资方将资金以资本或实物的形式直接投放于受资区域的特定项目,并始终参与或控制投资项目的生产、经营全过程,最终获取经济利益的经济行为。根据投资者参与项目方式的不同,又分为独资、合资经营两种类型。

②间接投资合作

区域间的间接投资合作主要有信贷和证券投资两种形式。

(3)劳务合作

①纯粹的劳务贸易

纯粹的劳务贸易是指一个地区向另一地区输出较低技术的劳动力,通过为对方提供各种形式的劳动服务获取报酬。

②信息咨询业务

咨询是指征求意见。信息咨询业则是指咨询机构接受政府、企业或个人委托,利用专业人才帮助客户分析解决自身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

③旅游业

旅游是指旅游者离开常住地在其他地方从事除了能够获取报酬的职业以外的任何活动,包括参观、咨询、旅行、探亲、访友、休养、考察等等。

(4)科学技术合作

①科技研发合作

科技研发合作是指地区之间联合进行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

②技术贸易

技术是指人们根据科学原理和实践经验在经济发展中逐步积累起来的,能够运用于生产过程之中的知识、经验以及各种工艺的操作方法和技能。

③技术转让与技术援助

技术转让是指无偿的技术转让。指地区之间的技术交流。

技术援助是指技术较先进的地区或企业对技术落后地区或企业进行无偿的技术输出。


39.经济区划原则和依据必须要考虑的原则

答:(1)经济区内自然和经济社会条件的相似性和区际差异性,这是划分经济区的一般原则。

(2)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与国民经济综合发展相结合,即地区生产专业化与综合

发展相结合,建立自己合理的产业结构。

(3)地区经济中心与经济腹地相结合。

(4)经济区的界限尽可能与行政区界限一致。

(5)同级综合经济区之间在地理范围上不宜重叠或交叉,各同级经济区地域范围

的总和覆盖上一级经济区的国土总和,全国性的综合经济区应覆盖全部国土。


40.区域规划的特点

答:(1)区域规划具有基础性的特点

它的制度,应该是在对自然、经济、社会、技术等各方面的情况进行认真调查研究之后;它的制定同时可为经济建设提供大量可供作为依据的各类资料和实施的方案。

(2)区域规划具有区域性的特点

它的制定应当能够反映某地区的资源特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特点。由于各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是不同的,制定出来的区域规划也不应是相同的。另外,不同级别的区域,不同面积的区域,也应当具有不同的特点。

(3)区域规划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区域发展涉及自然、人文、社会、经济等诸多要素,每一要素的变动,都可能对区域规划产生较大影响。在多因素作用基础上制定的区域规划当然应当有综合性。


41.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答:(1)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的同步增长关系

基础设施,包括交通、电力、供水、通讯等,几乎被用于每一个生产过程和生活过程,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必要前提条件。因此,国际上通常用社会对基础设施需求的满足程度来衡量该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

(2)区域基础设施结构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不同

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不仅取决于基础设施总量,还与基础设施结构密切相关。

(3)投资于基础设施是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

在经济低速增长或衰退期,企业或个人投资减少,政府可以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修,增加公共支出,从而刺激经济增长,特别是依靠劳动密集型方式发展基础设施,是实现保持高就业的经济增长的有效政策工具。

(4)投资于基础设施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由于基础设施涉及农田水利、交通、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因此要

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42.区域经济合作的类型

答: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对区域经济合作作如下的类型划分:

(1)根据区域经济合作范围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主权国家之间的国际经济合作和

一国范围内不同地区间的区际经济合作。

(2)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双方提供生产要素水平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水平合作与垂直合作。

(3)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对象和内容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生产合作、资金合作、劳务合作、技术合作、信息合作等等。

(4)根据区域经济合作主体的不同,可划分为民间合作、官方合作及官民合作。


43.区域经济开发模式

答:(1)增长极模式。在一个广大的地域内,增长极只能是区域内各种条件优越、具有区位优势的少数地点。一个增长极一经形成,它就要吸纳周围的生产要素,使本身日益壮大,并使周围的区域成为极化区域。当这种极化作用达到一定程度,并且增长极已扩张到足够强大时,会产生向周围地区的扩散作用,将生产要素扩散到周围的区域,从而带动周围区域的增长。

