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范多权
五联村,位于陈仓区虢镇火车站正北塬边。位于千渭之会千河北塬与渭河北塬的交接处,也就是周原镇偏西一些的的南塬边。这个村,双排村街,条条长长,直贯东西,全长二千多米。她东与塬下光芒村齐头,西与老六一五旁的李家崖村南对。这端直超长的农村街道,在我记忆里,还是凤毛麟角的。这街,不但长,而且平直,从西街的最顶头向东望,天气晴朗视野好,会瞅见一千多米外的东街影色。所以说,这长且平坦的程度是很难得的。村庄的形状,大多数的是田字型或回字型的方块状,这种方块状,优点是紧凑、中守、团结且热密,缺点是围阻、臃肿、闭塞和行滞。而长条街型,在旧年月是松散、静冷、易盗并不收气,但在现时月,优点明显,南北通透,东西顺序,出行便利,归家静安。晴来多迎阳,雨多易排涝;春来暖风抚,夏暑凉气透,秋凉风拂帘,冬来雪打窗。
五联村,这个名字,文革时,曾改名叫五星村。文革后期,复叫五联。五联,当然是五个小自然村合并组团而成。现在,你骑个电动车,滋溜一下,不到五六分钟,就会从老王沟窜到范家崖西头。由于现在的平直街道,一下子拉近了东西的物理距离和情感距离。有道是物华天宝天时地利,其实每一村落,她的落座之处,都有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五联村,与其它周原镇众兄弟村最大的不同点,是她距离跨度偏大,因其跨度大,就出现了东老王沟与西范家崖很有趣的人文差别。也更出现了与其三盘沟与其东壕沟与其北庄子很明显的细节地形差别和人文差别。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叨说叨老旧时期的五联村很有意思的人文景态。五联村,旧时的村址位置,是在现在村南几百米塬边的位置。由于塬边呈弯曲自然形态,故而旧村落就七零八落地散布在塬畔的沟沟台台与壕壕坡坡间。如果用形象的比喻,五联村极似“弓”字形布局。先说东头的老王沟。老王沟,处在南瞰光芒村北依南王村的位置。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老王沟所有村民都凹居在塬边一条南北一百多米的沟壕中。这沟北为上坡,沟南为下坡。其人行交通状况极为困滞。这老王沟地形呈隐蔽形态。如若远退百步之距,你看到的是塬台平坦,树树草草,压根看不到有人家存在。只有晌午饭时的冉冉炊烟蓝蓝升起,才能使人感知那沟里有许许多多的人家存在。老王沟,由于地处在沟槽之中,其近十米高的崖畔,起到了旧时期防盗防匪的功能。如果盗匪进沟,其沟里人两头一堵,关沟打狗,那盗匪只有哭爹喊娘跪地求饶的份。所以,老王沟就依其设防的自然形态,省了台塬村挖壕沟垒城墙的工程劳累。老王沟,村民不算多,但姓氏之多是其他四个村比不上的。我记得旧时在老学校上学时,与老王沟同学聊起姓氏的趣事时,老王沟同学掰着指头数了十七八个姓,实在叹为观止,如杨雷姜刘任,张王赵李侯,等等,记不全了。在一个小坳沟中,只有八九十户,三百多人中,居住着这么多姓氏的人家,这在陕西省的众多乡村中,实为罕见。我们非常敬佩,众姓之沟的乡亲,在几百年乃至千年的岁月里,历经风风雨雨中,能够和睦相处,守望相助,互敬互爱,与邻为亲。老王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由于沟凹交通问题日益突出,便是最早往沟上面平坦地片移迁的村庄。我记得在一九七八年前后就往上迁移了。于是,几年后的那八十年代初期,南北两小片的十组十一组就安居在平坦坦的五联最东头。
当然,老王沟西边紧挨的,是六七组。这两组现处在虢亚路五联坡上以东的位置。这位置离南塬边最近,当然也很平坦,其交通状况极为便利。然而,旧年月的六七队,却是没有这么好的安居条件,也可以说是五联村居住条件最困艰的地片。说起六七队,就不能不说三盘沟老城沟的旧风景。三盘沟老城,处在渭阳柴油机厂新二村正北的塬边位置,也就是老引渭渠虢镇隧洞上面的高崖畔塄边沿,当然也就是现在五联八组与四组正前方四百米的位置。那时三盘沟老城东是台沟,南是塬崖,西是条沟,北是城壕。三盘沟东坡六七队北街五队南西街四队就挤居在一块四周凹沟而凸冒的土台台之上或东西两头塄沟之间。三盘沟土台台东西长有二百多步吧,南北有百十多步,其城上有一条东西向的北正街和东西向的南偏街。