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列颠之战的影响(大不列颠战役)


敌对双方的状态和意图如上,下面我们看看它们从这一状态和意图出发进行的真正对抗——不列颠空战。法西斯“旱鸭子”陆军和薄弱的海军找到了可以托付它们侵略责任的力量——空军,纳粹统帅部决心凭借空军轰炸把被侵略者的实力和意志打塌,以为其“和平”登陆的敲门砖。戈林的空军则是自信满满,不可一世,他宣称只需空军,无需陆海二军,就能打败英国。对于敌人空中打击英国的意图,英国军政当局应该说早有预见,他们早已意识到在新的战争到来之时,英国面临的主要威胁就是空中威胁,敌人不一定会登陆英国,但一定会空袭英国。不过敌人的空中打击到来之即,英国防空能力却不尽如人意,和它的整体军事实力一样也是一片凋零,高射炮不到两千门,战斗机六百多架,却要抵御三千余架敌机的进攻。敌我实力对比是悬殊的,但这场发生在不列颠土地上的空中战役远比那场西线决定性战役打得坚决彻底,因为它吸取了后者失败的教训。

实际上,对英国的空中打击行动紧随着西欧战役的结束就陆续展开了。起初打击规模较小,带有探察并消耗英国空军的意图。进入8月份,纳粹统帅部对付英国的思路日益清晰,那就是不管是否登陆入侵英国,对它的空中打击都是必不可少的,对英作战只能以空中打击为先行者。8月1日,希特勒发布了对英国实施空中战争的17号指令,要求首先打击英国空军,打击它的航空工业和防空工业,夺取制空权,之后“对敌之港口特别是对生产资料储备实施空中战争”。随后,法西斯空军经过短暂调整,于8月中旬展开了大规模的空中进攻。这一进攻起初还与“海狮”计划有点关联(在夺取制空权阶段),随后便进入漫无目的的战略轰炸阶段,则与“海狮”计划就没什么关系了。

为了空中进攻英国,法西斯空军此次动用了三个航空队,共3021架飞机。第2、3航空队部署在法国、比利时和荷兰北部,为空中进攻的主力军,它们共拥有轰炸机1232架、俯冲轰炸机406架、战斗机1095架、侦察机65架。第5航空队部署在挪威,准备进攻英国东北部,此为空中进攻英国的辅助方向,它拥有轰炸机138架、战斗机37架、侦察机48架。

此次进攻的飞机型号还是战前研发出来并在战争爆发后已进行过多次改进的那些型号,轰炸机就是He111、Do17、Ju88,俯冲轰炸机就是Ju87,战斗机就是单发的Bf109和双发的Bf110。在此次作战中,这些型号很快就暴露出种种问题:单发的Bf109速度快,但航程短,留空时间短,不能长时间护卫轰炸机;而双发的Bf110航程够用,但机动性不行;那三种轰炸机则是装甲薄、火力弱、载弹量小、轰炸能力不强;至于大名鼎鼎的Ju87一上场就损失不断,其威势大大下降。这些问题固然表明这支以支援地面为主的空军不适合实施这样的空中战争,但更表明它面临的敌人变了,变得敢向它抵抗了,以前顺风顺水的东西现在则是处处受阻。

上一卷我们已经介绍,英国空军是按兵种划分指挥系统的,轰炸航空兵司令部负责空中进攻,而抵御敌人进攻的任务就只能由战斗航空兵司令部承担。面对敌人大规模进攻在即,利用短暂的间歇,英国紧急加强战斗航空兵的实力,使一线力量达到了六百多架的水平,同时大力扩充战斗机生产,加大人员训练规模,储备力量,应对长期抗战。大规模进攻到来之时,英国战斗航空兵司令部掌握着54个中队、648架飞机的实力,下辖4个飞行大队:第10飞行大队下辖4个中队,48架飞机,负责威尔士和英格兰西南部防御;11飞行大队下辖22个中队,228架飞机,负责以伦敦为中心的英格兰东南部防御,这个地方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敌人进攻的重点;12和13飞行大队各14个中队,共336架飞机,负责英格兰北部和苏格兰的防御,这两个大队手中掌握这么多力量,既是为了抵御敌第5航空队的进攻,实际上更是一支后备力量。战斗航空兵司令道丁将军和11大队司令帕克将军属于典型干防御买卖的人,他们深知自己手中的力量不足,必须节约使用,多留后备,而在战斗中则以少对多,以少耗多,坚持长期作战,为改变敌我实力对比赢得时间。这一时期,英国战斗航空兵的主要机型已经是性能优越的“飓风”和“喷火”,落后机型大都淘汰。

