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伙计,这家伙就是个天才。他既能像爱迪生那样解决技术难题,又能像韦尔奇那样把要做的事情一一搞定。我就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人!”
“如果你不投资他,你将错过一个亨利·福特,一个托马斯·爱迪生,一个比尔·盖茨。”
查理·芒格劝巴菲特投资的这个人,正是比亚迪的创始人王传福,他被称为电池大王、技术狂人、汽车狂人。
他从闭门造车到打造万亿新能源帝国,他在喧嚣和质疑声中披荆斩棘,正在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家的骄傲。
1966年2月的一天,王木匠匆匆赶回家中,看到接生婆手里的男婴和床上疲惫的妻子,他长舒口气。这是王家的第七个孩子,王木匠希望他能把福气代代相传,起名“王传福”。
王木匠靠着自己的手艺撑起一家人的生活,但长久的劳累还是累垮了身体。在王传福13岁那年,父亲撒手人寰,家庭顿时失去了顶梁柱。
哥哥王传方辍学打工补贴家用,姐姐们纷纷嫁人,连唯一的妹妹也送人了。王传福看着家里揭不开锅的困境,想辍学打工,母亲哭着对他说:“家里就剩你还在读书,我不能对不起你爹。”
王传福的哥哥王传方
母亲帮别人缝衣服,哥哥四处兼职打工,在母亲和哥哥的劝说与要求下,王传福继续上学。他刻苦努力,成绩名列前茅,暗自下定决心要有出息,报答家人。
然而就在王传福初三毕业这年,母亲积劳成疾,身体愈发虚弱,在他中考那天也不幸离世。王传福听到消息,扔下卷子往家奔,却还是没能和母亲说上最后一句话。
王传福看着家里的破房子,父母又接连离世,他伤心痛哭。不想做家庭累赘的他,再次跟哥哥提起退学的事,他希望自己也能工作挣钱,让哥哥可以早日娶上嫂子。
王传方听罢既欣慰弟弟懂事,又责怪他不顾父母遗愿,极力反对他辍学。哥哥说:“自己再苦再累,也会想尽办法供你好好读书。”
王传福被哥哥说服,再次走进中学复读,他心无旁骛,一心一意要考上好高中。因为本身基础就好,再加上他的努力,顺利考入无为二中。没多久哥哥也成功娶回嫂子张秀菊。
为了给王传福凑学费和生活费,嫂子张秀菊卖了自己的嫁妆,几乎借遍了街坊邻居,后来兄嫂两人干脆在无为二中附近开了家小店,方便照顾王传福上学。
1983年,17岁的王传福没有辜负兄嫂的付出,以高考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南矿冶学院,也就是现在的中南大学。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王传福却没有喜悦,他故意隐瞒哥哥嫂子,他不想成为兄嫂的负担。兄嫂既要供他读书,还要照顾家里的女儿,王传福想去打工挣钱,报答哥哥嫂子。
这年8月,王传福收拾行囊准备去打工,嫂子打扫卫生时发现了他的通知书。哥哥说:“考上了大学你不去读,高中三年的苦不是白受了?我们那么辛苦地供你上学不就是要让你有出息吗?”
