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美丽”买单,光鲜生意并不容易。
鲸商(ID:bizwhale)原创 作者 | 王晓萱 编辑 | 李清乐
“只有肤浅的人,才不会以貌取人”,18世纪的英国作家、诗人王尔德这句话,直击当下“颜值经济”本质。
线上手机拍照,美颜必备;线下美容养颜,已成家常便饭。据不完全统计,Z世代的年轻人除“衣食住行”外,最大的花销用在“美”。
这让中国成为第二大美妆消费市场,孕育出一批新锐美妆品牌。同时,美容仪小家电正成为美妆护肤的一种延展,与医美互为补充。大型美容器械更多用在美容院场景,把“美容院”搬进家,即有用户需求又有“割韭菜”质疑。
因为家用美容仪在全世界仍是一个新兴行业。短短数年间,家用美容仪从最早的洗脸机、脱毛仪,发展为激光、射频等复杂技术的独立皮肤美容品类。
特别近几年,"抗衰"和"抗初老"热潮,推动了家用美容仪爆发式增长。国外的雅萌、Tripollar增速迅猛,国内的金稻、佳禾美顺势而起。
面对美容仪需求井喷之势,行业问题开始凸显,桩桩被美容仪烫伤、皮肤过敏、漏电或接触不良、镍超标等事件层出不穷。
从最初的日本、以色列的美容仪小家电跻身国内头部,到本土品牌夹缝生存,创业资本跃跃欲试,而这“美丽的行业”,亟需行业标准来规范。
“舶来品”搅动国内市场格局
医美市场壮大,间接助推了美容小家电的普及推广。
2019年以来,我国颜值经济活跃用户规模接近4亿人,约占整体网民四成,医美市场持续高速增长。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我国医美市场规模将达到2656亿元,同比增长24.2%。
图来自CBNData《2020女性品质生活趋势洞察报告》
另据CBN data数据,25%的女性已尝试过医美并且较为满意,62%的女性都对医美表示心动,这反映出我国消费者对医美对接受度在提高。
一方面,虽然医美效果最好,但医美资金、时间成本高,而护肤品是多数人的选择。美容小家电介于医美及电子消费品之间,并且对于预算不充分或未尝鲜医美的人群,有经济、及时性特点。
另一方面,使用美容小家电就像用护肤品一样,用户会随着认知和财务能力不断进阶,护肤从最初的简单水乳到昂贵精华,再到针对性皮肤问题的产品。
消费者接触美容小家电,也是从清洁护肤开始,逐步到美容、脱毛、美发器、美体仪器等产品。市场中较常见的产品包括洁面仪、蒸脸仪、美容仪、脱毛仪、卷发器等。
中国家用美容仪行业开启于2013年,清洁类美容仪的代表-斐珞尔、科莱丽2大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同时随着我国居民人均消费能力的不断增长。在颜值经济的加持下,中国家用美容仪行业的年复合增长率达11%。
到2015年,日本雅萌、Refa、松下等国际品牌集中涌入中国市场,并迅速提升了中国电子美容仪高端市场的份额,进口家用电子美容仪在国内用较快的速度,把电子美容仪的市场蛋糕做大了。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理事长朱军说,“中国的家用电子美容仪行业,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其中一个重要的细分品类--抗衰类家用电子美容仪,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3%。”
电商是美容仪产业的重要平台,据天猫平台生意参谋数据显示,2020年1-11月份,天猫平台的家用电子美容仪交易额超过50亿元,同比2019年交易额增长50%。在11月当月的交易额也是急剧攀升,仅天猫平台2020年11月当月的交易额就达到15亿,同比增长了71.3%。
由此可见,这些舶来品在国内的接受程度在逐步提高。但发展的越迅速就越容易出现问题,一直有声音在质疑美容仪是智商税。
对此,碧捷洁净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刚表示,“美容仪不是伪科学,更不是智商税。这几年行业发展非常之快,也出现了一些急功近利和短视行为,但不能把科技妖魔化,因噎废食。要用辩证和发展的视角去看,才能促进行业通过科技创新。”
创业新品牌面临“寡头”挤压
市场虽在稳定扩张,头部仍未国外的品牌。比如以雅萌为代表的日系美容仪,以Tripollar为代表的以色列美容仪。
上图来自天风证券研究所
国内也有不少入局者,目前市场上比较活跃的国内品牌有:金稻、佳禾美、SKG、奔腾、莱特等。
但为什么国外产品始终占据头部?