空中防御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建设一套预警、指挥、控制体系,在这方面,经过多年努力,英国也有不少建树,它在即将到来的空中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就是雷达的发明和使用,战前英国已经部署了20座雷达站,构成一条雷达锁链,可以发现160公里外敌机,实际上敌军在法国上空集结它的力量时,雷达站就已经发现了目标。当然,当时雷达站还不够先进,传统的人工观察站(依靠目视和望远镜发现敌机)还不能取消,数百个观察站和大量观察人员继续是空中预警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来自雷达和观察站的信息会通过各种途径传给各级指挥中心,它们有战斗航空兵总指挥中心、大队指挥中心和分区指挥中心,不是由大队而是由分区指挥中心直接指导中队作战。这些指挥中心拥有大量人员,他们基本上以手工方式接收和处理信息,并把最终得出的敌我态势反映在各种地图、图表等资料上,据此作出行动决策。分区指挥中心直接指引进入其区域的中队上战场与敌战斗,当然上战场后,中队就只能靠自己了,分区只负责观察战场和预告新的敌人的到来。而分区以上指挥中心负责战斗力量的调配集结以及后备力量的投入。这套系统现在来看也许是原始的,但在当时来说却是御敌的高效方式。

当然,空中防御力量除了战斗航空兵外,还有地面防空力量。从1940年7月到1941年5月,地面防空力量的人员从15万发展到31万,防空炮1700多门发展到2400多门,探照灯从3900多个发展到4500个。它是战斗航空兵的辅助力量,在空中防御战斗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看这场空中战役的具体过程,它大概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小规模战斗阶段,从7月份持续到8月中旬,是不列颠空中战役的前奏。这一阶段,法西斯空军投入一部分力量,其日复一日的行动流程是:轰炸机在战斗机的护航下实施轰炸行动,但轰炸的主要目标不是英国国土上的东西,而是英吉利海峡中的沿海运输船队,以此来迫使英国空军出战,看看这支军队物质和精神的战斗实力到底如何,并消耗和削弱这支军队的实力。既然敌人的意图如此,那么以保存实力为主的英国空军更不能大规模投入力量与之战斗。尽管战斗规模整体不大,也不是很激烈,但英吉利海峡上空也不时上演几十架甚至上百架飞机的激烈战斗。这一阶段战斗的结果是,英国空军遭到了损失,不过给敌人造成的损失更大,它以顽强的战斗风貌展现在了敌人面前,敌人也认清了这是一支不好对付的力量。在战斗过程中,敌对双方都在总结自己的战斗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战术,同时也琢磨着对方的路数,以为下一阶段大规模战斗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即夺取制空权阶段,从8月13日(“鹰”日)持续到9月7日,不列颠空中战役由此正式大规模展开。在此前一天即8月12日,法西斯空军对总是让它行踪提前暴露的雷达站展开了一场轰炸行动,不过收效甚微,除了一两座雷达站暂时失去作用外,大部分继续正常运行。事实上,整个不列颠空战期间,对雷达站轰炸始终没有引起法西斯空军司令部的足够重视,他们甚至认为雷达站可以“主动”吸引敌人过来,从而为消灭之提供“机会”。

