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钱也 徐勤)如今,不少市民宅在家里还是感觉烦躁焦虑。昨天,市委党校心理辅导专家周矩建议市民可以从四个方面缓解恐慌情绪。
周矩介绍,人们从快节奏一下子变成慢节奏可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在平时的咨询热线中,就感觉到现在主要的问题“一是恐慌、二是无聊、三是烦躁”。以恐慌为代表的就是表现出过度的担心害怕,包括对所有的场所,对某些人或者车感到极度的恐惧,在心理学上有句话“对问题的恐惧会加重这个问题”。
“首先要关注一点,适度的焦虑是正常的,但是焦虑过度就会出现心慌、胸闷、疼痛、全身无力、生活工作能力下降、难以集中精神。”周矩介绍,如何应对恐慌,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点,要有信心、要有勇气。无论什么事情,地震、火灾、病毒等灾难,都没有把人类击倒,人们在难过以后,要不了多久绝大多数人又可以恢复到以前的状态,所以人们自我心理康复能力比想象的要高很多。
第二点,要科学理性。现在我们看到很多市民自己并不是病毒学的专家,他用一些不专业的知识对信息进行解读,以讹传讹。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把恐惧的理由写下来。“曾经我的一个来访者他特别害怕坐飞机,我就给他算了一个概率,坐飞机出事死亡的概率低于你在家里出意外死亡的几率,他一看这个几率要低很多,就放心多了。这就是用理性的方式去应对。”
第三点,要放松和专注。大家都知道手机用了一段时间可能运行就会比较慢,也是因为程序开得过多,放松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把后台程序关掉,简单的说就是从心事重重到心无旁骛。
第四点,要注意能量守恒的问题。很多年以前在中国的农村,就是在农忙的时候吃干饭、农闲的时候吃稀饭,这是非常有道理的,我们就建议有的市民不要呆在家里吃得太饱,减少能量的输出,多做事情就多吃点、少做事情就少吃一点,保持能量的平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