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解放军报
冲锋,向战场
■解放军报记者 刘建伟 通讯员 段辛钰 姚十全
春寒料峭,伞兵出击。
迎着朝阳登机,伴着晚霞凯旋,空军空降兵某旅跨昼夜集群空降突袭综合演练的每分每秒都扣人心弦。从空中到地面,记者紧随该旅官兵的演练脚步。
置身训练场,记者由衷感到,他们的每一步都在奋力冲锋,他们的每一次冲锋都让人振奋——
冲锋,一次比一次有力。身背武器装备和伞具,登机时个个斗志昂扬;从千米高空一跃而下,伞开蓝天时人人意气风发……和空降兵官兵一起训练的时间越久,对他们高昂的士气印象越深——那是护卫祖国和人民的坚定信念,那是扛起使命责任的铁肩担当。
冲锋,战法一次比一次新。云海踏浪,尖兵天降。热血沸腾之后,记者看出了“门道”:每一次空降突袭的演练,他们的打法战法都不尽相同。从单一式编组到模块化合成、从面对面训练到背对背对抗……官兵们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打法战法就得跟着对手变。记者深知,在空降空投人装结合、信火打击多维一体等训法战法创新的背后,是官兵们思维理念的重塑与更新。
冲锋,保障一次比一次高效。伞兵向战场,保障是关键。毫无疑问,随着战争模式演变,“保障打”与“打保障”已成为作战制胜关键。带着这样的视角观察,训练中的一个个后装保障亮点频出:精准投放补给、空地一体救护、机动伴随抢修……保障一次比一次高效,让官兵们既能精准空投空降,又能立体突击冲锋,犹如尖刀直插“敌人”心脏。
战歌如雷,战机轰鸣。登上战机,目睹空降兵跳伞演练的全过程,深入了解他们空降突袭的发展变化,一个崭新的认识在记者心中油然而生:从千米高空一跃而下,不仅是伞降,更是冲锋,是空降兵冲向战场的英勇无畏;下降着陆后解脱伞具再冲锋,是空降兵冲向胜利的坚定步伐!
冲锋陷阵,阔步前行。站在演兵场眺望,一个更大的冲锋呈现在记者眼前:上高原、赴戈壁,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穿梭在山野丛林中、泅渡在风急浪高里……朵朵伞花绽放在祖国大地,从平原到高原,从单要素训练到多要素合成,从单一兵种到体系作战,这支英雄的空降兵部队军事训练转型发展步入“快车道”,战斗力转型升级进入新阶段,他们正向世界一流空降兵的目标铿锵前行。
冲锋,向战场!那是他们永恒的目标!
记者亲历空军空降兵某旅跨昼夜综合演练——
跟着伞兵空降突袭
■解放军报记者 刘建伟 特约记者 蒋 龙 通讯员 张朋倍 张 哲
数百名空降兵快速反应,火速登机奔赴作战地域——
每一次训练都像上战场
凌晨时分,风中带着寒意。夜色中,数十辆军车像一条长龙,风驰电掣向某军用机场疾驰。
下车、背伞、铺垫布……星星点点的灯光下,官兵们快速整理伞具、检查装备、披挂武器。从机场塔台望去,伴随着微弱的灯光,数架大型运输机呼啸而来,一辆辆战车、一个个伞兵按照行动预案紧锣密鼓有序登机。
跟随空军空降兵某旅跨昼夜集群空降突袭综合演练,一幕幕场景让记者既好奇又兴奋。
“战斗,其实早在一个小时前就已打响。”指挥员李柯告诉记者,“空降作战,优势在于快速反应、远程直达、垂直打击,我们选择在人最困倦的凌晨紧急出动,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人员集结、空中机动、实兵空降等课目,就是要从严从难提高训练实战化程度。”
“夜间武装集群伞降突袭,是空降兵遂行作战任务的重要手段,利用夜色遮蔽进行垂直打击、隐蔽接敌,从而出奇制胜,更利于掌握战场主动权。”背伞区内,空降空投技师潘强正在认真检查官兵伞具。从绳结到拉扣、从连接到捆绑,潘强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战斗随时都会打响,夜间虽然能见度不佳,检查伞具比白天难度更大,但我们有信心完成好每一次任务。”他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参加演练的每个官兵在紧张的环境下反应迅速、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对出动流程早已熟稔于心。
“准备登机。”指挥员一声令下,记者跟随数百名伞兵迅速登机。数分钟后,在轰鸣声中,不同机型运输机编队依次升空,飞向茫茫夜空。
运输机爬升过程中,一连串指令在各战位官兵中迅速传递。各战斗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按照分工再次检查吊放背囊及武器装备披挂情况,确保万无一失。
