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田家炳中学校长


就在昨天,

著名慈善家、企业家、教育家田家炳先生逝世了

他被誉为“中国百校之父”

他还对清远教育垂爱有加

在清远,他共捐建了5所学校...

为教育下一代尽心尽力...

昨日上午,田家炳基金会官方网站发布了《田家炳博士讣告》,香港慈善家田家炳上午辞世,享年99岁。

图片来源|田家炳基金会

图片来源|田家炳基金会

人物档案

大慈善家、大企业家、教育家、田家炳基金会创办人、董事会主席

籍贯:1919年出生于大埔县高陂银滩村

主要经历:18岁远赴越南推销瓷土。1939年转往印尼从事橡胶业。1958年举家迁居香港,在屯门填海造地建起田氏化工城,逐步奠定了香港“皮革大王”的地位。曾任香港田氏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家炳基金会董事会主席。

社会荣誉:1994年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将2886号小行星命名为“田家炳星”;1996年英国女皇亲自在白金汉宫授予其M.B.E勋章;数十所大学院校授予其荣誉博士、院士、教授等荣衔;国内70余市授予其荣誉公民、荣誉市民称号。

提起田家炳的名字,内地教育界都不陌生。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捐助教育事业以来,田家炳在全国范围内累计捐助了93所大学、166所中学、41所小学、约20所专业学校及幼儿园、大约1800间乡村学校图书室。以“田家炳”命名的学校或学院遍及所有省级行政区,他因此被誉为“中国百校之父”

网友纷纷送别怀念田老

↓↓

在清远,这些都与田家炳有关

田家炳先生和清远颇有渊源,对清远教育垂爱有加。

1982年,田家炳先生创办了“田家炳基金会”,专事捐办教育、医疗、交通等慈善项目。

1996年,基金会在清远捐建第一所学校——清远市田家炳实验学校,此后又陆续捐建了连山田家炳中学、连南田家炳中学(连南民族初级中学)、连南田家炳小学(连南民族小学)、和英德市田家炳中学等5所学校。

田家炳捐款500万,学校才得以建成开学

获知田家炳先生辞世的消息的时候,市田家炳实验学校正在开会,几名老师当场沉默了。“我们为先生办一场悼念活动吧!”有老师提议,并迅速得到了大家的附和。他们赶紧去周边的花店采购鲜花,最终因几家花店白色鲜花存量极少,将悼念活动移到了11日上午。

去年9月18日,市田家炳实验学校,田家炳先生的儿子、香港田家炳基金会董事局主席田庆先和副市长彭裕殿一起为田家炳先生铜像揭幕

“我们学校很受老先生的恩惠,我们都很感念他。”副校长李志伟说起。他回忆起学校和田家炳先生及田家炳基金会的故事:

1993年,学校开始筹建,当时清远财政极其紧张,市政府拨款50万给筹建组,搭好板房、立围墙、抽沙,做完这些,钱已经所剩无几。此后,学校建设进展极其缓慢,开学遥遥无期。

田家炳基金会董事房德昭是清远连南人,1995年,清远方面辗转联系上他,市政府提交了申请报告,其后,基金会无偿捐资500万。资金到位后,学校很快建起一栋能容纳36个班级的教学楼。

田家炳先生铜像系香港田家炳基金会无偿捐赠,由西安交通大学贾濯非教授设计

1996年,田家炳实验学校正式创办开学,定位为市级重点完全中学,隶属市教育局。开学的时候,学校还在拆建筑留下的脚手架。

“学校当时有初中和高中,但就只有这一栋楼,师生吃、住、上课,都是在这里。”李志伟回忆。在后续过程中,田家炳先生也为学校提供了诸多帮助,包括代学校向市政府发声,寻求更大的支持力度等。

1998年,田家炳基金会捐建连山田家炳中学的时候,田家炳先生还专门到市田家炳实验学校实地查看办学成果,当时,有学生搂着他的脖子叫“田爷爷”。

2017年9月18日,在市田家炳实验学校校园内,田家炳先生的儿子、香港田家炳基金会董事局主席田庆先和副市长彭裕殿一起为田家炳先生铜像揭幕,田庆先还转达了父亲的期待,鼓励学生们要勤奋、努力。

受惠于田家炳基金会,教师“开眼界”学校“大提升”

在后续发展过程中,清远市田家炳实验学校也得到了田家炳基金会的诸多厚爱。

2010年,参与“合作学习”计划的市田家炳实验学校老师到香港培训,在田家炳基金会办公室展厅,田家炳先生与学校教师代表合影。背后那幅对联,是清远送给基金会的礼物。合影中有2名老师后来成为“合作学习”方面的专家。(翻拍)

2005年,田家炳基金会与中央教科所(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展了一项国家级课题——德育课题,当时,全国100多所田家炳中学参与角逐,最终选拔10多所学校进行课题研究,该校就是其中之一。

2009年,在全国教改的大背景下,田家炳基金会来到学校考察后,开始了合作学习计划。该项目得到基金会拨款100万,为期3年。除接受培训外,教师还有机会到港台等地区学习参观。