好了,现在我们还是把目光转向准备已久、期待已久的“鹰”日吧。这天下午天气转好,数百架飞机腾空而起,汹汹而来,向英国南部展开全线进攻,法西斯的轰炸目标变了,从商船队转向了空军赖以生存的基础——机场。这一天,法西斯空军的出动规模是前所未有的1485架次,英军则以727架次应对之。在己方战斗机牵制住对方战斗机情况下,一些法西斯轰炸机对英军几座机场成功实施了轰炸,也炸毁了不少飞机,不过这些机场不是他们意想中的战斗机机场,而是轰炸机机场,所炸毁的也只能是轰炸机而非战斗机。白天轰炸结束后,法西斯空军又实施了夜间轰炸,目标是英国的一座飞机工厂,不过收效甚微。它就这样草草结束了自己的“鹰”日。最后的战果是英军以13架战斗机的损失击毁敌机37架,另英军还有40余架轰炸机被毁于地面。当然,法西斯空军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是会总结经验教训的,是会改善其侦察工作的。因而,英国战斗机部队接下来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黑色星期四”的15日乃是不列颠空战中的一个高峰,法西斯空军创纪录地出动了2119架次,出动频次之高,进攻强度之猛,它决心把最强大的压力加于英国空军身上。在南线,第2、第3航空队几乎倾巢而出,投入1600架飞机,发动四个波次进攻。进攻力量铺天盖地,进攻狂潮持续不断,形势是严峻的。面对此种凶狠突击,英军投入22个中队,出动974架次,全力抗击之。不过敌我力量毕竟悬殊,敌人的战斗机已经让英军难以应对,于是侵略者的轰炸机轻松突破防线,英军五个机场和四个飞机制造厂遭到了猛烈轰炸,损失严重,而法西斯空军也吸取了“鹰”日的教训,多数轰炸都找对了目标。

在北线,第5航空队也没闲着,首次大规模参战,投入147架飞机,这同样是倾巢出动。不过由于航程远,Bf109派不上用场,它只能出动笨拙的Bf110护航。英军出动84架战斗机迎头痛击之,迅速击落其29架飞机,于是第5航空队以高达20%的战损率大败而归,而经此一战,该航空队再未出战,其部分力量转移给第2、3航空队继续作战。

16日和18日,法西斯空军攻势不减,继续大规模出动,突击目标继续是英军机场,并将数十架英军飞机击毁于地面,另外一些雷达站和分区指挥中心也遭到轰炸。在空战中,英军继续以少胜多,这两天,它与侵略者的损失比分别是23架对44架和37架对61架,在个别空战中,英军不但大量击毁敌人的轰炸机,还击毁不少敌人的战斗机,包括威胁甚大的Bf109。

19-23日天气不良,双方罢战了五天(小规模战斗仍在继续),但都没闲着,调整部署,补充战力,谋划下一步怎么行动。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法西斯损失战机367架,英军损失183架,英军12座机场、7个飞机制造厂、6个雷达等大量设施遭到轰炸,损失严重。下一步法西斯空军决定由目标广泛的全面进攻转向目标单一的重点进攻,集中力量打击英国战斗机部队主力11飞行大队,这表明其争夺制空权的方向更加明晰。

24日天气转好,战斗又开始了。从8月24日到9月6日,为不列颠空战极为激烈的一个时期,法西斯总出动规模为13724架次,平均每天近千架次,英军出动10673架次,平均每天近八百架次。侵略者不顾一切地想压垮被侵略者的防御,被侵略者则拼死抵抗,极力制止侵略者的攻势。空战连着空战,轰炸一个波次接着一个波次,在这毫不停息的十四天里,英军高度紧张,极其疲惫,飞行员们往往一天出动数个架次,应对敌人接连不断的进攻,但他们始终保持高昂士气。战斗已经成了家常便饭,战争的顽强精神已经深深渗透到敌对双方的灵魂中,决定战争胜负的已经不再是那些突然性因素、那些暂时性优势,而是谁能以正义之志把人民的力量彻底动员起来。

24-26日,法西斯空军的战术特点是,上午先以小编队疲惫英军战斗机部队,并且不时玩弄一些小伎俩,利用雷达探测的缺陷,以战斗机的密集队形冒充轰炸机,引诱英军战斗升空战斗;下午则乘英军疲惫休息之机,以大编队实施猛烈突击。英军不得不紧急升空迎敌,但在敌战斗机有力牵制下,未能阻止敌轰炸机的一次又一次的突袭,机场设施损失惨重,一些机场不堪使用。