(2)发展轴模式。发展轴模式是增长极模式的扩展。由于增长极数量的增多,增长极之间也出现了相互联结的交通线,这样,两个增长极及其中间的交通线就具有了高于增长极的功能,理论上称为发展轴(或称为“点轴”)。

(3)网络型模式。发展轴还有一种演化的结果,就是由若干个发展轴联合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从而形成增长的网络。


44.区域经济政策的手段

答:(1)财政金融和税收手段。

由财政转移支付、税收优惠、贷款优惠和地区援助等手段组成。

(2)基础设施投资手段。

由公共设施建设、投资环境改善和专项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地区分配等组成。

(3)政府行政手段。

由政府工业建设许可分配、政府项目、政府采购和军事订货分配、就业补助、

技术援助等组成。

(4)区域开发手段。

由区域与城市开发规划、贫困地区开发基金、国土整治规划、研究与开发经费分配等组成。


45.地区形象塑造的基本原则

答:(1)以地区发展战略为基础的原则

(2)地域性特点与现代化风格相结合的原则

(3)区内外公众最大认同原则

(4)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原则


46.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标准

答:(1)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否最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逐利润是其天生的本性,一个企业之所以布局就要看它是否在这里能获取最大的利润。

(2)地区产业结构是否最优。

区域产业结构是全国经济空间布局在特定区域的组合的结果,产业结构包括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产业的功能结构,还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产值结构。

(3)社会效益是否最大。从这方面评价产业布局的效益,主要指对地区发展所作的贡献,产业布局在特定地区。


47.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

答:(1)燃料、动力指向。这类部门包括:火电站,铝、镁、铜等有色金属冶炼,电冶合金,稀有金属生产,合成橡胶以及石油化工等。

(2)原料地指向:这类部门包括:采掘工业部门,原料用量大或可运性小的部门。如原料开采、化纤、人造树脂、塑料、水力发电、钢铁、建材、森林工业、机械制造(部分),以及轻纺工业的制糖、罐头、肉类加工、水产加工和茶业、棉花、毛皮等的粗加工业

(3)消费地指向:为当地消费服务的部门,以及产品易腐变质、不耐用、不易储存的部门。

(4)劳动力指向。在这一类部门中,劳动力费用的支出在产品成本构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超过其他费用项目的支出。

(5)交通运输枢纽指向。由于交通运输枢纽兼有原、燃料地和消费地指向的优点,因此,对布局条件要求不甚严格的那些部门,其布局指向将移向交通运输枢纽。

(6)无固定指向。主要是那些布局指向不很明显的部门。其特点是各个地区基本上都具备发展条件,原料、燃料与制成品的运费大体相当,布局在任何一个地区,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基本相似的部门。

(7)高科技指向。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航天工业、机器人工业、新材料、新能源等,要求运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研发能力强、设备先进、劳动力素质高,多布局在科研单位和大学聚集区附近,如日本的筑波、我国的中关村等。


48.地区形象塑造的必要性

答:(1)地区形象塑造是建立地区意识的需要。

(2)地区形象塑造是改善投资环境的需要。

(3)地区形象塑造是扩大地区知名度的需要。


49.区域经济发展包括的含义

答:第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通常用人均GDP来衡量。

第二,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升级。

第三,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50.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答:(1)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

(2)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是决定产业结构变动的第二因素;


51.艾萨德对中心地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答:(1)在绝大部分地区,人口的空间分布是非均匀的,中心地附近人口密度会比较高,随着中心城市向外围延伸,人口密度逐渐下降。

(2)人口密度的不同将对中心地模式中市场区的大小发生重大影响。

(3)在人口密度高的中心城市附近,单位面积土地产生的商品和服务需求量大于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区,较小的市场区面积就能够满足企业的较高销售量的需求。

(4)因此,在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市场区范围通常比较小。


52.城市的测度

答:根据测度城市考虑指标的不同,可以将世界主要国家城市确定的标准分为如下几类。

(1)根据人口集聚的规模来确定

(2)根据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来确定

(3)根据人口规模和产业人员结构来确定

(4)根据行政级别来确定

(5)根据城镇的特征来确定


53.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答:(1)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

(2)规模化和积聚共同构成城市对企业的拉力

(3)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城市文明共同构成城市对居民的拉力


54.区域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答:(1)市场经济在区域发展与运行方面存在功能失灵

