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端午节的过程(写一篇关于过端午节的作文)


我是重庆人,我们小时候过端午会有的几项节目是:“吃粽子、包包子、赛龙舟,家家户户会挂陈艾驱虫。”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又叫端阳节。据大人们说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为了国家跳入江中为国捐躯的节日。因此这一天被称为端午节。那时候至于屈原长什么样,跳江的过程是什么根本记不得了,只心心念念的记得要吃粽子,咸鸭蛋,还可以放半天假。

还有几天才到端午的时候心里面就开始激动起来,有的家里面爱干净一点的会把家里面的衣服,蚊帐,被单什么的都拿出来洗,在用来灌田的沟渠边三三两两的背着背篓,拿着木棒,那时候洗衣服很少用洗衣粉,所以用木棒拍打衣服,再用手搓,以达到去污的效果。每到那些天沟渠边会特别热闹,那些妇女开着一些玩笑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有的大人会准备包粽子的糯米,或者做糍粑所需的材料。而我会在端午节的前几天晚上都会失眠,一想到又吃粽子,糍粑,咸鸭蛋就特别激动!那时候农村条件不好,家里面也没什么好吃的,这些东西对于我们来说就是美食了!我妈妈为了让这个节过得更有意思,会用面粉做一些有形状的动物样子,然后蒸熟了给我们吃。我记忆最深刻的是用面粉做的鸟。面粉用水调好以后用手捏一个鸟的形状,蒸熟以后用花椒籽做鸟的眼睛,在头的两边一边放一颗花椒籽,然后在鸟肚子的两侧用红色笔画出鸟翅膀的形状,这样看起来鸟的身子是白白胖胖的,眼睛黑得发亮,翅膀红红的好诱人。其实味道就跟馒头一样,但是因为有了那些点缀以后一下子觉得这个东西好好吃,好美味!吃咸鸭蛋的更是高兴。平时一年也难得吃一次蛋,更何况是有盐味的鸭蛋,每个人只有一个。所以在吃饭的时候都舍不得吃。吃完饭悄悄把蛋饭在衣服口袋里拿到学校去跟同学炫耀。尴尬的是那一天基本上每个同学都揣了一来学校……

那时候的天气比现在要冷,在端午节之前都会下很多天的雨,以至于很多地方都会涨水,大人们说的叫涨端阳水。那时候看到河里的田里的水都特别多而且都像泥浆一样的浑浊。关键是还特别冷。到了学校以后因为过节的原因大家都很兴奋,总在追打嬉戏。有的因为冷就挤在墙角取暖,重庆话说的“挤干油渣”互相挤在一起用身体取暖,只要有两个开头的,后面的就都跟着去墙角挤,要不了多久墙角就会有一堆人,笑着挤着闹着别提有多高兴了!

端午那天一般上学都只上半天,中午后就回家了,然后在回家的路上就到处看到那些门上都插着菖蒲和陈艾,据说那样可以辟邪,而且端午节那天的陈艾是药效最好的,挂在门上后拿来煮陈艾蛋,熬水洗澡都是很有用的。有的会在门上挂很久,有的等陈艾干了就收起来放家里了。但是门上挂陈艾的样子一直在记忆里很深刻。

重庆人过端午会包粽子、一般是用斑竹叶来包,开初只是糯米加白糖,后来人们生活好了,粽子也多种多样,有腊肉味、豆沙味、牛肉味等。条件好点的就包很多口味的粽子,我们家包的就是白味的。但是被粽叶裹过的糯米有浓浓的香味,再沾点白糖吃,那就是无比的美味了。端午节也是各种虫出没的时候,人们还会喝雄黄酒,但是小孩子不可以喝酒,可以将雄黄酒涂在脸上、手和脚上,据说雄黄酒还可以驱蛇,那时候抹了点在身上就感觉自己百毒不侵了,晚上走在田间也不怕蛇了。重庆是长江的上游城市,因此端午节重庆人都会举行赛龙舟比赛,有些地区还会在赛龙舟的同时进行“抢鸭子”比赛,负责人将一筐一筐的鸭子倒入江中,看谁抢的快,抢的多,抢到的都可以带回家去。看闹热的人会特别多,这无疑是一项最实在的运动。

我们那个时候过端午李子还没用成熟,但是大人们说端午节这天吃李子夏天就不会犯困,不打瞌睡。于是把那又酸又涩的李子摘几个来吃,一个二个的吃得鼻子眼睛都皱成一团了……但是任然觉得很美味。那时候的端午有浓浓的节日气氛,如今长大了,吃的不再局限于白味粽子,吃的各种各样,但是早已没有了儿时的味道了。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