28日,法西斯空军除了白天继续轰炸机场外,夜间还对多个城市进行了猛烈空袭,这是德军行动的一个新动向。

30-31日,法西斯空军行动进入一个新的高潮,这两天每天都出动1300-1400架次,昼夜不停对英国机场、雷达站和城市实施狂轰滥炸,11飞行大队已经达到兵力不敷使用的极度紧张(30日出动规模为创纪录的1050架次,31日为不列颠空战中出动规模排名第三的978架次),不得不从其他大队抽调兵力,不过道丁依然不愿意大规模使用其他大队的兵力。

9月份到来了,战斗烈度依然不减。机场被炸了一遍又一遍;白天炸机场,晚上炸城市;以战斗机冒充轰炸机,引诱敌战斗机;一部分战斗机常规护航轰炸机,一部分战斗机部署在高空,隐蔽护航轰炸机;一方面用空战消耗敌战斗机,一方面轰炸飞机制造厂切断敌战斗机补给来源;在消灭敌实力的同时,还要轰炸敌指挥控制体系;法西斯空军将一个个恶毒的战术付诸实施了,无所不用其极地对付被侵略者。紧张变成了家常便饭也就不再称之为紧张了,人们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对英国战斗机部队来说,其飞机、飞行员、中队指挥官的损失已经远远超过了补充的速度,有人说照这样打下去,这支部队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得被消灭。但是给敌人制造紧张者自身也是紧张的,法西斯空军可以消灭英国战斗机力量,但是它准备付出多少代价消灭这支顽强抵抗的力量?我想这个问题始终萦绕在法西斯统帅部心头。

最终法西斯空军以损失380架战机的代价造成英军286架损失而结束了第二阶段空战。从9月7日开始,不列颠空战进入了第三阶段,即战略轰炸阶段。在这一阶段,法西斯空军的进攻目标从英国战斗机部队全面转向了英国城市——首都伦敦、工业城市、港口城市等一切有点“轰炸价值”的城市,从而使英国战斗机部队获得了喘息之机。该阶段到来的导火索是8月25日英国轰炸机部队空袭了柏林,从而“震怒”了希特勒,他扬言要报复。我们的纳粹元首当然不会“怒而兴兵”,对英国实施大规模轰炸是他必然要走一条道路。既然他想的是通过空中把被侵略者的实力和意志打塌,盼的是“和平”登陆,其空军光打击英国战斗机部队是不够的,必须对英国的一切——它的军事、经济、政治、文化实施轰炸。至于其空军有没有这样的能力完成这一任务那就是另一码事儿了,但是被侵略者抵抗实力和意志越强,它就越必须完成这一任务。

在9月7日标志性的这天,千余架战机直奔伦敦而来,敌人行动的突变让英军稍稍措手不及,它还以为敌人还和往常一样,轰炸的是机场,不过仍有21个中队及时升空,赶往伦敦,一场空中大战随即展开。有200多架敌轰炸机突入伦敦市区,投下775吨炸药,这座欧洲最大的城市顿时硝烟弥漫,火光四起,最终它付出1600人伤亡、大面积建筑物损毁的代价结束了9月7日,英军则以32架飞机的代价击落敌机38架。

从这一天开始,伦敦正式进入空袭模式,人民群众开始在空袭下生活,他们丝毫没有被空袭吓到,而是对侵略者的仇恨愈来愈深,战斗下去的决心和勇气愈来愈大。而伦敦统帅部则暗自幸庆,“感谢上帝”,幸好敌人把目标从至关重要的战斗机部队转向了伦敦,否则胜负真真难料。战斗机部队利用敌人转移目标之机,补充战力,加强后备,改善状况,以利长期抗战。丘吉尔已经做好了伦敦尽为瓦砾的准备,看来战争进行到今天这个样子,不惜一切代价争取胜利正在成为人们的选择。

