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青海省地震局局长杨立明在发布会上作发布。 李江宁 摄
中新网西宁9月29日电 (记者 李江宁)“十年来,青海省防震减灾工作取得很大进展,防震减灾能力显著提升,有力有效应对处置了包括玛多7.4级、门源6.9级、门源6.4级、杂多6.2级、德令哈6.0级地震在内的20余次5级以上重大破坏性地震灾害,全部实现人员零死亡。”29日,青海省地震局局长杨立明对外表示。
当日,“青海这十年”防震减灾专场新闻发布会在西宁召开。
据介绍,十年来,青海省防震减灾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目前,青海全省8个市(州)均设有地震局,全省45个县(市、区)中有39个设有防震减灾工作机构。2015年2月,中国地震局和青海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同加强青海省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建设合作协议》,对全面提升我省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发挥重要作用。同时,青海省“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已于2021年由青海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正在组织实施。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李江宁 摄
记者了解到,十年来青海地震监测预测预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近年来,青海先后组织实施了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项目、中国地震背景场探测项目、青藏高原监测能力提升项目、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等国家重大项目青海子项目建设,累计新建各类监测站点550余个,进一步优化了观测台网布局,填补了监测空白区域,初步建成多学科相结合、定点观测与流动观测相结合、区域台网和专用台网相结合的地震监测体系。”杨立明介绍说。
目前,青海地震观测全面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监测台网密度不断加大、布局更加合理、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地震信息网络实现了省市(州)县台站全覆盖。青海省地震监测能力由原来的4.0级提升为3.0级,以西宁为中心的人口较稠密地区的监测能力达到1.0级。
同时,地震速报的时效性、可靠性不断提升,地震速报时间由原来20多分钟提升到8分钟,信息服务覆盖人口大幅度增长。地震速报产品更加丰富,从早期提供的地震三要素,到现今提供地震基本参数、震源机制解、余震分布、仪器烈度等20余项服务产品,有力地支撑了震后应急处置工作。(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