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举报完后悔了1234(实名举报一查到底)


实名举报完后悔了1234(实名举报一查到底)

□刘德传(南昌大学)

实名举报前婆婆吃空饷,实名举报丈夫孕期出轨、公款消费,实名举报丈夫家暴、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近段时间,自曝不幸遭遇、揭露加害者罪行的“实名举报”频频出现在各大网络平台。与一般投诉维权不同,这些举报证据完善、表达清晰,便于媒体核实转载,能够迅速引起舆论关注。

应对举报,各方的行动与态度令人心暖。相关政府部门迅速响应,高效查办;涉事企业单位依法依规调查处理;社会团体也及时介入,提供关怀援助……当事人合法诉求得到妥善解决的同时,社会对不幸者的关爱、对违法暴力的零容忍,将激励更多公民借力媒介赋权,行使话语权利。

自曝悲剧,我们哀其不幸;揭露违法,我们赞其敢争。但也要认识到,这种“实名举报”是个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又伸张无果时的“紧急出口”,具有局限性;当其蔚为流行,需要反思其他出口是否闭塞。

举报一分钟,隐忍十年功——受害者这一次的果敢决绝,背后往往是无数次的无奈妥协。当东窗事发,除了受害者溢于言表的悲愤之情,举报之所以能得到广泛关注、迅速处理,还在于不仅揭露私人矛盾恩怨,同时也检举贪污腐败等严重触及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这使受害者的诉求更具公共属性,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争取到公权力及其执行者的支持。然而,若只有长久缄默、隐忍搜证才能赋予人们举报的勇气和底气,那付出的成本是否太大了些?

公开的“实名举报”,也容易对当事人造成出乎意料的事后代价。鼓励实名举报的初衷,是更高效地搜集证据。无论是举报人还是被举报人的信息,受理部门都会严格保密。而这种向公共领域透传私人身份信息的“实名举报”,不仅泄露他人隐私,容易诱发网络暴力、媒介审判,同时也让渡了自身隐私权。当事态平息,隐私权却难以收回,或有人肉搜索、流言蜚语对举报人造成二次伤害。

实际上,对于任何一种不幸,总有比自曝更好的求助方式。以家暴为例,依法上报,夫妻矛盾尚可能借助第三方调解妥善解决;“实名举报”,二人除离婚则难有它选。受害者固然明白其中利害关系,之所以还是选择后者,实属无奈之举、权宜之策。

调低“实名举报”在人们心中的优先级,需要疏通现有举报途径,关键在于强化制度监督,提升基层政务服务水平,杜绝官官相护、懒政怠政;需要另辟多元举报渠道,不让投诉无门成为正义的裹尸布;还需要优化举报处置流程,不仅用法律等硬性手段制止悲剧,更通过社会关怀等软性方式帮助举报人开启崭新生活。

不必苛求悲剧匿迹于人间,只是当不幸发生时,该让受害者以更从容的姿态选择更体面的方式,以与这个世界的善意发生勾连。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