北正街两边住户,门对门户对户,排居得比较紧凑。南偏街是个半片街,街北住户,大门向南敞开,十几米就是塬崖畔,每天瞅见下面厂区烟筒冒烟和听见机器叽哇声。这三盘沟老台城,四队就住在城西的一个南北短沟中和一部分住在城上南街的地片。我记得,旧时人们叫三盘沟老城为坤城。比如说,我到坤城去呀。或者给别人说,我到坤城西面往了哩。至于是不是这个“坤”字,有待考据。老土城里,五队就挤居在北正街中段以西的位置,和一部分北壕沟几家人。北正街中段以西是七队吧。而六队,就住在城东崖畔沟沟岔岔的地段。我记得,这是地处最不便利的片区,从东城台有一条弯弯的羊肠窄坡,沿着一条的弯沟边曲曲折折而下,直到引渭渠边,这六队的人家就住在岔沟的崖畔处。每家都有靠崖窑洞,窑外有一两间土厦房。我记得东沟台那,有一窝泉水,供附近人家生活挑水,而西沟那边,有一个月牙型的涝池,为西城人提供洗衣便利。我们范家崖西片人去大队部办事和去学校上学,从涝池北边绕过那是必走之径。有意思的是,老城西片的人,要下塬去六一五厂区商业街,步行要经过引渭渠隧洞沟套的半崖“冂”型窄窄小路。这细小崖路,也就半米宽,二百多步长,路上面是近二十米悬崖畔,路下面是近三十米的悬崖畔和那崖底闪晃晃的渠水。不经常走这半崖路的人,那是头昏眼晕,心惊肉跳。我们范家崖经过此路段时,是从崖顶绕过向西走回村,不必走这崖路。我不时耍趣走几次这路,那个胆怯劲现在想起来就冒汗。我是身贴着崖壁,手抓着壁草枝,一步步颤挪着,头晕眼花地走过那步步惊心之道的。而经常走这路的西沟人,练就了相当的功夫。每回我看见那背着百斤背篓或担着百斤重担的人,稳稳自如地走在那悬崖路上。作为他们来说,习以为常。而我到现在想起来,就感到钦佩和叹服!当然,这是生活路径难行的当时特征。现在的新平直街道,六七队与四五队被八九队间隔得老远,似乎毫无牵挂。其实老年月,六七四五是挤在一个土城周围的。六七队,张田薛王占大数,四五队关刘占全数。我记得老台城上的老宅大瓦房还是很有家底。总之,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史村,还是有浓郁的特定老街久年气氛的!
五联村老大队戏楼后面,就是北庄子。北庄子处在稍内深展的地片,所以其地很平坦。一般能称作庄子的村庄,大都是在比较平展的地块。一般叫堡子的,大都在崖畔之高凸处。北庄子,不算太大,也就是总共十亩左右吧。南北长有百米吧,东西稍窄一些。这个庄子在我记忆里,四面的城壕圈得很完整。当然城墙在早年头已挖倒沃了肥再拉运地里上了庄稼。庄子出外的口子,也就是南北中间有一条填平城壕留的窄路。我记得庄南村口有一个精致的照壁。照壁的古代讲究是外挡邪气内护福气。所以每村的照壁,都是自村上原始立根住人起就建垒了。一般照壁两侧都有一个古根盘虬树身粗大的老槐树。所以照壁和老槐就都是第一代先人留下的创业物证。北庄子,中间有一条南北通城的主街道,两边门当户对。其院内的祖屋平瓦稳柱正墙明窗,都是很有财气的大瓦房。且家家房脊相连,瓦面相通,其睦邻和居气氛福弥全庄。北庄子总共有百十户人家,列为八九队。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由于城庄内人居太过挤密,生活受阻,这便有三分之一的人家移迁到庄子城门以南的地片。那个年月盖房垒屋的人家,由于物困民艰,大多都是单斜面丘字型土厦房或低矮的土大房,建不起老祖屋那前是木造板檐墙中有粗直梁柱的富气房。北庄子,安居着关姓刘姓和张姓人家,相互乐乐和和,久处了几百或上千年。
再回到老大队院子南与老学校门北的这个大操场。从大操场往西,顺五队麦草场院子北墙的土路西走百米,再顺南北主路的丁字口往南走百米,这百米是一条凹沟套,就到三盘沟台城北沟中段。这里有一个斜坡可上台城。咱们不上斜坡,顺北壕沟底边往西直走,过百米后,就到了城西月牙型涝池。顺池边西走,再北拐三四十米,就到了四队向北向西的岔口。咱们向西上这四队崖畔的小斜坡,这就上了崖畔顶。再往南走三几十米,就到了引渭渠虢镇隧洞东洞口崖畔的上面顶部。从这向南就可下塬坡去虢镇火车站厂区。咱不下南面,从这直往西走,这是一个很直条的田地土道。这土道有四五百米吧,走过这条西直路,就到了范家崖村庄处。
