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记账法的概念是什么(借贷记账法主要内容)


对于会计初学者来说,借贷记账法无异于是织布机里的一团乱麻,斩不断,理还乱!

而对于一些企业管理者,或者老板来说,想了解企业状况,就必须要看懂三张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但是往往是在这个时候,想去了解一些基础知识,更能融会贯通的理解时,却在“借”、“贷”上碰了个头破血流,不禁怀疑起这玩意的存在意义,是不是为了来恶心人。

其实想要真正理解借贷记账法,就有必要从它的渊源说起。

借贷记帐法起源于13世纪的意大利。是由意大利人帕乔利发明的。
在13世纪初,意大利的钱庄业主为了应对往来十分频繁的银钱交易,不至于账目混乱,发明出了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这一概念,由此单式记账法开始出现,不过这已经为后来借贷记账法的出现起了个很好的苗头。

时间到了15世纪末,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帕乔利在他的《算术、几何与比例概要》一书详细的、全面系统地介绍威尼斯的记账法,并从理论上给予必要的阐述,使它的优点及方法为世人所接受,是现代会计的开端。

十八世纪,借贷记账法传到了英国,琼斯首英式记账法,增加了分录簿(会计凭证),上面载有摘要、会计科目、借方金额和贷方金额几个栏次,当经济业务发生和结束时,要求在分录分录簿上确定应借、应贷的账户和应借、应贷的金额,即在借方和贷方两个方面对经济业务进行对照登记,并简明扼要的说明经济业务,被称为复式簿记,相当于今天的记账凭证,是会计记账的依据。从此正式命名为复式簿记。以后人们所说的复式簿记,就是指借贷记帐法。

帕乔利

而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呢,其实就是消消乐,两个相同的正负相互抵消。有增必有减。所以就有了一句话,“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说到这里,我们先撇开摘要(业务形式)和会计科目(资金分类科目)不谈,从借方金额和贷方金额来理解下。

讲借贷之前呢,希望大家先放下以前对借贷两字的理解,借贷记账法因为从日本传过来时翻译不当的原因,造成了借贷两字违背了原本意思,在国内,借贷两字不具有本身意思,只是一种会计里的符号而已。

我们现在来看看原本借贷记账法的英文:Debit and credit bookkeeping,它的中文翻译是:借记和信用簿记

而其中“Debit”一词作动词时,意思为 记入帐户的借方 ; 把……记入借方

我们知道借贷记账法是记录资金往来的,那么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借”与“贷”就是用来记录资金的运动轨迹的。所以据英文本意来理解。

“借”为资金运动轨迹的终点,那么“credit”一词中文翻译为信用,即为对应的“贷”方,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资金运动轨迹的起点。

总结一下,“借贷”两字指代的是资金的运动轨迹,其中“贷”为资金运动的起点,“借”为资金运动的终点。

那么这就很好理解了,我们来看一笔财务的借贷记录。

A购入材料60000元,支付60000银行存款。

即:借 材料 60000

贷 银行存款 60000

我是不是从银行存款拿钱出来买材料,银行存款是起点,就是贷方,那么购入材料就是借方,是终点,我付了钱,拿到的材料即为终点。

我们接下来再来看另一种情况:

B工资收入60000元,存入了银行存款。

即:借:银行存款 60000

贷:收入工资 60000

我是不是把工资存入了银行,我的工资是不是起点,就是贷方,那么银行存款就是借方,是终点,我存入银行的钱即为终点。

那么为什么第一次银行存款为贷方,第二次银行存款就成为了借方呢。

其实是因为资金的运动轨迹不同了,这就是会计里经常说的“借增贷减”和“借减贷增”的区分了。

说了这么多,那如何区分哪些账登在借方,哪些帐登在贷方呢?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又怎么理解呢?

很简单,资产增加了(也就是收钱了)记在左边(也就是借方),负债增加了(欠别人钱了)记在右边(贷方)。

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呢,资金存在于企业,化为了不同的存在方式,有些是货币资金,有些是存货,有些是固定资产,这一切,构成了企业的全部资产,这些资产所代表的钱是从哪来的?只有三种可能:一是借来的,我们称为负债,如应付账款和长(短)期借款;二是投资人投入的;三是企业经营过程中赚来的。第二和第三都是所有者的权益。所以,资产负债表上左右结构方式,反映了资金的一体两面,右边反映是资金从哪儿来,左边反映是资金到哪儿去了。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