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问李子勋 推荐(李子勋著作)


文 | 李子勋 编辑 | 金雀儿

生命中的随性更能体现生命的价值。只有在生命结束的时候,人才会意识到哪些才是生命的本真需求。

——李子勋

今日一早,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老师因病去世的消息在朋友圈和各大群里传来,多位大V也发布相关微博,听到这个消息,很多人都不敢相信!

当真实地看到杨凤池老师、CCTV12的微博后,确认这不是一个玩笑,经过多方求证后,最后证实:2018 年 10 月 24 日 0 点 31 分,著名心理专家李子勋老师因病去世,中国心理学界痛失英才。

悲恸,李子勋老师走了。

他的出现,他的努力和付出,更改变了中国民众对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的认知。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李老师,中国还会有那么多人了解心理学吗?还会出那么多的心理咨询师吗?

又有多少人因着荧幕的缘分,了解了“心理”,了解了“心理帮助”,了解了“心理咨询”。感念李子勋老师。感念诸多为此努力的行业前辈。

大多数人认识李子勋,都是通过央视的一档夜间节目 ——《心理访谈》。荧屏中的他戴金丝眼镜,着深色西服,一头黑发纹丝不乱,形象颇为儒雅。面对陷入困境的各色来访者,他略带四川口音,语气柔和,娓娓道来。

他曾给无数人带来希望的力量。

专栏作家庄雅婷曾说:“我们这代人最初接触心理学都是从这几位心理老师开始的,李老师是其中最温暖谦和的一位。他曾经为我们当时的杂志写过很多优秀的文章,也曾点亮过许多人的人生。”

李子勋老师可谓是中国心理学开疆辟土的人物,也是带领心理学在中国落地生根的第一人。

作为第一批心理治疗师、心理督导师、精神科医生,他多年来致力于心理健康科普的心理专家,18年来与我们分享心理健康知识,在亲子、情感、婚姻与家庭等多方面提出许多独到见解,陪伴一代人心理成长,是我们永远的良师益友!

尤其是李老师对于构建家庭和谐关系的研究,一直带给我们的温暖和感动,点亮了无数家庭的幸福旅途。

今天,布谷听听在这里为大家分享李老师关于如何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的相关研究。

李子勋

原中日友好医院专职心理医生,首届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学员,心理协会北京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成员。家庭治疗专业督导师,精神专业执业医师,心理咨询与治疗培训师,北京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理事,北大心理系研究生临床指导。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栏目嘉宾。

目前已出版作品:《早教的秘密》《家庭成就孩子》《人生困境整理术》《你在为谁而活》《婚姻的烦恼》《问问李子勋》等,累计销量突破300万册。

心理咨询师通常都是透过玻璃窗来看家庭,因为,这只是看家庭的活动,听不见他们在说什么,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但是能看到妈妈和孩子的位置,爸爸和孩子的位置,妈妈是怎么反应,爸爸是怎么反应。

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长期互动的结果。

我们有时会埋怨现在这个家庭关系不好、不舒服,以为这种情况是谁的责任,但实际上如果我们把时间拉长就会发现,这里没有因果,你认为是原因的东西,本身可能就是结果,因果是互换的、循环的,而且经过无数次的循环,才形成了现在这个格局。

我们着重观察的是关系,而不是观察家庭教育中的对错,家庭关系是一种存在性的关系,没有谁对谁错之分。

我们重视的是一种关系教育,强调孩子在家庭结构中的关系,孩子在这种关系中是一种什么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是什么。

我们的目的是减轻人们的焦虑,而不是增加人们的焦虑。让大家看到,问题其实也没有那么严重,只是家庭类型的一种表现,假如觉得现在不好,自己可以换一个样子,家庭也可以随之改变,不会有什么可怕的后果。

如何在日常的养育中,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我们一般会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关系大于教育,

