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孤雁,今天与大家分享肖兴荣等编写的《儿童学习力:问题、规律与应对》一书中,关于影响同化学习策略的其他因素。
上期讲了三方面影响同化学习策略的因素,今天继续讲其他五个因素。
4、原有知识与新知识的相似关系是同化的前提和关键。新知识如果与原有知识有关联,学生就很容易记住。有经验的老师在教授新知识时,也会尽量结合学生已有的实例来讲解,让抽象的概念的形象化具体化。
学生自己如果能发现新旧的关联点,也同样学得快学得好。如杠杆原理,物质三态(固态、液态、气态),虹吸现象等等,都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实践经验。有了原有的知识实践经验,学生对课堂上的新知识就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样联系实际所得的知识,巩固通透,活学活用,才能学以致用,教学相长。
5、学生主动理解新知识的行为和方法影响同化。很多学生听了老师的课,也记了笔记,也背了下来,以为这样就学会了新的知识。其实这只是机械地接受了,表面上看起来都会了。但并未对新知识真正的理解。新知识一定要同化旧知识,为新知识这艘船找到旧知识的锚桩,才算真正的融入在学生的大脑中。才能悟透其来龙去脉,无论以怎样的模式出现,学生都能认出其真面目。不需要打题海战,疲劳战,反复练习做各种题目。孔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题目是无穷尽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题目是做不尽的,想以多做题来提高学习效率,那注定是失败的。
6、学生的语言能力影响同化。不管哪一门学科,都是离不开语言的描述表达,因此,语言能力的强弱是决定所有学科能否学好的重中之重,是头等关键的前提。特别初高中,年级越高,要求语言的理解能力更强,否则,连题目表达的意思都不懂,根本无从解题。所以语文阅读理解这一块是学好各门科的先决条件,从小多培养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其他学科的提高有如如虎添翼。
7、学习材料的内容和形式影响同化。学习新知识一定要从具体、形象、贴近生活经验入手,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序地过渡到较为抽象的知识,不能直接给孩子太多超出其年龄段认知范围的知识,如学龄前的各种补习班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太难太抽象的知识,孩子理解不了,根本学不进去。只是填鸭式的灌输,孩子消化不了,变成不了有用的知识。
8、知识传授者的言语提示和指导影响同化。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讲课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当然家庭中父母的教育方式也同样是有影响的。通常有以下几个原则:
①讲新知识前,先向学生说明要学的是什么内容,这些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有何用途,以便学生在听讲过程中,能结合生活中的已知概念和经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②通过课堂提问,激发孩子的专注力、想象力,有画面感,较生动,不觉枯燥。
③老师在演示教学中,要全面详尽,对于没有多少实际经验的学生,不可忽略或跳过某些看似不重要的环节,很可能因学生水平有限,而看不懂上一步,无法理解下一步。
④老师要说正向鼓励的话,学生有点小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少用“同学们觉得这节课难不难呢”等负面词汇,而要用正向词汇,如说“是不是学起来很简单呢”,正面的肯定可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情绪。
同化学习策略的几个方面就聊到这儿,家有学童的可以在日常的亲子陪伴沟通中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引导,“淘丫头出巧,淘小子出好”,孩子淘气顽皮是有智慧的表现,切莫因为怕麻烦而阻止,适当关注安全度就可以,不要一刀切地要让孩子老老实实地呆着,那可就错过孩子天性的发展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