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风水宝地的小区叫啥


百年历史的哈尔滨有着百年历史的老街。想了解一个城市的历史,最好的办法就是到当地人推荐的老街转转。

刘纯 文/摄

讲老城故事应首述道外区,因为那是哈尔滨的开埠之区。中华巴洛克建筑是中西合壁式的建筑,主要集中在道外区。洋式立面的中式图案,林林总总,线条变化各有不同。可惜的是老道外的东方巴洛克建筑,因年代久远破损严重,因改造颇多,原始滋味越来越少,即使修旧如旧,也根本无法做到原貌再现。

以北三道街到北七道街的临街建筑为例,很多楼体的下部被“装修”,有一些楼体外立面从上到下被抹平“简化”……这些都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由这些老建筑派生出的街道,也同样有着独特的韵味。一条街,便是一段历史,他究竟埋藏着多少兴衰之事,只有你亲自叩一叩这些街巷的历史之门才会知道。

延爽街。哈尔滨开埠第一街——延爽街。记得儿时,从道外区北头道街的大罗新,到南头道街的专卖店,再到景阳街的新闻电影院,行人摩肩接踵,车马络绎不绝,这里是老哈尔滨最热闹的地方。那时的延爽街是孩子们的天堂,一街筒子全是卖玩具的,花拉棒儿、万花筒、不倒翁、泥娃娃、小喇叭,琳琅满目,五颜六色,还有糖炒栗子、落花生,令小顽童们乐此不疲,大开眼界。

这里的院子大都是“圈楼”。进了门洞,就是所谓的大杂院。举头四顾,均搭着木质的楼梯,楼腰之处是一圈外悬式的木走廊。院子里照例有一个公用水笼头、一个浊气袭人的泔水窖、拥挤的煤棚、自行车、手推车、杂物之类。

如今那记忆中的延爽街早已无影无踪,连街牌亦不复存在。老房子大部分都拆迁了,盖了一片片新楼,清一色的经济实用住房,千篇一律,表情呆滞。

天一街。在哈尔滨市道外区,有一条最古老的街道叫天一街。作为哈尔滨老城最早的一条街巷很多年前就已经消失了。天一街旧称裤裆街,是哈尔滨渔村的发源地。早在200多年以前,这一带水泊、沼泽、小河纵横交错,草木繁盛,是一块沉睡的宝地。自乾隆年间以来,这里开始有人捕鱼贡鲜。据档案记载,1870年有哈尔滨村民许成谟在此开设当铺,裤裆街便形成了。但这一名称正式出现于何时,还没有见到确切的记载,但最迟不超过1898年。

这条街呈“人”字形,一些当铺、小店就在“人”字形两侧的交叉点上。因裤裆街两侧居民多为山东人,他们在此打鱼、跑船、行商、种地。为加强同乡情谊,互济有无,聚居在这一带的山东同乡正式建立山东会馆,傅巨川是首任会长,为山东同乡谋了许多福利。

裤裆街两侧山东文化最为浓烈,五行八门,三教九流,不一而足。最具山东特色的小戏馆、说书馆、茶馆、酒馆当街溢巷,更显一派繁荣之景象。

1933年,因“裤裆”二字不雅,改称天一街。后来,由于市政府打通了太古街,改造了平原巷,彻底改变了这一地区路狭房陋的旧貌。曾是“断头路”的太古街,在旧平原巷小街的基础上,直通承德街。南北两侧是拓宽取直贯通的南头道街和大水晶街。这样一来,具有百年历史的延爽街、平原巷、五柳街、天一街就不复存在了。

承德街。国境街就是今日的承德街。1898年由于中东铁路在哈尔滨修建,将香坊、南岗、道里划为铁路租界,所谓“哈尔滨铁路城”及其美誉“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仅限于此区,而将傅家店、田家烧锅圈出,是“哈尔滨铁路城”的城外乡村。俄人与华人以“国境街”为界各设警署,分别治理,“国境街”由此而来。