良好的亲子关系就是孩子教育的根本

我说的良好的亲子关系不是过度亲密的、过度依恋的纠缠关系,而是一种相对自由、和谐、彼此相互尊重的关系。

当你和孩子建立起这样的关系的时候,就会发现,你希望孩子怎么变他就会怎么变。你希望他考上名牌大学,他就会一直努力实现这个目标,因为他把这个目标看成是自己的目标。

在我遇到的很多个案中,一些父母有非常正确的教育方法,却有非常糟糕的亲子关系,他们中有些人还是教育家,教育别人头头是道,但是教育自己的孩子却不行。因为他们太重视教育了,忽视了和孩子的良好的亲子关系,总是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

这就像一个团队,如果人际关系良好,团队就会充满朝气,有活力,你让他做到十分,他就会做到十二分,你不用告诉他,他会自觉去做。

糟糕的亲子关系的结果就是,你教育的方式越正确,结果越差。

妈妈处处关心孩子、照顾孩子,并不能构成良好的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妈妈理解孩子,孩子理解妈妈,妈妈绝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如果孩子说他喜欢韩国的歌,要把头发染黄, 妈妈不会阻止他,而会说:“是吗,这个想法不错,妈妈没有什么意见,但是我不知道你染成黄头发老师会怎么说。”

孩子看到妈妈尊重他的意见,他就不染头发了,因为他会想:“假如我染了头发,老师会怎么说?”

二、我们要用成长、发展的眼光看孩子

如果一个孩子说谎,父母知道后会非常紧张,认为孩子品行不好, 就会充满焦虑,当一个人充满焦虑的时候,思维就狭窄,处理问题的方法就简单甚至糟糕, 如骂孩子、惩罚孩子。

如果用成长的眼光看孩子, 就会鼓励孩子犯错误,当然是要犯他那个年龄应该犯的错误。

男孩有攻击性,你不要去打压他,而要去引导他,他把别人家的玻璃打碎了,你不要训斥他,不要说他是坏孩子,而要说聪明的孩子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家长有两种选择:

  • 一种是惩罚他;
  • 一种是认为孩子犯错误对他的成长是重要的,孩子需要犯他这个年龄应该犯的错误, 包括撒谎、打架、偷别人东西等。

一个 8 岁的孩子打动物,没有人认为这是一件严重的事情,但是清华大学的刘海洋用硫酸烧熊就引起公愤。

为什么?

每个年龄段的人只能犯这个年龄段应该犯的错误,这是社会容许的错误。一个 5 岁的孩子在王府井大街上撒尿,没有人会指责孩子是小流氓,但是一个 30 岁的人在王府井大街上公然撒尿,派出所就会把他带走。

所以我们不要把孩子犯错误看成多严重的事情,甚至我们要鼓励孩子犯每个年龄段可以犯的错误。犯错误恰恰可以帮助孩子成长,如果父母不让孩子犯错误,孩子就不能从错误中学习,不能成长。

如果一个妈妈从小处处关心、事事照顾她的儿子,什么错误也不让他犯,儿子非常听话,邻居都说她有一个听话的好儿子,儿子到青春期后就没有经验来处理他的焦虑,处理他的挫败感,他不敢欺负别人,就会欺负最爱他的人——妈妈。

最爱他的人给他安全感,所以他就对妈妈说粗话,干一些无法无天的事情,因为他知道攻击别人会受到惩罚,攻击妈妈不会。

为什么会这样?

