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约翰·施特劳斯(1804-1849)
摘要:维也纳是“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人近乎痴迷地钟情音乐世人皆知,喜爱跳舞更是“连上帝都拦不住”,当时随处可见狂欢热舞的爱好音乐舞蹈的乐迷,那些遍布城市和郊区的舞场、酒吧和客栈,甚至咖啡馆和酒吧,就是老约翰音乐活动的舞台,维也纳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给了老约翰一个广阔的音乐创作空间。
老约翰任指挥时,用琴弓做指挥棒,站着乐池里,时而指挥,时而拉琴,激情澎湃,才华横溢。舞池中“男人们紧紧地搂着他们的女伴,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翩翩起舞。”这是当时维也纳舞场的真实写照,喜爱他的乐迷,把挥舞琴弓指挥乐队的老约翰,称为法国将军拿破仑。
约翰·施特劳斯,原名为约翰·巴普蒂斯特·施特劳斯(Johann Baptist Strauss)(1804-1849),人们习惯称他为约翰·施特劳斯,后来他的儿子约翰·斯特劳斯逐渐成名,于是,介绍这两位圆舞曲大师时,为区分父子,分别称老约翰和小约翰。在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新年音乐会的节目单上分别注明一世和二世(Johann Strauss I&II)
老约翰于1804 年3月14日出生在维也纳,祖父是匈牙利人,父亲弗朗茨·博尔基亚斯(Franz Borgias)在匈牙利经营一家小酒馆,后来他们全家迁居到维也纳,成了奥地利人。
老约翰的童年有一段心酸的经历。年幼时家中接二连三发生变故,先是七岁时母亲死去,然后与父亲和再婚的继母一同生活,可是三年后刚到十岁,父亲溺水而亡,只好与继母和再婚的继父一同生活。亲生父母的先后离去,老约翰的性格孤僻偏执,父亲生前会演奏小提琴,而且从小看自己的父亲指挥酒店小乐队,老约翰耳闻目染地受到影响,对小提琴情有独钟,且显得羁傲偏执。十分幸运的是,继母的丈夫戈尔德很喜欢他,送给他一把小提琴做礼物,老约翰视为至宝,一有空闲时间就拉琴,连上课都随身带着,以至于功课受到影响。据说小时候觉得小提琴音色不好,竟用啤酒灌进面板F孔,想让音色柔和一些。一个十岁的孩子,竟然如此痴迷音乐,这是我们很难想象的。后来,他的继母为生计考虑,将他送到一位叫约翰·利希特舍伊德尔(Johann Lichtscheidl)的图书装订商处做学徒,一学就是约三年,在此期间,一有空闲就练习拉琴。
当时音乐家赫尔·波利扬斯基对这孩子痴迷音乐的执著表现很有信心,劝说家人愿意免费为孩子授课教琴。在他的指点下,老约翰掌握了小提琴演奏的基础进阶技法。后来师从维也纳歌剧院提琴手伊格拉茨·冯·惠利继续学习。琴艺的练习和音乐知识的学习是同步的,经过这一阶段勤奋的学习,音乐和琴艺得到长足进步。
1817年老约翰十三岁,开始在维也纳流行小乐队里做流浪乐手,虽然是为生计而拉琴,却开始了舞场乐手生涯。1819年15岁时,加入了维也纳当时著名的舞会乐团,成为迈克尔·帕默乐团的一名小提琴手,在这个乐团又有幸结识了当时颇有名气的约瑟夫·兰纳(Joseph Lanner)(1801-1843),兰纳既是乐队提琴手,也是当时谱写圆舞曲的作曲家,他比老约翰大三岁。受兰纳的邀请,15岁的老约翰到兰纳组织的维也纳圆舞曲小乐队里担任提琴手。后来兰纳曾在宫廷演奏1840年自己创作的《宫廷舞台圆舞曲》,被授予“宫廷乐团团长”,是奥地利著名指挥家和作曲家。
