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南京中考分数线(2012江苏南京中考分数线)


“一个和孩子常年在一起的人,她的心灵永远活泼像清泉。一个热情培育小苗的人,她会欣赏它生长的风烟。一个忘我劳动的人,她的形象在别人的记忆中活鲜。一个用心温暖别人的人,她自己的心也必然会感到温暖。”这是诗人臧克家笔下的斯霞,读来令人回味。

上世纪60年代,新华社记者徐文、古平在采访斯霞后,留下名篇《斯霞和孩子》,也让这位小学老师名扬全国。

在斯霞工作过的南京,名为“南京教育好故事”的系列评比分享活动于2018年启动,五年来已有200多位良师脱颖而出,成为全市近九万名教师的身边榜样。近日,记者对这一群体进行了深入访谈,探寻新时代成为好教师的“密码”。

“终身许给少年儿童”

坐落于鸡鸣寺旁、北极阁下的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是斯霞曾经执教数十年的地方。校门口,挂着“斯霞小学”的牌子;校园里,矗立着斯霞的半身塑像;走进斯霞纪念馆,有她生前的照片和手稿,“我为一辈子做小学教师感到自豪!”这句名言也刻在墙上。

从17岁从教,直至85岁退休,斯霞在漫长的从教生涯中,一直是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老师。1978年组织任命斯霞为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她坚辞不受:“我不当副局长,也不要给我安排办公室、办公桌,我还在附小上班、上课。”

“终身许给少年儿童”,曾是斯霞的志向,如今也是南师附小所有教师的信条。

“附小每年都要开展‘斯霞年度人物’的评选,从师德高尚、榜样示范、业务精湛、业绩突出四个方面,为全校教师树立形象和价值追求的旗帜。”该校负责人告诉记者。

传承的意义,南京外国语学校副校长朱征深有感悟。在听了很多有关外婆斯霞的故事后,2021年朱征也走上了演讲台,那也是他执教的第三个十年。

“直到今天,还会有人问我,你的外婆是斯霞,那你当年是不是语文很好呀?斯老师在家会给你个别辅导吧?我会笑着借用小品里的一句话来回应——‘这个真没有’。在我的印象中,外婆对我们晚辈,从来不刻意教授知识,而是用她自己的一言一行让我们学会如何做人做事。”

据了解,斯霞一家三代十多人从事教师行业,1991年,斯霞老师一家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世家”。

南师附小校园内的斯霞雕像下面刻着四个字——敬业爱生,这也是后人对斯霞一生的总结。朱征作为家中第三代教师代表,对此有自己的理解并且付诸实践:敬业就是敬畏课堂,认认真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让每一节课都充满教育的智慧和生命的灵动;爱生,就是尊重学生,关爱呵护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适合的教育和个性的发展。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斯霞老师有句名言——给学生带得走的美好。她每接手一个新班,都会拿着花名册挨家挨户走访,力求把握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这一“家访式备课”在她从教的70余年里从未间断。

2015年,皮肤黝黑、笑起来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的科利华中学紫东分校语文教师葛盛也开启了自己的家访之路。七年来,他家访近百次,总路程达到了2000公里,家访日记超过12万字。他因此站上了“南京教育好故事”的演讲台,获得了更多的关注。

同学们亲切地称他为“葛大爷”,不仅不担心老师向家长告状,反而有些期待。葛盛有个习惯,每次家访送孩子一本书。初三的薛金彬收到了一本汪曾祺所著的《人间草木》,翻开扉页就可以看到葛盛的笔迹:在最美的时光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也是我所理解的‘师范’的本意。”葛盛说,他理想中的家访,是希望遵循着学生们不同的状态,达到因生施策、因户施策的教育目标。

师为众人重,始得众人师。

面对家访途中遭遇车祸左腿高位截肢的厄运,溧水区群力初级中学英语教师邹余贵仅休息几个月便重回课堂,29年如一日坚守在乡村教学第一线。

南京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张生表示,为师之道,首在师德,教师的行为、素养、品格都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坚定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信仰信念,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才能引导和帮助学生们把握好人生方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据了解,南京市近年来进一步加强尊师、重师,每五年开展一次“陶行知奖”“斯霞奖”评选,以市委、市政府名义进行表彰并予以一次性奖励。南京市和各区政府每年将安排专项资金,对从事乡村教育、特殊教育的教师和特殊荣誉称号教师等给予奖励。

老师不仅得有“一桶水”,还要教会学生取水的本领

斯霞之所以闻名全国,除了童心母爱教育理念,更源于她在基础教育领域的改革创新。上世纪60年代,她创造的“随课文分散识字”实现了识字、阅读与写作“三位一体”,大幅提高识字速度和质量,构建了语文教学的斯霞式流派。

优秀的教学能力一直是好教师的重要标准。二十九中初中部金波老师从教35年,因为擅长情境教学尤其受到学生的喜爱。她会带着孩子们走进南博寻访造纸术;走进六朝博物馆为文物写解说词,再逐字逐句地为孩子们修改、调整;开设“和平学课程”,把和平的种子撒播在学生心间;2018年,她还把南京城的“博物馆课程”带进大凉山,让山里的孩子接触有趣的历史课。

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不仅得有一桶水,还要能教会学生们取水的本领。

“过去那种埋头苦读、反复刷题、机械训练到条件反射式的培养方式已经不适用了。好的老师,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南京一中的物理教师王越说。据他介绍,南京一中同时拥有物理、生物、地理三大省级课程基地,以及“院士1课堂”、江苏少年工程院、数理人才贯通培养项目等创新课程矩阵和实践活动,这也意味着老师不光要会备课、上好课,还要管理高端实验室,带着中学生们开题,组织野外考察等。

王越认为,与前辈优秀教师相比,新时代教师的“教法”无疑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不变的是精神内核。要想培养优秀学生,都需要教师全身心投入,不断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坚持实践。

“育人如同赏花,既要欣赏盛开的鲜花,也怜爱待放的花苞”

从历史上的“大先生”们,到新时代的优秀教师,他们或许各有所长,但同样有着一颗仁爱之心。

如果说对待优等生的喜爱是天生的,对后进生的态度更能体现一位师者的爱心。早在上世纪80年代,浦口行知小学的校长杨瑞清搞起了“不留级”实验班,提出“学会赏识,走近生命,发现潜能,唤起自信,善待差异,引导自选”的赏识教育思路。为了鼓励学生,他给每个学生设了优点卡,记录优点和长处,不放过一个最小的闪光点。

杨瑞清的育人观散发着自然的气息,他爱用赏花来做类比:“大家都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可面对学生时,我们往往就改变了心态,天天都在逼花苞,你要马上开,立即开,要是再不开,我就要把你掰开。真正的育人如同赏花,既要欣赏盛开的鲜花,也怜爱待放的花苞。”

“老师存在的价值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包括关爱、陪伴和引导学生。”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孙百军说,一直以来,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默默坚守、无私奉献、胸怀大爱,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南京教师服务人民、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高尚师德和责任担当。(记者蒋芳)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