王传福无言以对,哥哥把结婚时的“上海牌”手表送给他,让他收拾行囊,砸锅卖铁也要让他去上学。因为不放心王传福一个人去长沙,嫂子直接建议搬家去长沙,在学校附近开个煎饼摊。
就这样,王传福进入中南冶矿学院物理化学系,哥哥嫂子保驾护航搬到长沙。为了凑齐王传福的大学学费,嫂子张秀菊拿出自己的镶金耳环当了些钱,又去找亲戚借了钱。
大学的王传福,经常课余时间帮助哥哥料理生意。因为成绩拔尖,他被评为三好学生,还获得了助学金,有时还会去食堂跳舞,被同学们称为“中南大学食堂交谊舞之王”。
1987年,王传福被保研到中科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研究生期间他获得多项技术突破,三年毕业,导师李国勋推荐他留在研究所,主攻碱性镍镉镍氢二次充电电池的研究。
1988年,王传福突破了电池电机利用效率与电池容量的技术瓶颈,接着又发布了“八五计划”重点攻关的“稀土金属渣做电解阳极”和“影响金属陶瓷结构的氧化钇”的研究报告,引起学术界关注。
王传福还有一项发现,引起学术界轰动。他发现金属离子会让宝石变得透明,还会变换出各种色彩,这种工艺用在宝石改色中绝无仅有,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英国权威刊物《宝石杂志》上。
1993年,王传福27岁,成为国家高级工程师,还被破格提拔为有色金属研究院301室的副主任,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处级干部。
当时全国流行出国热,研究院里有公派名额,导师也支持他出国“镀金”,但王传福婉言拒绝了。他说:“留洋固然好,但学成之后又有多少人回来呢?”。他觉得自己的根在中国,要报效国家。
1994年,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与包钢集团合作在深圳成立比格电池有限公司,王传福成为了总经理的最佳人选。
到深圳之后,他特意在公司附近为哥哥嫂子物色了一个门店,让他们开超市、做生意。在深圳这个前沿城市,王传福大开眼界,见了世面。
售价上万的大哥大,里面的镍镉电池,价值好几千。很快,他又获悉一个重磅信息:世界电池制造大国日本要放弃镍镉电池的生产。
王传福作为电池专家,他觉察到其中的商机。日本放弃制造镍镉电池,将出现巨大的供需缺口,还会出现生产基地的国际大转移。
他立马请示领导,建议进军镍镉电池领域。但国企的弊病积重难返,他的建议和请求,迟迟得不到批复。
他思虑再三,决定放弃别人羡慕的金饭碗,下海经商,在电池领域大干一番。王传福首先要解决资金的问题。
他找银行贷款,银行说他没资产抵押;他找风险投资,又没有融资额度。王传福无奈发愁,资金问题不解决,设备材料无法买进。
后来,他找到做房地产的表哥吕向阳,表哥先是银行职员,后来做房地产、纺织业,那几年生意做的风生水起。表哥说:你是国家干部,前途光明,没必要冒险下海啊!万一创业失败,你以后咋办呢?
王传福表格吕向阳,比亚迪联合创始人
王传福自信满满:“我是研究电池出身的,又有电池企业管理经验,我相信自己能做好。电池行业的潜力,你一定要相信。”
1995年2月,表哥吕向阳相信王传福的判断,给他投资250万作为“天使轮投资”。在深圳布吉镇的一个旧车间里,王传福和20多个伙伴正式成立比亚迪科技有限公司。
左二为年轻的王传福
王传福既是老板也是员工,他是车间工程师,市场销售员,也是一线工人。兄嫂看他太辛苦,干脆关了店铺,过来给他帮忙。
王传福要造的电池,是日本人即将放弃的镍镉工具电池。对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这款电池的市场需求仍然巨大,但技术不成熟,生产线成本高,卡住了许多想进军这个行业的企业。
日本的镍镉电池生产线需要几千万,全自动化设备车间更是需要数亿元资金。对于王传福,这么多钱根本无能为力,但他有自己的办法。日本不把技术给中国,那他就自己摸索自己造。
他将电池制造工序分解成一个个可以人工操作的步骤,然后采用特制的模具模拟机器人状态,减少人工误差。
