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卷烟厂,位于滁州市清流路1号,国有中型卷烟企业,隶属中国烟草总公司安徽省公司。
该厂始建于民国38年(1949年),前身为同生烟厂。民国35年由同生烟厂国民党军队师长李平(李宗仁部下,广西人)兴办,康乐廷任经理,初建于蚌埠四马路(今中山路)。民国38年初蚌埠解放,同生烟厂由人民政府接管。同年4月,经蚌埠刘月如介绍,烟厂于5月迁至凤阳县城楼西街,改名为地方国营淮上烟厂,隶属凤阳县人民政府。1950年12月迁至滁县东关外,与面粉厂、发电厂、织布厂、印刷厂合并,总称为大成企业公司。1954年7月,大成企业公司解体,淮上烟厂直属滁县专署领导,重新独立经营。1956年3月,滁县专区并入蚌埠专区,淮上烟厂随之更名为滁县淮上烟厂。1962年1月滁县淮上烟厂又划归重新设立的滁县专区。1964年1月,贯彻执行中共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全国烟草行业实行托拉斯管理体制,易名滁县烟厂,隶属上海烟草分公司,1965年改属蚌埠烟草分公司。1968年托拉斯解体,企业归属滁县行署。1980年8月滁县地区卷烟厂更名为安徽省滁州卷烟厂,隶属安徽省烟草工业公司。
〔企业规模〕
同生烟厂时期,厂房不到200平方米。1953年淮上烟厂厂房面积扩建到400平方米。1964年扩建,占地面积1.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487平方米,其中主厂房1889平方米,仓库1117平方米。1985年,生产车间60%是五六十年代初用砖木结构建造,8000平方米建筑物就有4747平方米属危房,木屋架腐朽,屋面下垂,墙体开裂。车间内部拥挤,部分生产设备安装间距不足1米。厂区建筑物密集,简易厂房相互毗连,建筑密度达68.4%,没有消防通道。毗邻的滁县面粉加工厂,粉尘严重污染厂区。厂区地势低洼,年年被清流河洪水淹没部分仓库。“六五”计划末,企业领导班子从实际出发,提出易地重建新厂的决策方案,经过周密筹划,多方努力,得到中国烟草总公司、安徽省烟草公司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经总公司批准,由上海轻工设计院设计,1985年9月于清流路动工兴建新厂。在建中,1986年5月总公司又批准“七五”计划技改引进项目立项,加上地方填平补齐项目,总投资2445万元(其中外汇335万美元)。1988年11月16日,完成主体工程和设备安装,开始投料试生产。1989年3月,正式开始投入生产。“七五”期间,企业共投入建设资金4000多万元。“八五”期间连年续建,投资近1亿元。1995年末,企业占地总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2.09万平方米,其中厂房3.51万平方米、仓库2.94万平方米、办公及生活用房1.31万平方米、职工宿舍4.33万平方米。企业固定资产原值达到2.05亿元。工厂改变了长期落后面貌,总体布局合理,厂区道路通畅,主厂房与水、电、汽能源供应前后配套,成为滁州市骨干企业。
〔生产设备〕
民国35年(1946年),仅有手摇卷烟机1台(七根刺带,300支/分钟),6英寸切丝机1台,炒烟丝大锅1口,日产卷烟不到2箱。淮上烟厂时,有手摇小卷烟机2台,小切丝机1台,日产卷烟7箱左右。1951年购置新中国卷烟机和10英寸切丝机各1台,首次利用皮带传动。1953年新增新中国卷烟机和电动切丝机各2台,卷烟日产量提高到25箱。1958年开展技术革命,第一台自制包装机问世。1959年仿制商丘木制包装机4台,结束10多年来全部由手工包装的历史。1964年增加17档卷烟机9台,10英寸刀门上下式切丝机6台,联合式包装机6台和0.5吨考克兰锅炉1座,为机械生产奠定了基础。70年代中期,曾先后自己仿制新中国卷烟机8台。经过连年内涵改造,1982年已拥有卷烟机32台和2条生产线,年产量上升到10万箱。“七五”期间,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革和技术改造,先后从法国马莱(MALLET)公司引进4吨/小时真空回潮机;从德国虹霓(HAUNI)公司引进制丝关键设备;从英国莱格(AMFLEGG)公司引进RC4切丝机及国内仿制配套设备,形成3000公斤/小时含有较好效果的梗丝膨胀线的制丝生产线。同时购进具有80年代先进水平横包机、卷接机组和近百套国产新型配套设备,技术进步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比例达到60%以上,卷烟产量由1985年的11.9万箱上升到1990年的18.6万箱。“八五”期间,先后引进法国德古弗勒(DECOUFE公司LOGA-2高速卷接机组和国产消化科马斯(COMAS)公司3000公斤/小时打叶线等先进生产设备,生产工效提高3倍。1995年末,企业拥有制丝设备45台(套)、卷接机设备25组、包装设备13组、滤嘴棒成型设备23台、烟草薄片设备2台、废烟处理设备1台、金属切削设备16台、动力设备45台、运输设备8台,年生产能力已达到20万箱,自动化程度达到国际80年代中期水平。
〔卷烟生产〕