接下来几天,伦敦空袭不断,昼夜不停,并且为了减少损失,法西斯空军越来越看重夜间空袭。9月15日,这个著名的“不列颠之战日”,法西斯空军又派出数百架战机对伦敦展开了新一轮大规模空袭,敌人来势汹汹,不过英国战斗机部队早已严阵以待,空袭警报一来,他们就立刻升空迎敌,最终以27架对55架的损失比挫败了敌人的空袭企图。接下来,敌人在27日和30日还想搞两次大规模空袭,英国空军再次以30架对49架和18架对39架的损失比击败敌人。这些损失表明大规模昼间轰炸已难以展开,敌人开始谋划着以新的方式对付伦敦。

9月份也是“海狮”计划寿终正寝的日子。法西斯统帅部已多次推迟该计划的实施,因为对英空中战役的结果不尽如人意,经过如此强度的打击,敌人的抵抗依然如故,而对苏战争准备还要加紧进行,两者权衡,它最终把重点放在了这一准备上,尽管表面上的决定是把“海狮”计划的实施推到明年。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英国空袭就减弱了,这一空袭非但不能减弱还要加强,一方面它依然期望这一空袭能在迫使英国屈服上取得成果,另一方面把空袭作为对苏战争准备的掩护。

进入10月份,法西斯的空袭开始采取新的策略,以战斗轰炸机(Bf109改装而来)实施白天较为精确的快速轰炸(炸了就跑),以轰炸机实施夜间大规模轰炸。轰炸基本上是夜以继日的展开,规模时大时小,从几十架到几百架,轰炸以伦敦为主,同时兼顾其他目标。

在反侵略者方面,英国千方百计地改善自己的防御工作。伦敦的地面防空火力加强了,探照灯、拦阻气球等各种防空器材向伦敦集中,不过战斗机部队在应对夜间轰炸方面能力不足,当时已经出现了装备雷达的夜航战斗机,但性能不行,无力有效应对敌机。各种消极防空措施付诸实施,防空洞、防空建筑大量建设,各种民防组织应运而生,千方百计地挽救空袭下的人民生命财产,保存国家的实力。政府也拨出一些资金,制定相关制度,解决群众在空袭后无家可归的问题。空袭下的生活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敌人把城市变成了瓦砾堆,人民却依然忘我地工作着,生活着,战斗着。

另外,军民前方御敌的同时,科技力量也在背后发挥着作用。这场空中对决非常依赖于无线电技术,也推动了这项技术的发展。英国用无线电技术的新成果——雷达预警敌军飞机的到来,而法西斯空军也用这项技术粗略定位轰炸目标,确保自己的作战不受天气影响。双方在无线电领域展开了一场战斗,探测和反探测、定位和反定位、干扰和反干扰不断展开着,推动着无线电技术在战争领域的深度运用。

进入11月,轰炸继续进行着,目标从伦敦一地扩展到英国其他工业城市和港口城市,烈度不减,狂轰滥炸,硝烟弥漫,一座又一座城市正在变成瓦砾堆。11月14日对考文垂的轰炸被称为战略轰炸的“典范之作”,一夜之间,449架飞机、1384吨炸药,将这座城市夷为平地,使其飞机生产迅速减产20%。

进入1941年,法西斯统帅部对这场空中战役已完全不抱希望,轰炸已完全成为对苏战争准备的掩护物,不列颠已经成了法西斯轰炸部队提高其轰炸水平的训练场。5月16日,法西斯部队以最后一次对伯明翰的轰炸结束了这场历时九月的空中战役。

这场战役的最后结果是:英国损失飞机915架(截至1940年10月),法西斯损失飞机1733架(截至1940年10月),英国伤亡14.7万人(占其二战总伤亡人数的20%),一百多万幢建筑毁于轰炸。

硝烟逝去,痛定思痛,人们总是悲天悯人,抚伤慰亡,深感战争之残酷无情。帝国主义以其拒绝向历史、向人民让步而一手造就这场战场,一手造就了法西斯战争势力今天的规模,战争既然打起来了,打到了几乎势均力敌的程度,那就只能继续打下去,不把法西斯战争势力彻底铲除,不把反动势力彻底打塌,不决出个胜负,是不会结束的。我们就不去悲天悯人了,更无需管什么残酷无情,继续把这场战争进行下去。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