王传福采用这种“机器+人工=机器人”的方法,实现了低成本生产制造,将本是技术密集型的电池制造产业变成了人工密集型。
这种生产线成本100万左右,只是日本电池生产线的十分之一,生产的电池质量并不比日本的差,价钱比日本对手还便宜一半。
为了打开销路,王传福主动联系台湾最大的无绳电话代工企业“大霸”,为其提供免费电池。
凭着质量可靠、价格低廉的优势,比亚迪很快取代了日本三洋,成为“大霸”电池供应商。也借此一战,比亚迪销路畅通,在镍镉电池市场开疆扩土。
1997年,东南亚金融海啸爆发,全球电子产业的价格和利润暴跌,日本电池生产商在为成本发愁的时候,比亚迪却因成本优势后来居上,索尼、松下、飞利浦等电子巨头纷纷向比亚迪抛来大额订单。
比亚迪在电池行业迅速崛起,镍镉电池销售1.5亿块,拿下了全球40%的市场份额。虽然镍镉电池市场需求依然大,但这个电池和技术已在淘汰边缘,王传福很快把眼光转向更有潜力的锂电池制造。
他想拿200万去购买日本的锂电池生产设备,结果对方开口就是500万美元,还丝毫不信中国人能制造出锂电池。他又去找另外一家供应商,结果设备价格更是高达上亿人民币。资金问题再次摆在王传福面前。
思考之后,王传福决定复制生产镍镉电池的方式,继续采用人海战术,自己制造必要的零件,没有条件就创造各种条件。他用自己的方法把锂电池的制造成本也降到了最低。
当时日本制造商的锂电池价格在10美元左右,比亚迪的锂电池只需要3美元。这样的价格优势,很快吸引了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等国际电信巨头,接连签下了高额订单。
2003年,比亚迪的电池用在了世界各国的手机里,平均每3部手机就有一部用的比亚迪电池,比亚迪也真正超越日本三洋,成为世界领先电池生产制造商。
2002年,比亚迪在香港上市,王传福一跃成为百亿富豪。同年,比亚迪与富士康达成合作,富士康为其代工电池外壳。
富士康总裁郭台铭邀请王传福去考察,诚意满满地带他参观富士康的生产线。没想到,考察归来,王传福很快便复制了富士康的生产线。
让郭台铭更气愤的是,王传福还招聘了富士康的多位管理人员以及400多个技术工人,还凭借价格优势截获富士康的客户。
2006年,富士康起诉比亚迪盗窃商业机密,但纠纷多年还是没有定论,比亚迪已在纠纷中毫发无损,越做越大。
2008年,比亚迪电子分拆上市,正式打破了富士康、伟创力两家独揽代工的局面,代工业“三分天下”。
2013年,王传福在股东大会上说:“HTC、三星、华为、诺基亚等都找比亚迪代工,在平板电脑代工方面也开始和惠普等大客户合作。并且在前一年,比亚迪也已经是苹果的供应商。”
2019年,小米手机也交由比亚迪代工,比亚迪的手机代工营收占总营收41.79%,它成为仅次于富士康的世界第二大手机代工厂。
2020年,在疫情突发,口罩紧缺的情况下,比亚迪自建口罩生产线。
比亚迪口罩生产线
3天完成口罩机设计图纸,7天完成设备研发,半个月口罩生产下线,仅用三个月时间成为全球最大的口罩制造商,一举超越国际老牌3M与霍尼韦尔。
就连股神巴菲特都为比亚迪的口罩站台,在社交平台发文说:“我打算一直活下去,我的比亚迪口罩正在帮我实现这个目标!”
跨界代工,王传福受到过不少非议,但当他成为代工巨头,生产口罩、帮助华为,撑起民族企业的大旗时,他与郭台铭的恩怨,我希望早日了解。
中国需要一个比亚迪这样的世界级,有实力的代工厂。
王传福在布局代工厂的同时,也在布局一个新的产业——汽车制造业。他从电池产业出发,担忧中国汽车对海外进口石油的依赖。
2003年,王传福用2.7亿元收购有着军工背景的秦川汽车77%股份,踏足造车业。
王传福参与秦川汽车的收购签约
基金经理们闻讯,纷纷抛售比亚迪股票,甚至有基金经理对王传福说:“王总,我们要抛你的股票,抛死为止。”
很多人觉得电池和汽车毫不相干,王传福的扩张跨界是不务正业,却少有人知道,他真正想做的是电动汽车。
尽管大家不看好他,王传福依旧对外“吹牛”说:“比亚迪计划在2015年成为中国第一的汽车生产企业,2025年成为全球第一!”
