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球菌污染(多细胞球体)


点击上方蓝色小字↑↑↑------干细胞者说”,选关注,即可订阅本科普号。本刊号部分资料来自网络。

人生小哲理干细胞者说

科普相当重要

尤其是前沿热点

比如干细胞

正文

在干细胞研究中,细胞质量至关重要。而细胞污染是实验室无法避免的事情,时间长了,你总会遇到。没有遭受过污染的人一定没有养过多少细胞,但遇到污染不能妥善处理的也肯定不是“老司机”

撰文丨 GZY

来源丨小张聊科研

有人说,养细胞像养孩子,要小心翼翼地伺候。其实不然,养细胞像养祖宗才对。孩子仍可骂可教育,但如果你对细胞粗暴一点,他会分分钟不开心,让你难堪。也有人说,没有遭受过污染的人一定没有养过多少细胞,但遇到污染不能妥善处理的也肯定不是“老司机”。

1

常见的污染分类

常见的细胞污染分为以下几类:1)细菌污染:2)真菌污染:3)霉菌污染;4)支原体污染。

芽孢杆菌、葡萄球菌是细菌污染的主要菌属,污染的主要特征为培养基变黄、浑浊,低倍镜下呈沙粒状布满细胞间隙或培养基,高倍镜下可见杆状或球状的细菌在培养基中游动(与细胞碎片的布朗运动明显不同),有同学戏称为“群魔乱舞”。需注意的是,在污染初期,细菌常成群存在,不一定会有明显的运动,此时需引起警惕。

图1. 细菌污染

常见的真菌污染是白色念珠菌污染,污染后培养基无明显浑浊和变色,镜下可见排列成串珠状的球形真菌,污染严重时可见念珠菌连成片状或团状。真菌的运动能力较弱,镜下一般看不到运动。

图2. 念珠菌污染

霉菌污染时培养基一般也不变浑浊,颜色变化也不明显,但肉眼可见漂浮的白色菌落,显微镜下可看到树枝状的菌丝。

图3. 霉菌污染

支原体在镜下无法看到,因而支原体污染时只能看到细胞状态明显变差却没有其他微生物污染的迹象,此时可通过PCR检测确定。

2

污染的处理

应对细胞污染的最好对策是预防!预防!再预防!养细胞要勤快,平时所用到的耗材、器皿等要及时高压灭菌,灭菌后超过一周未使用也应重新灭菌。配制的完全培养基、胰酶、PBS等最好在一周内用完。同时,也应每天查看一下细胞状态。在细胞房内应尽量少地走动,尽量少地说话,若咳嗽或喷嚏时务必背向超净台。

细胞污染后最好的处理方式是丢弃。当个别细胞十分珍贵无法丢弃时可尽力“急救”一下。

那么如何急救呢?

1,判断污染源。一旦发现细胞有污染的迹象或已污染,立即判断可能的污染源:有无操作不当?培养基、胰酶、PBS等颜色、澄清度是否正常?

2,及时处理。若确定现有的培养基、胰酶、PBS可用,则继续使用;若无法确定则新配完全培养基、PBS、胰酶,原有的液体在确定是否污染后再做处理。

现以贴壁细胞为例向大家介绍下细菌污染时如何“急救”:

1)立即弃去培养容器内的培养基,以PBS润洗2~3次,加入胰酶处理至细胞形态略有改变但未脱离容器时弃去胰酶,加入PBS轻轻润洗1遍;

2)加入20×双抗,浸泡细胞3~5min,弃去双抗;

3)加入新鲜的完全培养基(含10×双抗)培养12 h;

4)12 h弃去培养基以PBS润洗2~3遍后加入完全培养基(含10×双抗);

5)传代时以较小转速离心(如平时以1000 r/min离心,则可降为800~900 r/min离心),仍以含10×双抗的培养基培养;

6)若第二代后镜下找不到细菌,则第三代起可正常培养。正常培养48 h后无反弹则可认为污染已清除。

若为霉菌污染,在以PBS润洗2~3遍后换液,无需加入高浓度双抗。培养48 h后污染未再次出现即可。

若为真菌污染,在PBS润洗、换液后可加入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有细胞毒性,不推荐使用),也可加入300 μg/mL氟康唑培养,污染控制后改用150 μg/mL培养2~3代。

若怀疑支原体污染,则可进行PCR检测或直接使用支原体清除试剂(如:某恒生物)。也可购买环丙沙星注射液,于超净台内打开直接添加到培养基中,以20 μg/mL浓度 2代后改用10 μg/mL浓度持续培养约2周。

附:常用抗生素剂量和抗菌范围

相关科普:

— END —

干细胞者说

- 科普 情怀 责任 -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