1926年,“国境街”改为承德街。1933年7月1日,滨江市(即傅家甸)正式并入哈尔滨市(即道里、南岗),直到这时,“国境街”作为两市之间的划界作用才最后丧失。

安埠大街。香坊区最古老的街道,是1895年形成的。这条街道的形成起因还要从著名的田家烧锅说起。相传大约在1805年左右,山东黄县的田保辉兄弟6人在其祖父和父亲的带领下,辗转来到哈尔滨。按照当时清朝的规定,汉人不得任意开荒。于是,田姓便开设了第一家烧锅店。香坊水质好,酿酒有奇香,田家兄弟待客又和善,遂使田家烧锅远近闻名。当时路经哈尔滨的人,不喝一口田家烧锅酒,算是没有路过哈尔滨。在田家烧锅正门口,买酒的人多,自然走出了一条“酒路”。

按理说形成的这条街应叫“烧锅街”,但为什么取名安埠大街呢?原来,由于义和团被平定后,此街渐成集贸中心,故取名“安埠”,即有“安定”之意。最初,这条街是泥土路,1948年拓宽,改铺柏油路,今西起红旗大街,东止通天街,全长5000米,宽15米,成为香坊区一条主要商业街道。

大直街。1898年,俄国工程技术人员初来哈尔滨,即看中了这块临江背岗的“风水宝地”。1899年,铁路工程局首先对南岗进行了重点街道规划,其范围是北至铁路街,南到马家沟河,大直街横贯南岗街区的中心,笔直而宽阔,故被称作“大直街”。

由于对南岗街道的规划是在城市未形成之前,又是在俄国彼得堡,根据南岗的丘陵地势经高级工程设计人员规划完成后,拿到哈尔滨按图纸施工的,所以街道畅通,布局合理,十分有利于城市的快速发展。

在大直街两侧主要是两类建筑:一类是刺破青天的高层建筑,如圣·尼古拉大教堂(俗称喇嘛台)、中东铁路管理局大楼(今哈铁路局)、哈尔滨商务学校(今哈工大图书馆)、哈尔滨莫斯科商场(今省博物馆)、中东铁路俱乐部(今哈铁路文化宫)、秋林公司等;另一类是掩映在榆树丛中的庭院式高级住宅和单元式普通员工住宅,他们主要分布在花园街、夹树街和民益街两侧。大直街宛如“子午线”,将这座“东方小巴黎”一分为二,一半临江,一半着陆,演绎着都市生活的五彩缤纷。

果戈里大街。果戈里大街建于1901年,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早在18世纪初,随着中东铁路的修筑,围绕市中心喇嘛台广场周边拉起了街基,果戈里大街出现了雏形。1902年,秋林公司为扩大经营,将位于香坊的分公司迁至南岗大直街与果戈里大街交汇处,并盖起了楼房,从此,围绕秋林公司左右兴起多家俄国人的商号、药店等,果戈里大街逐渐开始发展。

果戈里大街原名新商务街、果戈里街,1925年改为义州街。他位于南岗区中部,南起文昌街,北至一曼街,全长2642米,原为方石路,1987年改铺柏油路面,为哈市一类街路。1958年,为纪念毛泽东主席视察哈尔滨时题词“奋斗”而改称为奋斗路。2003年9月28日改称果戈里大街。

夜幕降临之际,华灯四射,果戈里大街成为哈尔滨市一道亮丽的景观。建设成的有酒吧、餐吧、网吧、茶吧、迪吧、书吧、歌吧、画吧等,让健康的文化走进市场,走进人们的生活之中。改造后的果戈里大街成了一条文化名街。

中山路。中山路原是田家烧锅通向南岗的乡间无名小路,大约于1890年左右形成。那时路两侧多为荒草野地,路上偶有行人,也是腰扎草绳,头盘长辫的乡野农夫。 1898年,为尽快沟通香坊与南岗的交通,中东铁路工程局首先拓宽铺垫了这条路。

