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数的概念是什么(整数的概念及运用)


本文出自数学家阿哈罗尼(Ron Aharoni)《小学算术教什么,怎么教》一书。他用一些实例来告诉我们整数的由来以及发明“数”的意义。

上帝创造整数;余皆人力所为。

——克罗内克

数为什么是发明出来的?

我九岁的女儿喜欢在生日卡上写:「给你很多、很多、很多……的爱」,几乎塞满半页的「很多」。

也许几千年前还没发明数字的时候,就是用这种方法代替计数。穴居人不会说「3颗石头」,而是说「石头、石头、石头。」

为什么要发明数字的理由现在就很清楚了:为求精简!我女儿其实不必写半页「很多」,其实只需写「一百次那多的爱。」

不过我也得承认效果并非相同。

在三年级的某班上,我想让小朋友了解使用数字会多省力,就讲了一个故事给他们听。不过我会先提醒他们:「我讲的故事发生在某种东西还没有发明的时候,你们要猜猜看那是什么?」

穴居人出外打猎一整天,回到洞穴后对老婆说:「我带回来兔子、兔子、兔子。」老婆回答说:「谢谢你、谢谢你丶谢谢你」

(来自书中插图)

小朋友一下就猜对答案:那是发生在发明数字以前的事。现在我们会简短的说「3只兔子」,或「3个谢谢你」(更口语的说法是,多谢)。

有4只免子时,讲「兔子、兔子、兔子、兔子」不会有困难,但是想想看,如果穴居人带回来的是100只兔子!数字节省了许多气力,它使用了数学精简的三要素:表示法、推广(4可以用来算兔子、铅笔、汽车)、秩序——知道每类东西有几个,提供了有关世界本质的讯息,也创造了某种秩序。

因为同类型的单位可以反复使用,所以才产生了数字1、2、3……。它们的发明是那么样的自然,因而称为「自然数」。所有其他类型的数,像是分数,负数,实数、复数等等,都在更晚的时代才发明,而且因为与日常生活相去较远,所以比较不那么自然。

在本书中,单单出现「数」这个字时,指的就是自然数,也就是(正)整数。

为什么数在数学里扮演核心角色?

随便问一个路人:数学是什么,答案恐怕都会包含「数」——数学在处理数字。专业数学家知道这样说是不准确的,因为有些数学领域,例如几何,并不直接处理数字。但是通俗的看法也包含了相当的真理:数在数学里确实有特殊的角色,数几乎出现在每一个数学领域里,至少也会间接出现。为什么这样?

我们前面说过,数学把基本的思维过程抽象化。数之所以扮演如此核心的角色,是因为数是把所有过程里最基本的部分抽象出来的结果:也就是从世界梳理出个别物件。人们认定世界的一部分,把它跟其余部分分离当成独立单元,再赋予名称:例如「苹果」、「椅子」、「家庭」,这就是字词创造出来的过程,以及数字「1」的起源——「1颗苹果」、「1张椅子」、「1个家庭」。把同类型单元加以重复,就产生了自然数:「2颗苹果、3颗苹果……」。

带单位的数与纯粹的数

「我本来打算有一个丈夫七个子女,但后来把数目搞颠倒了。」

——拉娜·透纳

虽然拉娜·透纳说明了数的重要性,然而最首要的其实是单位,也就是这个数是在计算什么。

数的概念确实源自于带着单位的数,也就是用来计数物件有多少。抽象的数诞生较迟,因为是后来才发现数的重要性质,例如四则运算的结果与单位的选取并不相干:苹果也好,椅子也好,2+3=5总是对的。

所以人就实践抽象了:从4颗苹果与4张椅子的启发,发明了「纯粹」的数,也就是没有单位的数字:4。纯粹的数可以用来表达含有任何真实物质的命题。

这是导出抽象的具体例子,由此可知我们应该先教带单位的数,再教纯粹的数,换句话说,应该通过计数实际存在的东西来教学生数字概念。一年级生应该尽量多做计数,那是建立数字概念的唯一途径,教室柽应该摆放钮釦、弹珠、冰棒棍,吸管,而且计数的时候,一定要同时说出单位,回答「我们有几枝铅笔时?」,不要只说「4」,应该说「4枝铅笔」。

教单位的第一课

以下的内容是对于进行单位的第一课时该怎么教的建议。先警告班上同学,你要给奇怪的指令,等到抓住他们的注意力之后,就要求一位小朋友:「给我2」。在接下去的讨论,你会教导小朋友在你说「2」时,一定要说「2个什么」。

集合

第一个算术运算既不是加法也不是减法,而是会生出数字的运算——也就是定义单位。

换句话说,就是把一个物质从世界中分离,赋予名字,再定义成为「单位」,从此单位就能重复使用。

事实上,定义出单位是比数的发明还更基本的操作,也可以用来建立其他数学概念,特别是建立集合的概念,而集合是仅次于数的最重要数学概念。集合的概念是从发现若干东西放在一起能形成新单位而来的,这个新单位就叫做「集合」。几个人放在一起成为「家」的集合,5位球员放在一起组成篮球队的集合。

这项操作在数的十进位系统里最为显著。十个个体组织起来成为新单位叫「十」,十个「十」可以用来创造另一个单位叫「百」。

顺序

数不仅用来计数东西,也可用来把东西排序:「第一,第二,第三……」数目之间可以比大小,然后按照大小排序。当数目a小于数目b,我们写成:a<b。例如,3<5。有些小朋友觉得不容易记住符号的方向,所以大部分教科书会教记忆法:在符号「<」有大开口的那边写大的数目。符号「<」只用在纯粹的数之间,我们不会写「3颗苹果<5颗苹果」,因为在一年级使用数目时都带着单位,所以最好用「更多」与「更少」,或更正式一点的「大于」与「小于」,而把符号「<」留到二年级再用。

有一项基本工具可以帮助孩子想象数的顺序,它的名称是「数线」,就是在一条直线上,按照相等距离标示出数字。这是用来表示纯粹数之间的顺序,所以也应该延迟到二年级才学习。一年级生还在计数阶段,等距离标示、数与直线相连、把数跟点当做同样东西等等,对一年级生都嫌太抽象了。

(来自书中插图)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