潘强向记者透露,每次投放,不仅有伞兵,还有卫勤保障等力量。他们根据作战样式特点,将侦察引导、指挥通信、火力打击、卫勤保障等作战要素进行模块化战斗编组,确保每次投放的作战单元都能独立遂行作战任务,从而实现力量编组与作战任务对接匹配,有效提升部队战场生存和攻击能力。
听到这,记者突然明白:每次投放的都是全要素战斗编组,每个编组都能遂行作战任务,这些细节告诉我们,要想全时待战、随时能战,使平时训练向实战靠拢,就必须随时准备打仗,让“战斗在今夜打响”的紧迫感如影随形,让官兵们感到每一次训练都像上战场。
战机飞翔,机舱内,记者抬头望去,一张张年轻的面庞,一个个挺拔的身躯,显得格外坚毅与刚强。
伞花漫天,多兵种多要素体系突击成为新景观——
与空降兵并肩作战的战友越来越多
“鲲鹏”展翅,尖兵天降。
随着一阵警报声响起,记者心中一紧:按照演习预案,这是经过近5个小时的空中输送后,运输机飞抵预定空投空域的信号。
“坐稳,捂紧双耳,马上要开舱门了!”一阵强烈的颠簸后,站在机舱尾门的伞降投放长刘杰提醒记者。话音未落,原本黑暗的机舱开始缓缓露出一抹亮光。随着舱门越开越大,狂风瞬间涌进机舱,内外迥异的气压差鼓得耳膜发疼。
“01,投下!” 依据先期渗透到“敌”后的侦察分队传回的气象资料和侦察信息,机舱绿色信号灯开始闪烁,投放员果断发令,营长苟强第一个跃出机舱,跳伞员依次鱼跃而出。
此刻,留在机舱内的记者看到:仿佛一把把尖刀利刃插入黑夜与黎明,朵朵伞花成为天空和大地的分割线。
空降着陆后,官兵们第一时间寻找和解脱空投装备,快速实现人装结合。地面上,亲历演练的另一名记者,也随之进入刚刚完成解脱的某型装甲战车内。透过车窗透进来的微光,只见全副武装的官兵已经在车内就座。
“火控席注意,协调上级远程火力支援,为突击队开辟通道……”还没等记者坐稳,车载电台就传来指挥所命令。霎时,一辆辆战车兵分多路迅速前出,步兵分队行动有序快速跟进,火力分队迅速搭建火力网,对“敌”火力点实施覆盖打击。
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担任车长的“模范空降兵连”指导员尚磊告诉记者,过去,空降兵伞降下来后,大多是孤军作战。如今不同了,多兵种、多要素支援和空地一体突防随处可见,与空降兵并肩作战的战友越来越多了。
带着这一视角观战,记者很快看出了“门道”:在电子对抗分队强电磁干扰和炮兵群火力支援下,由机步、装甲、侦察、特战、作战支援等要素组成的某合成营“攥指成拳”,从正面、侧翼、空中、后方多方位对“敌”实施空地一体突击,确保一击制胜。
过去是一人一伞一杆枪,如今则是空地联合、多维突击、协同作战。记者通过战场监控系统看到,在强大的火力掩护下,主攻部队趁势发起冲击,助攻部队从战场右翼对“敌”实施合围,在各作战要素的密切配合下,“敌”防御前沿瞬间被撕开一道口子……
“制胜未来战场,不仅需要部队内部各作战要素相互支撑,更要做到与其他部队密切配合。”尚磊告诉记者,新体制下他们旅强化联合作战意识,开展联教联训,练强协同本领,实现“1+1>2”的作战效果。
“侦察情报席报告,目标东侧发现‘敌’雷达站……”说话间,车载电台传来提示音。
“迅速摧毁‘敌’台站!”尚磊果断下令。
在烟幕掩护下,尚磊和其他车组采取正面攻击、侧翼卷击相结合的战术手段,向目标发起冲锋,一举摧毁“敌”台站。
从凌晨到午夜,空地一体后装保障行动精彩上演——
官兵突击到哪里,补给就保障到哪里
战斗,仍在继续。
“报告,突击一队人员‘损失’过半,弹药严重不足,请求支援。”随着战斗进程不断推进,人员出现不同程度的“伤亡”。参演官兵一面沿通道向“敌”纵深发起进攻,一面组织后续补给和伤员转运。
“野战抢修组迅速前出支援。”基本指挥所各要素密切协同,一道道指令快速下达。
“战车受损,载员左臂受伤,失血过多……”面对突如其来的“特情”,只见携带作战物资的某大型运输机飞临作战地域上空,一个个装满救护抢修器材的补给小件准确着陆。
找准时机,警戒组快速占据有利地形进行警戒,救援组利用空投物资迅速前出至“伤员”所在地域,精确止血、快速包扎、担架运输,对伤员进行救护;野战抢修组则根据装备受损情况开展机动抢修、伴随抢修、无依托抢修,一件件受损装备“起死回生”,再次投入战场……
“空降兵集群空降突袭作战,‘保障打’与‘打保障’已成为制胜关键。”该旅领导告诉记者,此次实兵对抗演练,他们将后装保障要素纳入实战化评估,全面锤炼部队保障能力。
“随着实战化训练深入推进,保障要素在作战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保障分队不仅是独立的作战单元,也是作战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旅领导介绍,近年来,他们持续转变理念,紧盯实战练保障,将战术行动和后装保障演练捆在一起练、绑在一起考,严格按作战任务、作战进程、作战规模,全程设置装备战损、人员伤亡等情况,同步导调部队作战和保障行动,让各级指挥员“统筹作战和保障行动”的观念树得更牢,推动保障分队由支援型保障向战斗化保障转型。