孩子小时候没有犯错的经验,长大就会犯一些大错误。

因为他小时候没有从犯错中学习到责任和聪明的应对,都是妈妈替他处理好了,现在他大了,妈妈没有能力帮助他处理好社会矛盾了,他就容易把愤怒指向妈妈,把一切不顺都归咎于妈妈。

三。教育方式大于教育内容

教育的正确或错误不重要,有效才重要。

很多家长读了许多教育孩子的书,结果是书读得越多越糟糕,和孩子的关系像仇敌似的。家长不能在孩子面前扮演专家角色,因为很多孩子藐视权威,你越权威,孩子越不想听话。

社会并不像教育家所认为的那样理性和单纯,很多人写教育孩子的书不是真心为每个孩子和父母想,而是宣传一种他喜欢的教育理念、一种观点,为了维护这个观点,他会故意把事情说得很简单明了的样子。

如果家长把教育专家的话太当真,可能得不偿失。所以,请家长不要太当真,只当成一种可选的方式,而非绝对的答案。

正确和错误不重要,有效(useful)才重要。

这样的观念比较符合现代实用主义的思想,我们要告诉孩子一些实用的东西,不要只告诉孩子正确的东西,很多正确的东西只存在于书本中,在生活中它们就死了, 起不到任何作用了。

实用的教育才是现实教育,这种教育恰好不妨碍孩子建立适合自己也适合社会的价值体系、伦理与哲学思想、审美态度与世界观。

李子勋经典语录

1. 孩子怎么建立内心规则呢?我们怎么学习一个善意的、有道德的内心规则呢?就是小时候少用父母的规则去约束他,让他自己慢慢地在成长的过程中,在外面世界里建立起内心的规则系统。

2. 犯错是一种心理需要。孩子小时候犯一些错误,通过错误来确知与外界或他人的关系,可以获得对犯错的“免疫”。小错误不犯的人常常犯大错误,究其原因,是没有犯错的经验。犯错是孩子的权利,也是孩子成长的资源!敢犯错误的人都会是一些有希望的人!

3. 纠正孩子的错要先解决好父母内心的情结。孩子的有些错误还会激发父母早年的心理创伤,无意识地想通过教育孩子去纠正自己几十年前的错。对孩子犯错的态度常常透视出父母早年未处理好的情结,注意孩子的心理年龄和心理承受能力,就能避免父母的过度要求。

4. 打孩子可能会让孩子变成好人,变成听话的人,甚至是愿意好好学习的人,但不能打出有创造力的人。

5. 我们的社会已经把本身是对孩子科学兴趣、文艺修养、运动与身体素质的培养变得很功利,远不是在为孩子的心身发展思考。

6. 孩子的攻击性是一种生命的能量。大多数聪明并且天才的孩子性格都是有些怪癖,如果父母总是按照自己的价值取向与孩子纠缠、较量,试图把孩子变成一个行为上很乖的孩子,可能消耗了孩子这些动能,结果成年后孩子仍旧是个平庸的角色。

7. 一朵蓓蕾你把它强行地掰开, 所见的色彩虽然迷人却是昙花一现,而自然开放的花朵才可能维持长久的芬芳与娇艳。

8. 哭与笑是一种情绪的流动,爱哭的孩子与爱笑的孩子都是情绪饱满的。对孩子而言,哭是磨砺内心的细腻,笑是培养性格的豪爽,不哭不笑的孩子反倒需要我们关心。哭有时是一种愤怒,不是悲伤。

9. 敬畏之心是对不知道的事情不要去作评价,比如一件事情爸爸妈妈确定不了,如韩剧,当父母对电视剧不理解,或者是没有看到,只是听了一些评论,而女儿问你的时候你就开口否定她,这就是没有敬畏之心。

10. 有一类“狡猾”的孩子,把他们的情绪问题通过躯体的症状表达出来,被现代医学标定为多动障碍、胃肠型癫痫、头疼、消化不良、心慌、支气管哮喘等儿童心身疾患。这些症状对家庭“硬”的关系有一种巨大的软化力量,使父母矛盾相对缓和,孩子也可以从症状中“获益”。

11. 情绪障碍是孩子内心对家庭处在矛盾对立中的一种逃避(一种分离愿望),而躯体症状则是无数次分离受挫后情绪压力下的躯体化。

本文出自李子勋老师经典著作《家庭成就孩子》

布谷说说

愿逝者安息!

永远的良师益友,一路走好。

生死无常,愿我们珍惜生命,爱自己,爱家人!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