现在走到的,是范家崖一队东涝池边头。这涝池在这东西主路的路边南边,涝池不大,也就直径二十米左右,为附近人家的平时洗衣带来涤物便利。这涝池上面西南,就是一队二十几户南场里人家。这片人家,是一个“L”型北伸五十米再西拐三十米的街道。两边都挤居着不规则院落人家。这一队二十几户人家片区西边紧挨着二队十几户人家。这一片叫场里的人家,是从范家崖北庄子和南堡子近二三十年搬迁出来的。这片场里的散村庄南边,也就是东西主路南边,就是一队的西边牲口饲养院和东边的大麦场。大麦场和饲养院南边,是一队座南朝北、叫堡子的老城。一队的老堡子,南座塬边,与塬下的六一五厂区的北塬边厂墙紧挨。东壕西壕与北壕都还围绕。旧时只有北城门前有一条与北沟通的城门窄路。老堡子的城墙城门楼我们这一代没有见过。据老人们说,旧时很紧固严实。这个堡子不是很大,也就十几亩地左右吧。这块基本上是方型,东西与南北各有八九十米吧。城内有西中东三个南北街道,由于私院排序稍凌乱,故街道有些曲弯。老堡子城的西边,就是范家崖村的老戏楼。这戏楼与堡子北城门前的一队饲养院齐平。
范家崖老戏楼,座南朝北,舞台前是二队的大麦场,这麦场有十亩大。麦场再北面,就是二队的牲口饲养处。先说老戏楼,这老戏楼,是后面占一半的高台上的戏房,前是占一半的高台上戏舞台。这戏楼东西两边都有高台宽一米的露沿台。我们小时候在上边玩耍跑动,经常从露台沿上就顺前台角翻攀过去,跑进舞台上。因为前舞台的前基台座有近两米高,一般人是很难直接爬上去的。范家崖这戏楼是古建技艺的高匠之作。我记得舞台内里的大梁大柱大檩大柃的材质粗大圆直,且屋架的相互合接卯插制作得极其精湛。而且,这戏楼的前檐饰面飞檐跷脊,花壁雕门,很是精工细作。这戏楼也算是秦雍大塬区一处的古戏楼杰作。范家崖,由于村量偏小,故而平时古庙会很少策划演大戏。我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后,五联村有自演剧团,所排的《红色娘子军》《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常规样板戏,隔三岔五,在本戏楼上热演。那演时的人山人海、人头攒动,令我印象深刻!范家崖戏楼,可能在七八百年前祖先建村初期就有乐兴而建,她佑福了这个村多世多代,最后在一九九三年左右拆掉了。大戏楼前是二队饲养处,饲养处一般是前露天晾牲场, 再是一长排宿牲房与草房和马车房,房后就是土墙围的草垛子草料场。这二队饲养处西边,就是范家崖村老庄子的地片。
范家崖老庄子,设在四周平坦之地。这庄子坐北朝南。这也是一个很标配的关中西塬老城村。古时期,她高建城楼高垒城墙,四周外堀深壕,以最大的限度挡住匪祸的侵袭。当然,到我们小时所看见,就像方圆各个村庄一样,恰逢社会平安稳定,而全都将城楼城墙拆掉肥了粮田。我记得,我们十一二岁左右的七十年代中期,村口西边的一座城垛子还荒立在那,后来也挖掉了。范家崖老庄子,稍微大一些。东西南北各有一百五十米。城内一条主街南北向。街距较窄,其对门对户的街房檐只有五六米,故而街内光线总感觉暗灰乎乎的。这庄子,南面的二队与北面的三队基本各占一半城片。这庄子主街两边的住户,有的有街房,有的就是一个小矮街门楼,进街门,直接是院子,两边对应厦厦房,后面是大堂厅房。这街门沿街齐平,后厅房也基本上从南到北成排齐瓦。老堡子和老庄子,基本上都是齐整整的范姓人家和零散几家的贾王杨姓。范家崖三个小队规模比其它小队大要大些,人口与地亩基本上占五联村的三分之一多。
五联村,总体队型排序是从西边,三二一五四八九六七十与十一队组。本村村型的东西直平、南北畅开、相连相牵、互敬互爱。这么一个整体条直的村容形成,得益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规划和排序,也得益于各级政府的惠民大政,更得益于当时期五联爷辈父辈们不甘守旧不甘守艰不甘守困和不甘守庸的顽强拼搏精神,才使全部十一个生产队近八九百户人家齐整整地向北搬迁至现在的风水宝地。而今,五联村,在上级政府的大政方针指导下,在各届村委会努力下,在所有村民几十年的艰苦奋斗下,其村容,街路硬化,街灯夕辉,街容整洁,街门光亮,户院花簇,房楼瓷明,厅堂饰美,屋设华丽,电器齐备;其院内,生机盎然,和和睦睦,乐度四季,福气弥漫!
噢,我们的五联村,好一个安居乐业的胜地!
关于作者
作者:范多权,半百人世。虢北大塬周原五联一农。乐于文写,观人间百态,描人世百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