2010年,田家炳基金会暂停对学校硬件建设的资助,改为支持软件提升,如进行师资培训、课题研究、学术论坛及其他活动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改变了我们师生的生命样态。”李志伟感慨。前些年,作为一所山区中学,市田家炳实验学校本来没有太多机会直通最顶级的专家,接收最先进的学习理念和最新的业内动态,而全国田家炳中学链接的专家库资源,给师生提供了最好的机会。“我们本来没有那么多钱,也请不到那样的人,但是因为他们,我们有了‘点菜’的机会。”

清远市田家炳实验学校

田家炳基金会的存在,也为学校的老师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参与田家炳基金会相关项目的过程中,学校的教师快速成长起来,有的老师还被作为专家延请到别的学校进行教师培训。

与此同时,清远市委、市政府也给予了市田家炳实验学校大力的支持,教育部门为学校发展提供了诸多有利条件,多方合力下,学校持续健康发展。

2012年,学校获评省一级学校。2013年7月,市区教育布局调整,学校初、高中分离,初中部留在原校址,校名不变。2016年,学校又增设小学部,成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改名为清远市田家炳实验学校。

教学楼竣工那天,师生在校门口排出1000米的队伍迎接他

走进连山田家炳中学,首先看到的就是田家炳基金会捐建的一栋四层教学楼,即使过去了18年,这栋教学楼在加田来说,仍是标志性建筑。

连山田家炳中学近照

“那时候学校的环境比较差,除了一栋建于80年代的2层青砖混凝土楼房,其他都是瓦房。”1998年,田家炳基金会在当时的加田初级中学捐资100多万元动工新建了一栋四层的教学楼,2000年11月正式竣工。此后学校改名为连山田家炳中学。

当时在加田初级中学任教的钱国强到现在都清晰地记得,教学楼竣工那天,田家炳先生亲自来到学校庆祝,热闹的鞭炮声、锣鼓声、师生乡亲的掌声,打破了校园的宁静。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田家炳先生。”对于一个小山村来说,田家炳先生的到访让周围的乡亲、学校的师生、县里面有关部门的领导都非常兴奋和鼓舞,当时,钱国强是一名普通教师,忙着会场的布置,人来人往,并没有机会近距离接触田家炳,只是远远看着他,心中充满了敬意。

让钱国强印象最深的是田家炳的低调和亲和。为了迎接田家炳先生,学校不仅邀请了县城学校的仪仗队,全校师生还早早在校门口排出1000多米的队伍迎接。原本坐在车上的田家炳,看到师生们排队在校外迎接,也下车和大家打招呼,一起步行走进学校。

2012年,经县政府和教育局统一布局,把原加田中心小学与连山田家炳中学合并,成立加田中心学校,实行九年一贯制管理。

如今,学校挂了两个牌子,既是连山田家炳中学,也是加田中心学校。

“他就像一个朴素的老人,甚至可以说是有点‘穷’的老人。”

英德市田家炳中学原名为“英德市大站中学”,2004年12月更名为“英德市第六中学”,2007年在有关人士介绍下,田家炳先生亲自来到学校,向学校捐赠了200万元港币,新建一栋办公楼,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同年12月学校更名为“英德市田家炳中学”。

英德市田家炳中学校门近照

2007年以来,田家炳公益基金会对学校在师资培训、学生培养和学校内涵建设等方面给予很大帮助。为了感谢田家炳先生,2015年10月,初任英德市田家炳中学校长的华金授专程到香港拜访他。

“人家说百闻不如一见,没去之前别人跟我说田家炳精神,田家炳的事迹,其实还是比较模糊和抽象。但见过他本人之后,真的很震撼,他就像一个朴素的老人,甚至可以说是有点‘穷’的老人,他生活上朴素,但精神世界富足,充满着对教育的深切关注。”

华金授回忆,当时田家炳租住的房子大概七八十平米,家具基本都是农村最普遍的木质家具,每天吃的饭菜以青菜、豆腐和鱼为主,但他在言谈中却有着对教育无限的深情,对祖国的下一代寄予很高的期待,还鼓励他们“要为教育好中国的下一代尽心尽力”。

当天,田家炳先生还给学校的师生录了一段视频,鼓励同学们“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一定要好好弘扬民族的文化”。而这段视频,也成了每年高一新生进校后必须学习的课程。

从香港回来后,华金授反复跟身边的人讲述那天的情景,“我希望让更多人了解田家炳先生,了解田家炳精神,并从中感受鼓舞和力量。”

“先生已逝,是国家和民族的一大损失,也是教育的一大损失,祝福田老在天国一切安好。”昨日,田家炳先生去世后,华金授在全国田中校长群里发表他的追思和怀念。

“三十而立 砥砺奋进”清远建市30周年成就展网上展馆持续开放中,现在点击下图进入网上展馆,足不出户观看清远建市30周年成就。

大家都在看

清远发布编辑部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