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这句话出自《论语·阳货》,历来是孔子遭诟病最多的一句语录。涉嫌歧视广大妇女,搁今天,那是妥妥的“厌女症”没跑了。
这里女子放下不谈,先说小人,小人概念一般与君子相对。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区分君子小人特别方便,就看他行事做人一视同仁还是三等两样,是否拉帮结派搞不团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衡量君子小人很容易,通过对道义和利益的选择题会测试出来,重视什么东西就无形站了队。
当然,君子是儒家文化的人格标杆,指有知识有道德,小人相反,便无识无德。具体到小人的表现,孔子运用了一对反义词强调:远和近。这便是时下我们常提及的分寸感,距离感。通俗化理解,孔子指责的小人就是利益当先结党营私,那些盲目骄纵不能恰当定位自己的人。
中国历史上,宦官外戚乱政的事没少发生,现实生活中这种人也屡见不鲜。这里不展开说明。而把女子去和小人并列,是孔子的合并同类项,归纳总结。两者都有这个毛病,不妨一起分析。至于孔子所谈的女子,究竟像于丹说的普通女孩儿们呢还是学者考证的人主(卫国公?)边的“臣妾”“宠妃”“奸佞”之流,其实没啥可争议的。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人生活在人群中,作为社会人,各种冲突各种矛盾自然充斥在实际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说它是个问题,只因无法避免也难以回避。倘若大家都是真君子,那么无私坦荡之间也就不会产生那么多的嫌隙和龌龊。正因为存在君子小人的差异,问题才会出现,甚至难以调和。
我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思想文化巅峰是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诸子百家,齐放争鸣,《论语·宪问》中讲的这句语录,我认为跟现今社会里的辩论对谈差不多,两种截然不同观点的对垒,儒道两种学说的交流和碰撞,这种观念交锋实质上促成了两种哲学思想价值观与认识论的融合与发展。
老子提出的“大小多少,以德报怨”,在孔子看来既不正确也不具有可操作性。他明确地进行了反驳——怎么能那么说呢?如果以德报怨,那么何以报德呢?应当的对待方式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这个“以直报怨”无疑是儒家思想针对具体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态度原则,处理方式,也是孔子所提倡的“仁者爱人”文化思想在现实世界里的应用和延伸。
儒家仁治的理念,通常被大众误读为用爱发电。理解仁,其实是理解儒家哲学思想的一个核心点,它是孔子构建的伦理社会关系中最重要不可或缺的一环。正如《论语·里仁》里所谈,“仁”是人最基本的品德,只有仁德的人,才能做到客观公正,喜欢真正的善人,憎恨真正的恶人。
《说文解字》上说,“直,正见也”。荀子进一步解释,是谓是,非谓非,曰直。直的字面意思就是公平,正直。公平的意思人们都了解,就是无偏差,半斤八两,天平砝码相同。因此,“以直报怨”并非要求人们有仇不报,一味忍让,退缩不前。“以直报怨”换句话说就是,该咋样就咋样,追求的是一种率直磊落的胸怀和行为准则,公正人性化的关系模式和规范。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这条语录也出自宪问。不难翻译,说的是品行高尚的君子认为言过其行(这种事)十分可耻。
孔子对耻这个字,在宪问开篇就做了明确解释——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换句话说便是,尸位素餐者为耻。现代文明法制社会都讲求权责一致性。你享受什么样的权利就要相应付出对等的责任义务。你只谋利益贪图好处而完全不讲奉献不办实事,德不配位,那就叫鲜廉寡耻,厚颜无耻。
以言行一致为美德,以言过其行为可耻,是儒家文化一贯提倡的做人准则。你要么不说,说出就一定要做到。比如谋职出仕时,口口声声保证要大公无私,为人民服务,上了台却毫无节操地作威作福鱼肉欺压百姓,天天霸着话筒一套一套的大话空话虚话套话滔滔不绝,夸夸其谈,这种人就是孔子一再抨击的无耻之尤。
瞅瞅我们身边,那种言辞浮夸口若悬河的人,往往也是言行相悖自相矛盾的人。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已经严厉训斥过这种小人伪君子做派“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简言之这句话,一个人缺乏信用,怎么能可以呢?就像牛车马车没有车把,怎么能让车跑起来呢?
这是《论语·为政》中的语录。不用过多阐释,为政的前提正是修身。信义是人而为人立身处世的支撑,人际交往的底线。人若言而无信,其人品就没有说服力,无法取得他人信任,执政部门的话,也会失去公信力,其执政的正当性与合法性便会受到群众质疑。
曾国藩讲修身有五字:诚、敬、静、谨、恒。首要起点的就是一个诚字。诚的表现就是信。诚信不仅仅是做人的必要的品德,更是社会文明制度进步的基础。取信于人,取信于民,从来不会凭空所得,它依据的是点滴小事实实在在考验和检验。
我们学过的成语“一诺千金”将信誉跟黄金比值,强调了守信重诺的重要性。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发现一个人常自食其言,昨天答应,今天就变卦,教育别人遵守规定,自己却毫无自律,这种人连对自己说过的话都付不起责任,还能做好和管理什么事呢?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想弄明白《论语·雍也》中这句语录,必须搞懂儒指的是什么。对于儒字的释义,历代文人名家都有各个不同的解读。朱熹道,“儒,学者之称”。刘宝楠《论语正义》以《周礼》中的条目把“儒”解释为“教民者之称”,即老师。钱穆先生也这么认为,说“儒”本来是一种职业,相当于今天我们所说的教师。我觉得从字面看,儒其实就是儒者,不必局限它是否单指教师,一切文化教育从业者或有志于文化教育方向的人,知识分子,也都近似孔子说的儒。
君子,小人这组二元对立的词,在论语中作为比对,屡屡出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等。君子和小人的分野在于个心性品德的高下,具备仁义礼智信的就是君子,反之则是小人。君子是儒家文化思想的具体人格化,灵活体现了中国人文精神的深厚特质。“君子先慎乎德”,《大学》里讲,做君子先应从德行入手修炼。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过:“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论述的是,聪明的小人要是坏起来,破坏力相当大。历史上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宋代秦桧就是个著名的反面教材。
孔子在论语中一再要求,读书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作为儒者,踏踏实实,实事求是才是做学问进而做人的正确方法。读书不是一种显摆一种炫耀一种人设,而是净化修正心灵的甘泉。《三国演义》诸葛亮舌战群儒有一段话非常精彩,摘录如下:儒有小人君子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世,名留后世。若夫小人之儒,唯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
我们读名著,儒者给人讲名著,如果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不能以身作则,以身师范,整天只知道耍些小聪明,自欺欺人,误人子弟,那么学习知识掌握学问究竟是有益还是危害社会呢?一切聪明才智倘若用在了不正当的错误的地方,欺世盗名,谋财害命,危害人类,那人们要文化智力何用呢?
读书人,读经典,目的是学而致用。不要以为读书多就拥有聪明才智,知识顶多是谋生技能,智慧却是生命价值和安身立命的根本。文化人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身份更是一份社会责任和良心。基于此,时下重提“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