王传福买来十几辆二手车拆解学习,把所有的零件测量、分解、检测;为了让员工研究新车型,他还买来奔驰、宝马、保时捷等豪车,让大家大胆地拆。
2005年,比亚迪推出第一款自产汽车F3,车型模仿丰田花冠,但零件大多是比亚迪自主生产,车上配备真皮座椅、导航、空调、天窗等配置,一经上市就引起轰动。
对比丰田花冠14万左右的价格,比亚迪F3上市售价7万左右,吸引了大众目光,丰田公司甚至买一辆比亚迪F3回去拆解研究。
2007款比亚迪F3价格降至5万多,销量突破15万辆,创造了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记录。后来比亚迪又模仿通用凯越推出F3R,模仿雅阁推出F6。
2008年,比亚迪推出世界上第一款插电式混动车——比亚迪F3DM,惊艳世界。这款车采用双模技术将纯电动+混合动力相结合,实现了既可充电又可加油的补能方式。
这项技术在之前只有通用和丰田掌握,比亚迪F3的推出,意味着全球混动技术三分天下,比亚迪位列其中。
这一年,巴菲特的助手索科尔来到深圳坪山的比亚迪生产基地,在参观比亚迪生产线时,王传福的一个举动让他惊呆了!为了证明自家电池100%环保,王传福当着他的面喝下了电解液。
索科尔回国后立马向巴菲特汇报,在他和芒格的劝说下,巴菲特打破自己不投高科技行业的惯例,入股比亚迪10%股份。
2010年,王传福与巴菲特、比尔盖茨等
巴菲特的入股,再加上国家对汽车行业的的政策刺激,比亚迪一举超越奇瑞和吉利,成为国产汽车行业的黑马。
此时王传福的成功,离不开他倡导的“垂直整合”,依靠人海战术,他将生产成本降到行业最低,除了轮胎和玻璃,其他零部件均由内部自产自销,甚至汽车油漆都是自己生产。
2009年,王传福继续加强“垂直整合”的能力,他大量招兵买马,比亚迪员工从9.7万骤增到18.3万。
但很亏快这样的企业规模,成了比亚迪发展的障碍。组织臃肿、利润下降、汽车质量有问题,用户投诉不断、铁杆经销商退出,一系列的问题让比亚迪陷入低谷。
2010年,比亚迪只完成了预定计划销量的一半,股价跌损85%。2011年,比亚迪开始裁员,销售总经理夏冶兵引咎辞职,央视曝光“气囊门”事件,整个比亚迪的发展,突然慢了下来。
王传福公开承认过多的追求经销商,忽略了质量,宣传有问题等,他反思自己的错误,开始从幕后走向台前与各界交流。他的改变,也成为比亚迪再次跨越的转折点。
他布局半导体研发出了IGBT芯片,而这个芯片,正是电动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其他车企的IGBT芯片受制于人时,比亚迪却成功掌握了整个电动汽车产业链。
2013年,第一辆特斯拉来到中国内地,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也首次发布。王传福抓住机会,借着政策的东风,比亚迪进入高速发展期,连续8年做到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
2019年,丰田与比亚迪合资造车,由比亚迪负责技术支持,丰田挂标。这下子比亚迪给全球最牛的车企之一当师父了。
2020年3月比亚迪子公司弗迪电池推出刀片电池,为比亚迪造车构筑了护城河,并且带来持续的增长点。7月,比亚迪首款搭载刀片电池的车型“汉”上市,平均成交价25万,跻身BBA等豪华车的阵营。
王传福与福耀董事长曹德旺
2021年,比亚迪发布DM-i平台,推出的秦Plus DM-i迅速成为比亚迪全系最畅销车型。比亚迪借此打开了爆款的阀门,新能源汽车月销量达到特斯拉的三倍,稳坐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头把交椅,市值一度直达万亿。
王传福说:“既能做电池,又能做电机,又能做电控,目前全球只有比亚迪。”
王传福作为技术狂人,他创办的比亚迪不仅是“汽车制造商”,业务还覆盖材料研究、电子、电池、新能源、轨道交通、半导体、矿产等领域。
比亚迪从“垂直整合”到“供应链开放”,王传福经历的起伏,让我们意识到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
2025年,王传福说要做到“世界第一”,这是中国企业家该有的自信和实力,也是我们该有且能够实现的梦想。
口号已响,留给王传福的是风雨兼程,他的这一路,从来不简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