那时的中山路,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僻静和粗放。从原喇嘛台到现在省政府一段,路面是用大石块铺成的,再往南至香坊则是土路。沿路两侧是一抱多粗的大榆树,枝叶参天,绵延数里,蔚为壮观。中山路北段的居民,有许多是俄国人,小小庭院,围以板墙,房前屋后,几棵果树,几株丁香,夏日傍晚,常飘出悠扬的琴声,多少有些异国风味。

1946年5月28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成立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将这条街改为中山路。这以后,这条街迅速发展起来。1955年,中山综合商店开业。1957年,哈尔滨市工人文化宫建成,成为中山路的骄傲。再后来,中山路沿街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一度成为哈尔滨政治经济的中心和都市风格的象征。

红军街。红军街位于南岗区,建于清光绪24年(1898年),原名车站街、霍尔瓦特大街,北起哈尔滨火车站广场,南至马家沟中山桥,全长1266米。该街与大直街在博物馆广场交汇,构成市中心大十字交通要道,是哈尔滨中心区的中心。

在这条街上,也就是靠近火车站左侧最前边那座反映欧洲新艺术思潮的俄式建筑,现在是哈铁招待所,当年是俄国“官官克路布(俱乐部)”,是寻欢作乐的休闲场所。日俄战争时,临时辟为伤兵医院,变成了痛苦呻吟之地。后来一度改为俄国总领事馆。日伪时期变成接待军政要员的大和旅馆。其不寻常之处是,沙俄财政与交通大臣维特伯爵,以及日本关东军参谋长小矾国昭、宪兵司令东条英机、伪产业部次长岸信介都曾于此下榻。

再向前几步,有一座欧洲古典文艺复兴风韵的小楼,在那精巧的门旁挂着“黑龙江省工商业联合会”的牌匾,当年却是赫赫有名的华俄道胜银行。再往前,是英国领事馆(省教委大楼旁)。车站大街的右侧,从上往下,头一座是巴洛克式建筑的黑龙江省博物馆,当年是莫斯科商场。往下坡,是令人毛骨悚然的日本宪兵队。再往下,是日本总领事馆。最坡下的一座大楼,便是俄国的税捐局。1949年,为纪念苏联红军,便有了“红军街”这个街名。

地段街。这是哈尔滨第一条石头马路。1898年中东铁路修建后,工程局总部设在香坊的田家烧锅,为了沟通道里与南岗、香坊之间的交通,工程局首先在松花江边与南岗之间修筑一条石头马路,铁路工程局第九施工段驻扎在此。 这条路修筑极为艰苦,这一带地势低洼泥泞,人们只好先用树干、树枝垫底,再用长满青草的地皮、沙土堆高,最后用小块石铺砌,以免夏季翻浆。它是哈尔滨有史以来的第一条石砌马路,就是在整个东北,也是独领风骚。1899年建成后,这条街被称为“地段街”。

在这条街上,曾先后设有黑龙江省铁路交涉局、华俄学塾(原市大法厅斜对过)、俄国红十字医院(今市儿童医院)、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分行(今黑龙江省美术馆),以及日本金城商会和北满制油株试会社等十几家工商企业。解放以后,地段街进行了多次修建,并在石头路面上铺成了柏油马路。

兆麟街。兆麟大街形成于1903年,20世纪初中东铁路局兴建秦家岗火车站的同时,也配套兴建了机务段等给水塔设施,同时铺设了至松花江边的水道管路,便命名为水道街。在这条街上,修建了哈埠第一座市场——道里区八杂市,有236家店铺,是当时哈埠最大的一座“超级市场”,买卖甚为兴隆。

1923年,在这条街上建立了一座哈尔滨广益中学,后改称东省特区第一中学,今为哈尔滨第一中学。上世纪二十年代末,英商汇丰银行在靠近水道街的南端,修建了一座哈尔滨汇丰银行分行的办公大楼(今哈尔滨市教育局)。三十年代初,第一中学斜对面,修建了当时道里区最大的饭店宴宾楼饭店(今哈尔滨市政府广场)。

