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闽台民俗馆添新宝
漳州新闻网讯 4月24日,东山闽台民俗馆展出了一个状如秤砣的石夯,令人不解其意。“这叫石夯,这个石夯是白埕村一位老盐民家中收藏的,它可有故事,它饱含着谷文昌书记的一份为民情。”副馆长林镇财深情地说。
“石夯重约100公斤,好似一颗圆型大秤砣,上端有一个铁环,中端有四个铁环,便于穿绳子,4个人可同时拉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农业生产建设全靠它。”林镇财介绍,那个年代,造盐田、建海堤、修水利、铺道路夯实地面,离不开木夯。可是,当时的东山岛树木稀少,只有少量的“风水林”。制造木夯的材料只能从南靖县山区等地采调,可是由于木材供应紧张,加上缺乏资金等原因,木夯一时供不应求。作为主要盐区的陈城公社和白埕大队同样遇到这个问题。
1957年夏天,时任东山县委书记的谷文昌几次到白埕大队调研沙滩造林和试育树苗的“良方”,指导盐业生产。在一次座谈会上,他提出发挥当地海滩面积大的优势,积极发展盐业生产,壮大集体经济。“谷书记,政府能不能帮我们解决木夯不足的问题。”大队干部反映。“这个问题好办。现在前何大队造盐田、夯盐池已改木夯为石夯,你们可以派人去参观学习。石夯比木夯更坚固耐用且节省资金,石料也容易找到。”谷书记说完,又从口袋里拿出笔记簿和钢笔,画了石夯的几种造型和安装铁环的方法,并用笔比划强调说,组织石匠开采石材料,可根据造盐田、建海堤、修水利、铺道路等实际需要,加工成大小长型、圆型等不同规格的石夯。石料一定要选择非常坚固耐用的青色花岗岩石,虽然操作笨重,但石质坚硬如钢,夯得坚实,工程质量更好。
“谷书记对开采石料加工石夯为什么这样內行?”在场的公社和大队干部无不感到敬佩和惊讶。后来他们才知道,谷书记15岁时因生活所迫,曾与哥哥背井离乡,从老家河南省林县闯到山西,当了多年的石匠,学会了开采石料加工成石夯等技术。“难怪,谷书记说的都是内行话。”1958年,谷书记在白埕大队建立20亩木麻黄丰产实验林,并经常过问盐业生产和石夯使用的情况。
白埕大队按照谷书记说的话去做,很快由能工巧匠组成一个石夯加工小队,负责采运石料,制成多种规格的石夯。大的石夯重量200公斤,穿挂8个铁环系绳子,供8个人操作。中的石夯重量150公斤,穿挂6个铁环系绳子,由6个人操作。多数石夯重量50—100公斤,穿挂4个铁环系绳子,由4个人操作。每个石夯上端钻洞穿铁环,方便上下扛抬和搬运。白埕大队将石夯广泛用于围海滩、造盐田、建海堤、铺道路等工程建设,盐田面积扩大了好几倍,集体经济发展比较快。因此,白埕大队多次受到谷书记的表扬。
林镇财回忆,当年造盐田打石夯时,只见4个身强力壮的男劳力拉着石夯上的4根绳子,其中一人指挥喊着号子:“嗨呀吼,嗨呀吼……”其他人随着号子拉起放下打着石夯。打夯全靠发力拉绳,重重的石夯被抛起,借重力落下平平砸在地上,把松散的泥土夯得实实在在。盐滩工地上打夯号子此起彼伏,一派热闹的劳动场面。
石夯一直使用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各种型号的打夯机、压路机逐步取代了石夯。石夯受到了冷落,被丟弃或当石头拿去埋做地基。如今,在东山农村很难看到石夯,这块石夯是白埕村一位老盐民舍不得丟掉,藏在祖屋。今年4月中旬,其儿子翻修祖屋时发现了这个石夯,把它交给闽台民俗馆。
“看到眼前的石夯,就会想起当年谷书记深入白埕村,发动盐民加工、使用石夯,加快发展经济,为民谋福利的那一段故事。”林镇财感慨地说。☉谢汉杰文/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