换羽重塑,振翅奋飞。如今,该旅主动适应新的联合作战指挥体系,持续优化战斗编成、保障力量运用、专业人才培养,常态化参加演习演练和战法验证,探索解决空降作战瓶颈问题,推进新装备新力量战斗力形成,推动部队实战化训练创新发展,全面提高“随时能飞、到处能降、落地能打”的过硬作战本领。
夜幕降临,战斗落下帷幕,记者在现场看到,指挥所和班排内灯火通明,“复盘检讨会”正在激烈进行。
不摆“庆功宴”,先开“检讨会”。一条条经验教训、一个个良策建言相继提出,为空降兵再强羽翼积蓄力量。
实战化练兵带来崭新气象
■空军空降兵某旅“模范空降兵连”“黄继光班”班长 赵宁宁
以前,我们总说“空降兵天生就是被包围的”。深入敌后、孤军作战,是我们的标签。近年来,随着实战化练兵不断深入推进,空降兵在训练内容、作战体系和保障模式等方面迎来崭新气象。
练兵追求出现新变化。以前,大家都抱着“术业有专攻”的想法训练,只想做本专业领域的“大拿”;如今,瞄准未来战场,减员训练、换岗训练逐渐成为常态,“多面手”成为大家眼中的“香饽饽”。
组训力量出现新面孔。以前老班长们单兵素质、作战技能过硬,是组训施训中的行家里手;如今,随着高科技新型装备不断列装,一批高学历的00后战士在加速新装备战斗力生成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考核检验出现新标准。就拿前不久的实投实爆考核来说,以前是“保姆式”“家长式”考核,安全投出并引爆手榴弹,成绩就能合格;现在是小组协同、连贯考核,不仅融入了空降作战背景和随机特情,还将对目标是否造成有效杀伤,作为考核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
实战化练兵迎来新高潮。作为基层一线官兵,我经历过多次大项联演联训任务,一个很深的感受是,空降兵“跳下去”之后,不再是孤军作战了。以前演练中,我们除了战术迂回就是战术穿插,现在更多的是多兵种、多要素支援和空地一体突防,与空降兵并肩作战的战友越来越多。
面对这些新变化,我们感受到了更多的压力与动力。作为新时代黄继光英雄传人,我们一定发扬英雄精神,不断攻坚克难,交出合格答卷。
(解放军报记者 刘建伟、通讯员 李瑞冰整理)
空降兵正在加速转型发展
■空军空降兵某训练基地教研部副教授 王 猛
纵横全时域,驰骋天地间。
近年来,空降力量的集成运用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对空降力量的运用高度重视,大力推动空降兵的转型发展。实现空降兵的体系化、集成化、专业化、模块化能力建设,已成为未来空降兵建设的目标和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空军空降兵按照习主席擘画的强军战略,坚定追随、矢志打赢、科学抓建,为加快建成世界一流空降兵不懈奋斗。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空军空降兵实现了体系重构、力量重组、功能重塑。这支部队始终继承和发扬上甘岭、黄继光精神,在履行任务中攻坚克难,在改革探索中奋进前行,成为一支具备快速反应、远程直达、立体突击能力的重要制胜力量,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中发挥重要作用。
如今,空军空降兵从最初的一人一伞一步兵,发展到多种力量复合组成的空中集团军,从过去单一的轻型化武装力量向重装机械化突击力量发展,逐步发展成一支伞型种类多、机型规模大、打击力量全,并具备快速突击、定点破防、垂直打击及远程支援能力的拳头部队。
踏上新征程,空军空降兵官兵倍感光荣、无比振奋,一门心思练兵备战。在北国寒区、高原戈壁、岛屿岛礁,他们一次次砥砺胜战刀锋,以一流的标准、威武的气势,展示着新时代空军空降兵的风采。
展望未来,我们必须深刻把握新军事变革的发展方向,不断推动空降兵由多元力量复合组成向多能模块体系合成跨越、由区域战术配合向全域战役突击跨越、由全疆使用向全域到达跨越,加快建设一支在未来信息化条件下能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雄师劲旅。
(解放军报记者 刘建伟、通讯员 景国毅整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