以雅萌为例,自2015年,雅萌与代理商碧捷合作进入中国市场后,目前已打通天猫、京东、小红书等线上渠道,入驻丝芙兰,并在深圳万象城、武汉k11、上海新世界等地开设体验店,连续五年蝉联双11美容仪器品类第一。
其定价集中在2000—13000元左右,走轻奢路线。
营销方面,雅萌通过达人测评、用法教学、产品对比、加以抽奖的形式,在小红书、b站、微博等新媒体阵地持续多年的科普、种草。
此外,雅萌注重研发,目前已取得260项研发专利,452项知识产权。并与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化妆品研究中心等,多个具有国家级化妆品功效验证资质的检测机构合作开展临床观察,全系列产品已累计完成400多例人体安全性与功效性临床试验。
Tripollar作为雅萌的竞争产品,势头也很迅猛。Tripollar在2014年入驻天猫,开启服务中国消费者里程,其后业绩迅速攀升,获得多项荣誉。
然而奇妙的是,Tripollar在以色列本土的销售情况不佳。海外市场才是它的主战场,中国的销售能占到Tripollar 全球销售的一半份额。
Tripollar从最初的射频RF功能,发展到特有的DMA功能,进阶到双波段射频技术,逐步增强效果的同时,缩短单次护肤时间。
在营销层面,Tripollar除了与童谣、佟丽娅等明星的代言与KOL的合作推广外,还与SWAROVSKI(施华洛世奇)、ElizabethArden(伊丽莎白雅顿)等品牌进行过联名合作。
监管正驱逐“劣币”
美容仪在医疗器械属性方面,与金融广告、香烟广告有类似之处,就是在宣传中容易触及监管红线。
去年“双11”期间,有网友爆料,李佳琦推荐的TriPollar StopVx和StopEye美容仪并没有得到FDA认证,但这款产品在天猫旗舰店以“产品拥有权威机构FDA 13项技术认证”为卖点,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
后来,TriPollar官方表态,这是一个学术争论问题,而非虚假宣传问题。
但从TriPollar的FDA认证事件,以及近期央视报道有些品牌镍超标的事件中,可以看出家用美容仪的现状:监管滞后,行业标准宽泛,以至于企业会夸大效果宣传。
如何解决呢?我们先看家用美容仪所属的监管进化。
药监总局2013年发布《31号文》,提到皮肤美容仪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2014年的时候又发了一个文件,把高频类的皮肤美容仪不作为医疗器械进行管理。
皮肤美容器不属于“三不管”地带。2013、2014年药监局不把它作为医疗器械管理之后,家电领域把这个皮肤美容器作为家电的类目进行管理。国家对皮肤美容器和家用电器,都有相关的标准。
凯威日电事业部、小家电工程部黄凯杰部长介绍,“针对家用美容仪的‘GB/T36419’标准,在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在安全性上有增加的规定。在功效性上,产品应该有测评包括有相关的主证,证明产品能达到所宣传的效果,并且可以找到产品相关的文献,企业有自己的实验室,做一个测评。”
现在很多家用美容仪,包括生产厂家,并非正规。有些产品输出功率没有经过检测、没有经过临床测试,功率数过高的产品会形成局部损伤(烧伤、烫伤),有的功率标5个毫瓦,达不到的产品又没效果。
对此,国际华人皮肤科学会领导郑志忠教授表示,“光电设备一定要正规的厂家经过正规检测。射频输出功率多少,用的时间长短,都有规定。这些规定是皮肤科医生做了临床实验以后,经过大数据统计以后得出的结论,才能进行正确的治疗。”
王振刚呼吁消费者理性消费,不要盲目剁手。中国女性对于“不漂亮”的焦虑一直很深刻,但是一定要量财力而行,量肤而行,不要盲目跟风,夸大美容仪的功效。
随着越来越多品牌入局,监管体系的逐步搭建成型。美容仪的市场将触碰爆发点,遗憾的是国内美容仪品牌渗透率很低。这些品牌还有机会吗?
国产美容仪的“翻身仗”
国内品牌本就起步较晚,所以大都选择避开龙头,走“下沉路线”。
但有几个关键点,国内品牌亟需突破。
首先,解决国产家用美容仪面临的安全性问题。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官网曾发布2017年广东省皮肤及毛发护理器具产品质量抽查公告。
在抽查的58家企业生产的60批次产品中,有11家企业生产的11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为18.3%。涵盖蒸脸器、电吹风、卷发器等品类,涉及俞兆林、小霸王、金美莱等多个品牌。这无疑是损耗消费者的信任。
其次,突破技术壁垒的问题。产品是否有效性直接影响产品的定价、复购、口碑等方面。Tripollar与雅萌都拥有各自在射频类美容仪方面的技术优势,雅萌通过了日本JQA,中国CQC以及IEC各项认证,Tripollar则拥有美国FDA认证。
国产品牌还可学习Tripollar与雅萌等品牌的营销方式。找国内消费者较信任的平台合作来获得品牌背书,或是持续输出创意营销等,都能在已有的基础营销上更进一步。
在小红书、抖音、B站等社交媒体持续推进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合适的营销方式,也可为品牌注入活力。
最后,完善线下体验也很重要。美容仪小家电的良好体验,能促进消费者的购买。以雅萌为例,门店都会选择城市核心地段的购物中心和百货门店,可以获得更高的人流量,也可以带给消费者更全面的体验。
然而,铺设线下渠道是重资产模式,品牌运营成本增大,并且雅萌是高客单,高毛利的产品,线下渠道并不适合初期的品牌开拓。
消费者的需求日益细分,家用电子美容仪市场的优胜劣汰是大势所趋。国外的品牌要想保住龙头地位,还需贴合监管,优化产品。国内的品牌想要分一杯羹,需要另辟蹊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