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据媒体近日报道,在过去5年里,一个名叫“公共事业管理”的本科专业,已从83所大学的招生计划中陆续消失了。消息一出,随即引发相关议论。
大学对其专业设置进行动态调整本属正常,尤其是一些不能适应社会变化需求和就业率过低的专业。据教育部高教司负责人透露,仅2021年度,我国大学撤销的专业即涉及804个专业布点。
但在相关材料中,公共事业管理被明确为是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兴专业,其教学目标是培养能够在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公共事业单位,包括文教、卫生、体育、环保、社会保险、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实际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这样一个“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兴专业”,设立至今仅20余年,为何突然就被众多高校陆续撤销了呢?这值得我们从专业本身的优劣、高校增减专业的现实逻辑等层面更多思考。
2021年9月7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落幕,来自北京建筑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合影留念。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对于学生其实是一个好专业
总的来讲,作为本科专业的公共事业管理,在文科中是比较“硬核”的。无论是名校还是二本,读这个专业也基本不亏。
相比文史哲专业的学生,一旦不喜欢文史哲,向别的领域转型代价很大,而学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向其他领域转型、深造的代价可能是最小,可谓“进可攻、退可守”。正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体系,奠定了这种深造和转型的优势。
因为,公共管理学比经济学更有人文关怀,有关法律、政治和社会公平的知识,教学计划中也多有安排;相比社会学和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又安排了更多的经济学和数理统计类的课程。
也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如果愿意向经管领域转型,算是顺理成章;如果愿意进一步深造,进入研究领域,那更算是基础厚实,也更有条件汲取定量与定性研究两方面的营养。
诚然,公务员招考等在岗位专业要求上没有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别对待,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仍然可以凭借其属于管理学这一大类,有资格竞争大量的管理学类岗位。
2021年3月31日,北京西护城河边,助老志愿者带独居老人“遛弯儿”。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被大学撤销与社会认知有关
既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不差,但为何突然间被高校大规模“抛弃”了?这有专业本身的问题,有社会认知的原因,更有高校运行现实逻辑的影响。
诚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不理想,但这是目前所有人文社科类专业共同遭遇的困境,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情况至少不是最糟糕。
在教育部就业率较低专业的统计中,公共事业管理是“常客”,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就业的统计口径。高校的就业率,通常包含升学和就业两种。如果一些专业实际就业率很低,但升学为研究生的比例高,那该专业仍会成为“高就业率”专业,比如历史学。但公共事业管理并不属于这种情况。
其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中,政治学、法学和经济学的课程虽然不少,社会学的理论也有所接触,但用人单位在招聘学术型人才时,很自然会地想到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历史学等专业,而极少会想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也构成了公共事业管理在就业市场上的不利因素。
还应该意识到,一个专业的撤销与否,主要由高校自己决定,招生分数是与就业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因素。
但对考生和家长来讲,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识别度很低,不明其所以,也鲜有报考,最终导致该专业经常拉低相关高校的招生分数线。而无论就业率还是录取分数,都是校内相关部门绩效评价的重要部分。
近年来,被撤销的“公共事业管理”多被“行政管理”取代。其原因就在于,行政管理专业字面上就具有明显的辨识度,家长一般更买账。但事实上,两者的教学团队和教学计划变化并不大。
2022年8月11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工作人员对旅客进行核酸查验。疫情特殊时期,更加考验公共管理能力。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当前需要更多公共管理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积累了方方面面的“硬骨头”问题。而破解这些问题几乎无一不是公共管理研究的职责所在。
如财税问题,多征税能直接增加二次分配,但税收政策设计不当,也可能伤及企业经营者,企业倒闭或企业家收缩投资又会导致工人失业,失去收入。这就是典型的公共政策问题。
再如人口政策方面,如今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社会保障缺口如何填补,对生育的鼓励政策如何有效,会否造成对不生育群体的歧视?包括疫情背景下,鼓励复工复产和坚持防疫之间如何选择合适的度?这方方面面的现实问题,相比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和法学,公共管理学其实更对口。
特别是在重大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上,公共管理学的视角是最具建设性和操作性的,也是最能解决民众利益的学问。
所以,在我国转型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当前情况下,大学更应该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坚持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争取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认同与支持。
当然,办好一个专业不是一所高校和一个学科就可为的。对国家人事部门而言,可以在规划公务员招考时,适当对公共管理倾斜,一些行政性、非专业性的岗位,可以更多开放给公共管理专业,以此促进专业竞争公平。
在教育学科评价方面,也不应让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与研究性更强的学科执行一个标准。与此同时,还应支持在实践领域卓有成就,又非学院派的专家学者进入教学过程,切实提高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实务能力。
对相关高校来讲,公共管理类专业开设时间短,在学生培养上有短板,可完善的地方还很多。比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的多元化背景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如何优化培养计划并有效执行,让学生真正掌握专业要求的知识和技能。
公共管理既是一个交叉学科,同时又需要有较强的实践性课程安排。无论顶尖名校,还是普通本科,都有机会根据自己学校的学科和区域特点办出自己的特色。
总之,作为一个教育大国,我们没理由不把公共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办好。而培养更多公共管理的优秀人才,不仅是让公共管理学知识反哺社会,也必然有利于我国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
撰稿 / 孔德继(安徽大学创新发展战略研究院)
编辑 / 何睿
校对 / 吴兴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