三十年代末,在靠近水道街北头,日本人建起一座中等学校,名叫“大道馆”学院(今省歌舞剧院)。1940年,在水道街中部,修建了一座影剧院——哈尔滨会馆(今哈尔滨话剧院),水道街初具规模,逐渐繁华起来。1946年3月9日,水道街9号二楼,一场蓄谋已久的政治谋杀在这里得手,李兆麟将军壮烈地死在国民党特务的刀下。3月15日,隆重的丧礼之后,水道街正式命名为兆麟街,道里公园改名为兆麟公园。

新阳路。“偏脸子”这个名称对那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是非常熟悉的,而对于年轻人来说却是陌生的。偏脸子“偏”在哪里呢?原来,偏脸子位于经纬街偏南新阳路两侧,该地的街道都以“安”字命名,安国街、安定街、安顺街、安良街等共有20多条。这些街道除安德街和安隆街外,其余所有的街巷都偏斜,故将这一地区称“偏脸子”。

最初“偏脸子”是一片沼泽地,芦苇丛生,野鸭成群,狐獾出没,蚊蝇滋生。一些房屋杂乱地建在高地上,根本无路可走,人们借栈桥通行。由于倾倒大量的垃圾和残土,才渐渐形成了街道的轮廓。这些街道大多以俄国城市及人名来命名,如安心街(塞瓦斯托伯尔斯卡雅)、安化街(特约尔斯卡雅)、安平街(华沙街)、安固街(科洛列夫斯卡雅)等。

中央大街。中央大街可以说是哈尔滨形成最早的名街之一。1898年,哈尔滨开始大规模地修筑铁路和城市建设,原沿江地段是古河道,尽是荒凉而低洼的草甸子。运送铁路器材的马车,在泥泞中开出一条土道,这便是中央大街的雏形。走在这条大街上的是骡马驾驭的车子,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由于埠头区的建立,这里俄人铺子也多了起来,他们经营杂货、修表等,故称“中国大街”,但两侧多为欧式建筑,商业也多为外国人经营,犹如外国城市一般。1928年7月,中国大街正式改称“中央大街”。现在的中央大街,北起松花江畔的防洪纪念塔广场,南接新阳广场,全长1400米,马路宽11米,仍保持原光滑的方块花岗石铺砌的路面。

据说起初这条街是由一位武林僧人将数千根2、3米长的圆木桩,一头削尖,一根根一排排地沿路钉进土层中,上面再敷以碎石,铺上黄沙,才解决了翻浆的问题的。1924年5月,由一位俄国工程师设计监工为其铺上方石块,为花岗岩雕铸,其形状大小如俄式的小面包。当时一块方石的价格约为1美元(当时1美元可是一般寻常人家1个月的吃饭钱),足足有1里半长的中央大街,真可谓是金子铺成的道路。

中央大街全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设71栋,并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现代多种风格建筑13栋。其涵括了西方建筑史上最有影响的四大建筑流派,以及欧洲最具魅力的近300年文化发展史,其历史的精深久远和展示建筑艺术的博大精深为世上少见。现在的中央大街除了是当地人们休闲的最佳去处,更是成为了哈尔滨旅游的必到景点之一,让你不出国门便可领略到欧亚大陆的风光。

作者简介

刘纯,资深新闻人,国家一级美术师。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省书画院研究员,黑龙江省艺术品收藏研究会副会长……是以画水墨莲花而著称的美术家,被誉为龙江“墨荷王”。

编著出版有《设计·观念·消费》 《索菲亚的沉默》 《现代企业广告展示》 《刘纯美术摄影书法作品集》 《名家画荷 莲痴刘纯》等15部书籍。有关著作和作品纳入“双一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图书馆和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文献。

书画作品多次参展、获奖,被机关事业单位、著名画家、知名学者、官员、企业家、媒体人和外国友人收藏。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