(2)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不平等性

(3)不平等的区域竞争使区域差异扩大不可避免。


55.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特点

答:(1)产权安排的区域合理化

①产权安排要有利于经济增长

②产权安排要与区域的发展模式相适应

③产权安排要与区域的产业结构相适应

(2)交易成本的区域最小化

①区域垄断及其竞争

②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

③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56.美国处理州际贸易关系、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的经验

答:第一,州际协调。即在发生矛盾或需要合作的各州之间首先进行自我协调,这种协调通常是通过签订具有约束性的双边和多边协定或行政协议来实现的。

第二,法制管理。在美国处理州际关系具有宪法保障和司法制约。

第三,市场机制。如果说南北战争为美国统一市场提供了政治环境,那么完善的市场机制则保证了美国全国性市场能够真正发挥效用。


57.城镇体系具有下列特征:

答:(1)关联性。城镇体系的关联性是指体系内部各城镇之间有着合理的分工和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

(2)整体性。由于城镇体系的各个城镇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经济社会联系,决定了各个城镇之问必然由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联结。

(3)层次性。城镇体系的层次性包括行政级别层次和规模层次两个方面。


58.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

答:(1)纯自然资源型。

采取这种发展模式的区域往往有着储量巨大的一种甚或多种重要的矿产资源。特点是:以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为区域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四种基本类型:高消耗高效益型(如美国)和高输出高收益型(如中东各石油输出国等):在资源消耗殆尽后区域仍能持续发展。

高消耗低效益型(如苏联、中国)和高输出低收益型(如非洲资源输出国和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资源输出省份):一旦资源消耗完毕,严重影响整个区域的发展。

(2)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四种发展模式里最好的一种,典型例子:美国。)

这是一种综合利用区域内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发展模式。属于这种类型的区域,一般来说既有极好的自然资源禀赋条件,同时各项社会资源也十分丰富,因此这类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利用其自然资源的优势,建立和发展那些以资源为基础的产业(如重工、化工等),以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利用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活力的第三产业,从而使区域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3)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

属于该类型的区域,一般来说都是因自然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十分贫乏,因而区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区域内社会资源的深度开发。由于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社会资源丰富,环境质量状况良好,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得到了较好的统一,因而是一种符合未来发展趋势和极具发展潜力的发展模式。属于这种类型的区域和国家有日本、瑞士等资源贫乏的发达国家和中国的上海、北京、江苏等较发达的省(直辖市)

(4)资源缺乏型(属于这类发展模式的国家有非洲和中南美洲的一些小国。)

属于这一类型的区域,一般来说既缺乏可供大规模开采的矿产资源,自然资源也十分贫乏,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资源也十分稀缺,因此区域的自我发展能力低下。在没有大量的外力援助的情况下,这些区域的发展缓慢,呈低水平状态,同时还易陷入纳克斯所说的“贫困恶性循环”之中。


59.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

答:(1)区域性

任何一个地区,由于其自然环境、资源、社会发展状况和文化、生活习惯等的

差别,往往发展的重点、方向有很大的差异,而是依据地域合理分工的原则,发挥地区优势,制定符合地区实际情况的总体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战略。

(2)预见性

①狭义的预见性一般是指制定远景目标时对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水平等指标的预测。狭义的预见性的特点是:时间越短,预测误差越小;时间越长,预测误差越大。

②广义的预见性包括的含义:预测未来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态势,把握区域政策的变动方向,进而预见未来本区域经济发展大的走势,都属于预见性的范畴。

(3)综合性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完善的系统,它涉及区域内的城镇、乡村、产业、部门、资源、环境,以及社会发展、政府行为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可以说具有极强的复杂性和综合性。

(4)可操作性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可操作性,主要表现在目标的可实现和采取策略的可应用性,要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战略,要求制定者必须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分析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摸清解决问题的路径。


60.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及其决定的区域贸易模式

答: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认为:一个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要实现由幼小产业发展成为世界性生产基地,必须经过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大量进口该产业的产品,开拓国内市场,同时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提高国产化水平,为国内大规模生产作准备;

第二阶段,国内规模化生产。这时该产业的技术已经完全标准化,产品质量提高,价格下降,产业开始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阶段,产品大规模出口,成为世界性的生产基地。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