历史的机遇总是偶然发生的。由于与作曲家约瑟夫·兰纳相识,一对年轻人互为音乐知己,从此,改写了奥地利音乐史,老约翰音乐人生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他们共同开启了圆舞曲的新时代。约瑟夫·兰纳擅长谱写圆舞曲,在维也纳乐迷中为人知晓,老约翰正是在这个乐队里,除了担任乐手,还兼任舞场小乐队指挥,也因伴奏曲目所需,开始尝试创作谱写圆舞曲。兰纳十分赏识这个天资聪慧的年轻人,经过数年在小乐队的磨砺和圆舞曲创作实践,老约翰的圆舞曲逐渐获得认同和赞誉,创作的圆舞曲作品也多起来。20岁以后,音乐风格逐渐趋于成熟,谱写的圆舞曲和兰纳谱写的圆舞曲,均直接用于当时的舞场小乐队演奏。两人风格尽管不同,兰纳讲求抒情的柔和色彩,老约翰突出旋律的抑扬节律,但两人都深受当时的维也纳乐迷所喜爱,成为维也纳乐迷们知晓谈论的人物,而老约翰作为年轻人也逐渐成为创作圆舞曲的偶像受到人们的崇拜,寄希望于他们能创作出更多新曲。不可否认的是,约瑟夫·兰纳是奥地利圆舞曲的开创者,也是老约翰圆舞曲创作的领路人。
维也纳是“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人近乎痴迷地钟情音乐世人皆知,喜爱跳舞更是“连上帝都拦不住”,当时随处可见狂欢热舞的爱好音乐舞蹈的乐迷,那些遍布城市和郊区的舞场、酒吧和客栈,甚至咖啡馆和酒吧,就是老约翰音乐活动的舞台,维也纳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给了老约翰一个广阔的音乐创作空间。奥地利音乐界评价纳兰与老约翰共同奠定了维也纳圆舞曲的结构基础,是奥地利圆舞曲的奠基人,同时肯定老约翰一生在圆舞曲创作方面的斐然成就,老约翰后来被世人誉为“圆舞曲之父”。
作为老约翰,当时的演奏、作曲和乐队指挥全部活动,都无非为生活所计,或者说“音乐且为稻粱谋”。舞场中场休息,乐手们有时会捧着小盘子逐个向绅士淑女乞讨以获得微薄的收入。然而,当他的作品被世人所认同赞誉时,尽管仍旧在社会底层,而人格却获得了升华。当时的维也纳人仍然是世俗的眼光,把他看成是娱乐酒吧舞厅作曲家,正统的音乐界甚至在老约翰死后多年不屑于演奏他的圆舞曲曲目,也包括后来小约翰的作品,认为是通俗的舞厅音乐,难登大雅之堂。
1987年奥地利指挥家卡拉扬指挥《拉德茨基进行曲》剧照
1825年,二十一岁的老约翰与玛丽亚·安娜·施特莱姆在舞厅相识,婚后第一个儿子就是小约翰·斯特劳斯。而后,因为和兰纳意见不合竟反目成仇,老约翰和兰纳无形中也成了舞厅乐队生意场的竞争对手,尽管两人彼此从内心互相钦佩,终于分道扬镳。老约翰自己创建了一个乐队,同时将自己创作的圆舞曲,全部用于小乐队舞场伴奏,获得极大的成功。五年以后的1830年,30岁的老约翰创建的乐团逐渐增多,从一个乐队发展成了8个乐队,签约的乐手先后达200人之多,自己既是乐手,又是乐队的组织者,还亲自参与乐队指挥,在维也纳各舞场参加演奏。老约翰任指挥时,用琴弓做指挥棒,站着乐池里,时而指挥,时而拉琴,激情澎湃,才华横溢。舞池中“男人们紧紧地搂着他们的女伴,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翩翩起舞。”这是当时维也纳舞场的真实写照,喜爱他的乐迷,把挥舞琴弓指挥乐队的老约翰,称为法国将军拿破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