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架空迎合市场都可以,请不要抹却我们的经典
近期,我竟然又看到了前段时间停播的《封神演义》的各种大结局片段,据说妲己最后要被封神,但拒绝了,表示自己伤害了许多人愿长受煎熬以偿血债。还有人说她被封了三圣母,诸多版本数不胜数,不伐有吸引人眼球的营销存在。
有人因为电视剧突然被"腰斩" ,看不到苦苦追寻的大结局,表达了自己的各种不满情绪。可你们是否有认真想过,除了对看不到自己的偶像的可惜,对自己久久追寻却不得圆满结局的可惜,你对这部剧本身真的可惜么?
作为一名90后,可以说是看着各种经典长大的。所以当这部剧刚出来的时候,我自然就产生了反感心理,即使剧中的演员都很不错,但因为剧情及人物实在和我的印象相差太大,即使我告诉自己应该积极接受新事物,但仍然接受无能。
下面谈谈我的不可惜之说:
总结就是取自经典,却不尊重经典;看不到经典存在,感觉像是一部复仇史。
no.1 : 在娱乐至上的世界中待久了,莫要忘记经典之所以能称为经典的原因,是因为它的表达主旨
看过了新版封神的小伙伴,若是让你们说这部剧讲的是什么?除了武王伐纣,浮现在眼前最多的恐怕是三人纠葛的爱情故事,善良妲己的黑化史吧 。
莫要忘记,经典表达的是对任君的拥护爱戴和对昏君的不满与反抗, 以历史和政治观念作为思想框架,掺杂的巨大想象都是为了这个主旨而发展的。简言之,妲己什么的,本来都是为了整个事件推动而产生的“配角”。 若说,它是另辟蹊径,响应创新。我想大家都还记得那些话吧,“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反对守旧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既然这部剧已经脱离经典的轨道了,仅借鉴了个伐纣的故事梗概,主角也变成了杨戬妲己狐狸精,那干嘛还占着《封神演义》响当当的四个大字当活靶子作为一部“经典”出版?如果改个相关名字比如xx外传或者直接换个不存在的人物,作为一部架空,这么多演员,收视也应该响当当的(就看演员愿不愿意拍了)。
no.02 该表达的都有,但略显敷衍;强化一方人物形象反而弱化了他人鲜明特点
剧情整个下来,把想要表达的都潜移默化的带偏了。
千年传承下来的传说,想体现的是人们对某一方面的美好祝愿以及对某个人高尚品德的敬佩,美好品德广而习之,这是我们想要的传承。
举个例子,比干是什么样的人?---大忠臣啊,虽有愚忠,但却极力规劝,最后以死相谏。他可是后代历朝历代的楷模。
比干简介:来源百度百科
但是,就拿我直接跳到的官播的最后一集来说——狐妖痛失亲人,妲己挖心比干。一堆弹幕说,“比干怎么还不死?”“比干真残忍”“老东西什么时候挖心啊,杀了那么多小狐狸,快挖心”“xx太可怜了”……
可以总结为:比干为什么会被挖心呢?——因为他害死了那么可爱的小狐狸,所以人家把他杀死是报仇而已。
更有意思的是,编剧可能还是想要表达下比干的忠诚的,挖完心之后,狐妖说:“虽然比干杀了我的家人,我与他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但他的忠心与他坚定的情操定会被后人赞颂”。但是,事件都如此发展了,有几个会再意比干的“坚定情操”呢?编剧莫不是真的想表达狐狸三观正确“心慈手软”吧!
图片来源:封神演义
no. 03 把神话当成了可任意更改的无版权产品,脑洞太大,突破了国人的传统思维
简言之,“胡编乱造”
看这部剧之前,你会认为二郎神的哮天犬会是一个女人,而且还是个好像喜欢二郎神的女人么?这感情线也太多了些(>_<)我们以后怎么能淡定的看待那条瘦瘦的小黑狗。不过,说句题外话,若不是顶着《封神演义》这个大框架,单拎出来讲杨戬和他的小黑狗恐怕也还可以。但是,《封神演义》四个大字是值得我们用高标准去看待的。
这部剧称不上经典二字,对于一些有着独立判断能力的人来说,可以当成一部无聊消遣剧。但是对于懵懵懂懂,对什么仍处于好奇阶段的孩子来讲,真的很容易产生先入为主的思想。
好好的一部神话剧,本来以为会是一部融合先进技术,满足现实需求,有意义的又一部经典可谈之作,结果好像更贴近爱情玄幻外加复仇网络剧?虽然貌似融合了现在比较流行的各种元素,但是题材不对啊,可惜了一堆演技颜值在线好演员的实力加盟。
这种电视剧,被砍断,确实是没有什么好可惜的,虽然我觉得当初压根就不应该过审,播出50多集才喊停确实有点“残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