同生烟厂时期,有临时雇工百余人,靠手工卷烟,日产量不足2箱。人民政府接管同生烟厂后,工人在人民政府领导下,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当年生产卷烟996箱,向国家上缴利税5.3万元。1953年淮上烟厂并入大成企业公司期间,职工人数增加到293人,工厂更新生产机器,工人爱国主义热情高涨,以增加生产的实际行动来支援抗美援朝,当年生产卷烟8124箱,是1949年的8.2倍。1956年末,国家完成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定远炉桥公私合营裕农烟厂并入淮上烟厂。翌年7月泗县华兴烟厂并入40多名工人,使职工人数增加到321人,当年生产卷烟1.44万箱。1958年“大跃进”期间,大批骨干抽去“大办钢铁”,留在厂里的工人加班加点,卷烟产量持续上升。1959~1961年,烟叶歉收,卷烟原料严重不足,为维持生产,用荷叶、黄豆叶作卷烟填充料。1962年职工人数由1960年377人减少到223人,卷烟产量由1960年1.78万箱下降到5140箱。1963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轻工业部原决定将滁县淮上烟厂并入宝鸡烟厂,在地方政府的努力下,得以保留,定员300人,实有154人维持生产。1964~1966年,烟草行业实行托拉斯体制,更新改造生产设备,生产以53.4%的速度递增,1966年卷烟产量达到2.53万箱。1968年卷烟产量下降到1.68万箱。从70年代起企业开始招收新工人。1985~1995年间,企业进行大规模基本建设,厂领导班子团结奋进,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生产,不断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增加科技含量,使卷烟生产节节上升,平均年递增5.1%。1995年卷烟总产量19.62万箱,实现利税总额1.74亿元,是1949年的3486倍。1995年人均产值33.59万元,人均向国家贡献税利12.65万元。1995年,全厂有5个专业生产车间、25个职能科室,职工总数1372人,其中技术人员180人,在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54人。
〔生产工艺〕
制丝工艺:50年代以前,由人工选料、配料、回潮、加料、掺和、手工刨丝、手工压梗、大锅炒丝、炒梗、然后混合加香。进入60年代开始批量生产多牌名品种,烟包用汽轮回潮除杂,发酵采用过程发酵,人工抽梗、铡头,人工掺和烟叶,制丝由机械操作,人工抱片、上片,烟梗处理则抓好水分、压切等工序,烘后梗丝过筛。70年代开始用真空回潮机,除人工摆把外,切丝已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80年代,烟叶处理和梗丝膨化,烟丝储存,均为现代化工艺要求。90年代在尽量利用原有设备、设施的同时,将制丝车间贮叶、贮梗丝、贮丝3个系统建成,形成从打叶到风力加丝的连续化生产。选用电子皮带秤、红外线水份仪、喂料机及烟丝、梗丝配比等设施,生产线可通过电脑检测、反馈、调整物料流量、水份及烟、梗丝配比,生产逐步走向自动化。
卷制工艺:同生烟厂时期,使用木制手卷机,盘纸、钢印、烟丝三者为一体,每台木机每天只能生产几条烟,把大根烟放在木盒里,用刀分为5小支,经过炕房烘出适当水分,一般4小时后出炕,等完全冷却后,方包装成型。50年代初已开始用机器卷烟,由4个壮劳力摇大轮,每天可生产100条香烟。1953年淮上烟厂时期,开始使用新中国牌电动卷烟机,每台机器每班可生产7大箱。进入80年代引进滤嘴烟生产设备,1983年投产,开始是单接机生产嘴烟。1986年自己改制100毫米卷接机,后又购进YJ14-23型卷接机,引进国外设备,已具备生产高档卷烟的能力。
包装工艺:1957年以前完全靠手工包烟,包装工人每天要不断地练,采用“6653法”,要求一抓准(20支),烟支要饱满,松紧要均匀,无空头松软,烟支测重使用小磅秤,小包方正,大条牢固,小花整齐,杜绝缺支、断支。1958年开展技术革命,康现江师傅改制成功1台打盒机。同时派人到河南商丘、山西烟厂参观学习,自己动手制作木制包装机。60年代由轻工部调剂6台青岛烟厂淘汰的楼式包装机,卷烟包装由机器取代。70年代从上海购进简易平行包装机、45A型包装机,自行仿制2台平行包装机(配套大条机),以适应不断增产的需要。80年代开始引进国外横包机组,卷烟包装实现自动化。
〔卷烟产品〕
同生烟厂时期,除了“霸王”牌卷烟是自己的品牌,生产的其它牌号全是冒牌卷烟。人民政府接管同生烟厂不到两个月即生产出自己设计的“白象”牌卷烟。50年代共研制出16个牌名,主要的有“淮上”牌丙级烟、“红星”牌丁级烟、“经济”牌戊级烟。60年代共研制出13个牌名,主要的有“飞凤”牌乙级烟、“金杯”、“光明”牌丙级烟和“荷花”牌丁级烟。70年代共研制出8个牌名,主要的有“滁菊”牌乙级烟、“双马”牌丙级烟、“大红花”牌丁级烟、“丰收”牌戊级烟。1981~1995年,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企业着力开发新产品和对老产品改造,共研制出34个牌名,其中20个牌名31种规格占领市场。主要产品有甲级烤烟型滤嘴烟“醉翁亭”系列、乙级混合型滤嘴烟“红三环”、84毫米甲级烤烟型珍品“扬子”、金卡“飞凤”、乙级烤烟型“天柱山”、“源泉”、“争光”、“太湖”等新产品。“扬子”、“醉翁亭”是瞄准国际水平研制出的高档产品。在产品结构上,已构成多档次、多规格、多香型的格局。销售市场遍及省内外,在省内县级以上卷烟批发单位的市场覆盖率达98%,产品畅销,供不应求。84毫米“醉翁亭”、100毫米“红三环”,1988年双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奖,在安徽省首届名优新特消费产品展评会上分别荣获“江淮之花”和“消费者喜爱产品”金、银杯奖。84毫米“醉翁亭”,1989年被评为全省卷烟优质产品,是中国烟草总公司定点生产的175个甲级烤烟型牌号之一。84毫米“红三环”卷烟,1990年被评为全国卷烟优质产品,被中国烟草总公司定点为全国16个混合型重点牌号之一。“红三环”、“醉翁亭”和“乐口”、“石松”牌卷烟,分获1992年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银奖、特别奖。“醉翁亭”、“太湖”牌卷烟,1995年荣获第一届深圳国际名烟名酒系列产品博览会金奖,“扬子”牌卷烟获银奖。
