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来源是什么意思啊(招生来源是什么意思)



科举制度始于隋炀帝大业二年(六〇六年)设置进士科,科举是分科选举的意思,是通过逐科级考试的办法来选拔人才。其程序与现在的高考报考程序类似,包括报考、应考、录取三个阶段。


科举制以前,国家选拔人才极其注重门第出身,选士虽也有考试,但以选举为主,由地方官吏推荐,考选和任用之权完全掌握在地方上担任中正官的世族手中。科举制度实行以后大大改变了这种局面,尤其在唐代,科举考试允许读书人自由报考,不需要地方官吏的推荐。唐太宗、高宗年间(六二七——六五五)是科举制发展的极盛时期,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严谨的考选制度。


科举考场


我们通常所说的科举,主要指「乡贡」,因为这个途径比较普遍、影响也较大,是布衣平民走向官场的一线出路。每年农历十一月,考生各自带上自己的「牒」(考生的家籍凭证,包括籍贯、父祖、年龄、相貌等身份材料)到其所在的州、县「投牒自举」,即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经严格筛选考试合格者再由州送尚书省参加省试。因每年这个时候考生们都随地方向京师进贡的粮税特产一道解赴朝廷,所以称他们为乡贡或贡士。


科举考试严格限制考生的家庭出身。唐代规定犯过法的人、州县衙门的役吏、工商业者等社会地位低下的人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到了宋代,虽然允许工商业者、「杂类」人等报考科举,但又在此前基础上规定,不孝不悌者、和尚道士归俗者没有资格参加科举。


清代规定凡是家庭中三代之内有娼(妓女)、优(演员)、皂(役吏)、隶(奴隶)者,都属于家庭出身不清白,这些人的子孙后代及残疾人都被排斥在科举考试之外。佣人、看门人、轿夫、媒婆、剃头修脚者也都属于「身世不清」之列,也都没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


科举进阶 © Wikipedia


此外,科举考试还严格要求考生到籍贯所在地报考,我们现在的高考仍沿用这一制度。


唐代初期曾要求考生在籍贯所在地报考,不过到唐代中后期又允许考生在别地报考。例如,大诗人白居易出生于郑州,籍贯是太原下邽,父亲死后移居洛阳,但白居易既没有回原籍太原考试,也没有在居住的洛阳考试,而是到宣州参加州县解试,又从宣州被解送到长安参加进士科考试。


宋代时期,考虑到各省文化水平的差异性,府州解试竞争激烈程度不一,有些考生为了能到竞争相对较小的、录取率较高的地区应试,便冒充这些地区的籍贯,称为「冒籍」。


因此,为便于考察考生的出身和道德质量,维护科举考试区域配额制度的公正性,一般要求考生在籍贯所在地报考,并对「冒籍」的考生予以严惩。明代宗景泰四年(一四五三年),顺天府发现取中的举人中有十二人是冒籍的,结果全部由锦衣卫逮捕后送至刑部问罪,终身不许再参加科举考试。


发榜 ©《南闱发榜图》


在科举考试的报考限制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不允许女性参加考试。这主要是因为君主时代官僚体系中除少量宫官外不设置女性官员,以选官为目的的科举自然不会让女性参加。唐代女诗人鱼玄机曾慨叹自己生为女儿,空有满腹才情,却无法与须眉男子一争高下,写下「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的诗句。


在考试内容方面,隋炀帝时期开设的进士科,以考试策问为主来选取进士。策问就是有关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的论文,此时进士科考试只有试策,「到高宗时,考功员外郎刘思立始奏进士加杂文,明经加帖」。杂文就是诗赋,帖是帖经。此后发展为口试、帖经、墨义、策问、诗赋五种形式,所考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


乾隆年间的科举考题 © 中央研究院


实际上,科举制度的影响力还蔓延到东亚和西方一些国家,日本、朝鲜、越南等国都曾效仿中国实行科举制度,不少西方国家也借鉴科举制度建立了文官制度。


科举制度也吸引了外国人参加,而且考中的人还不少。唐代曾设立「宾贡进士」制度专门优待外国考生,并相对放宽条件录取一些日本人、朝鲜人、波斯人和犹太人等作为宾贡进士。朝鲜历史上在中国参加科举考试并考上进士且有姓名可考的就多达五十三人。此后,宋元明清代也都有外国人参加科举考试的记载,可见科举制度影响之大,报考范围之广。


(本文部分内容整理并改编自《君子之学:养成圣贤的教育传统》)



作者:闫广芬

出版商: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