〔企业管理〕
50年代,推行作业计划管理,建立一长制,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组织职工学习先进技术,评选劳模。60年代初,烟草行业实行托拉斯体制,各项管理逐步规范,随后受到“文化大革命”冲击,各项工作停滞不前。70年代,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授予该厂“工业学大庆先进企业”光荣称号。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厂开展以“四赛四比”为中心内容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涌现出陈运江等一批先进、模范人物。80年代初企业整顿,厂领导班子调整,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经济核算制,严肃劳动纪律。1984年7月经安徽省烟草公司、滁县地区企业整顿领导小组检查验收合格。当年,从美国进口1台微型电子计算机用于企业管理。1985年12月实施工资改革。1988年12月全面质量管理经中国烟草总公司验收达标,取得合格证书。1990年企业升级,多项经济指标均达到省级先进企业标准。1992年投资130万元建成电视监控及计算机管理网络,使企业现代化管理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八五”期间,企业成立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强化企业管理,转换经营机制,干部进行述职评议,考核聘用;机关科室进行岗位重新划分,定员定编定岗定绩,实施岗位技能工资;重新编订印发《员工手册》,实行电脑考勤;营销则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精简富余人员,开发“三产”,开办宾馆,扩大劳动服务公司经营范围;后勤福利实施向经营服务型转变,相继出台了住房制度和医疗制度改革方案。
〔企业文化〕
50~60年代,厂里有文艺演出队,自盖礼堂,有舞台、道具,除了自娱自乐,年年都与驻滁部队联欢,参加地县演出,节目很丰富。“文化大革命”破四旧,古戏装及道具被焚,剧团曲终人散,不复存在。1990年12月全厂开展以“忆三史,续两谱,评功臣”(忆三史即企业发展史、家庭变化史、个人成长史;续两谱即工厂创业谱、个人奉献谱;评功臣即评选企业功臣)为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1991年5月厂史陈列馆建立并开放,原滁县地委书记吴炎武题写了馆名。1994年厂部发动职工,集思广益,在原“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的进取精神,团结协作、热爱本职的工作作风”基础上,升华凝炼为简明易记的“敬业、同心、创一流”7字企业精神。先后成立了书画协会、桥牌协会、钓鱼协会、足球协会、篮球协会,建立了职工活动室、阅览室,举办了两届职工趣味运动会。每逢重大节日,组织文艺演出。1991年10月,该厂《在金叶上谱写美丽的篇章》(集体作词,王一平作曲)厂歌荣获全国职工“三热爱”厂歌评选一等奖。80年代厂里编发过“皖东烟草”等刊物。1984年9月厂史资料编写组编印出第一部《滁州卷烟厂发展简史》(暂定稿)。1995年4月厂报《江淮烟草报》(原名《醉翁亭》),在系统内出版发行。
自1985年起,企业年年被滁州市政府(原滁县地区行署)授予“工业生产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在全省烟草行业劳动竞赛评比中,连年被评为“金牌企业”,先后5次荣获省最佳经济效益和夺魁企业称号。1986年3月被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授予“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称号。1987年被国务院工普领导小组授予“工业普查先进单位(国家级)”。1989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先进企业”称号。从1989年起,跻身全国最大工业企业500强,1992年居安徽省工业企业50强第9位。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1993年度被省、市评为“文明单位”;1994年被国家烟草专卖局授予“全国烟草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滁州卷烟厂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说明:工业总产值1949~1980年为1970年不变价格;1981~1990年为1980年不变价格;1991~1995年为现行价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