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军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我军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军事指挥人才,他们在作战中英勇无比,在生活中艰苦朴素,平易近人,始终以人民为重。许世友将军就是这样一位侠肝义胆又铁骨柔肠的猛将军。
许世友将军在战争年代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家庭中他也总是以一个严厉的形象,出现在孩子们面前,但是在他的教育之下,他的孩子们都在各自的领域之中创造出了非凡的成就。
命运曲折,替父侍奉奶奶的家中长子
许光作为许世友将军的第一个儿子,本该得到父亲更多的照顾和陪伴,但是许光的童年却过得十分悲惨,经历了颇多磨难。
许光是许世友将军和发妻朱锡明所生,但是自出生以后,许光便跟随母亲和奶奶一同留在农村老家。就这样,他无忧无虑长到了三岁。
在一次敌人扫荡鄂豫皖根据地时,国民党反动派意外得知了他们母子的身份,于是便派兵前来抓捕他们。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逃离家乡,一路乞讨流浪。在逃跑的途中,为了躲避追兵的追捕,他的姑姑曾带着年幼的许光躲在山洞里三天三夜不敢出来。
等搜查人员彻底离开后,他们才敢出来,之后再次踏上了流浪之路。
直到1948年,许光的奶奶在八路军地下党的帮助下,才将19岁的许光送到了父亲身边。当看到多年未见的儿子时,许世友将军很是高兴,与他彻夜长谈,听儿子诉说这些年的苦难。
在听到儿子这么多年来的遭遇之后,许世友深感愧疚,觉得自己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他非常迫切地想要做些什么,来弥补对儿子的亏欠。
在得知儿子不识字,希望儿子能够为建设国家出一份力的许世友,将许光送到了第五航空兵学校和大连海军舰艇学院。就这样,刚刚重逢的父子又要分别了
在学校里,许光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的机会,刻苦学习文化知识,以优秀的成绩毕业,并成为共和国第一批本科学历的海军军官。
之后,他便被分配到北海舰队,在海军舰队服役期间,许光永远是训练最刻苦最努力的那个。在军队中,他从不对人提及自己是许世友的儿子,别人也更无从知道他的身份。
对待战友他也十分热情、团结战友,赢得了身边同志的信任与喜爱。最终,正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成绩,他一步一个脚印,最终成为了海军宜川舰的副舰长。
突然有一天,许世友将军把许光叫到家里,对他说了一件事,而这件事也从此让许光和他最爱的海军和舰艇分别。
原来,许世友将军在战争年代忙于杀敌报国。现在不用打仗了,他就把母亲接到身边以尽孝。
但是,许世友将军的母亲来到城里后感觉不适应,吵着要回去。许世友没办法只能同意,但是许世友因为军队事务又无法脱身,对于他来说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到孝道是他最大的遗憾。
于是,他对儿子说,希望儿子转业,回到老家照顾奶奶。许世友将军知道这件事对儿子来说有些突然,但没想到儿子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之后,许光便踏上了回乡的路程。
许光在老家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县武装部,而这一干就是二十年。这二十年里他对待工作勤勤恳恳,对待群众热心负责,不单单是因为他是许世友的儿子,更是因为他是一名共产党员。
他的心里始终装着人民,希望竭尽所能去帮助家乡人民改善生活。
为了帮助百姓,许光曾多次给许世友将军写信,希望帮助县里协调一些建设项目,并调拨一些物资给困难群众来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在一次特大洪水中,许光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同其他同志奋力抢险,由于过度劳累,身负重伤的他昏倒了。他昏迷了三天三夜,但是当他醒来之后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又再一次赶赴抗洪一线,最终在他的带领和大家的努力下,洪水终于制服了。
工作中的许光继承了许世友将军身上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始终坚决扎根家乡,做事光明磊落。他的一生是清贫的,直到去世,他的家中还用着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大立柜和八十年代的沙发。
但是,尽管许光对自己这么吝啬,他对待别人却很是大方。他曾资助老红军十多万元,帮助老红军改善生活。临终前,他嘱咐家人把他的二十多万积蓄捐给家乡用于慈善事业。
在子女教育方面,他要求他们要勤恳踏实,不以高干自居。在许光的教育和影响下,子女们自力更生,从不依靠父母或家庭的人情办自己的私事。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传承红色家庭的良好作风。
将门虎子,颇具乃父风范
除了许光,许世友将军还有两个儿子,他们分别是许建军和许援朝。从许世友将军这两个儿子的名字就可以看出许世友将军对他们的厚望,以及属于那个时代的特色。
二儿子许建军,在抗日战争期间出生,而彼时的许世友将军正忙于抗战,在前线与敌人浴血拼杀。但是,许世友和许建军这对战火中的父子,并没有因为距离而显得分外生疏。
每次父亲一回家,许建军就吵着让父亲给他讲前线的故事。因此,许建军从小便在心中立下了报效国家的崇高志向。
但是,小孩子总有调皮的时候,小时候的许建军力气大,爱打架。有一次,许建军在学校打了一个同学,结果那位同学的家长找到了家里。这件事被许世友将军知道以后非常生气,许世友将军自己就是因为受恶霸的气才当兵去的。
对于恃强凌弱的人,他更是痛恨,尤其是这种事还发生在自己儿子身上。于是,怒气冲冲的许世友将军朝许建军挥起了巴掌,甚至还拿着粗棍子教训儿子。
经此一件事后,许建军再也不敢做这种事情了。
长大后,出于对革命的向往,怀着满腔热血的许建军也追随父亲的脚步,踏入了军队。在队伍中,他刻苦训练,努力学习,年纪轻轻就已经做到了解放军团级参谋。
即使后来离开军队下海经商之后,许建军也一直秉承着良好家风,坚持自力更生。
工作上再困难他也都坚持了下去,他从未向家里人诉说过自己的苦难,更没有请求父亲通过关系来为自己的生意谋求一丝利益。
许建军在自己的工作中,从不依靠父母或者家中关系,这不仅仅源自于他从小要强的性格,更是因为他认为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本事,只有自己打拼出来的才是真实力。
当然,更深层次的是许世友将军在家中的言传身教。许世友将军教育子女,无论在任何岗位上都要以本事服人。
他不会给子女们谋福利,更不屑于给子女们谋福利。他认为子女路都是要靠自己走的,作为许世友的孩子,他们更应该从小学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而不是依靠特权为个人谋私利。这就是老一辈共产党员身上的高尚品德。
许世友将军最小的儿子名叫许援朝,是许世友将军的幼子。
于是,1951年出生的许援朝在16岁的年纪便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此后便一直在南京军区任职。
1967年2月,许援朝成为坦克团的一名战士,之后一步一个脚印地逐步荣升为解放军装甲兵的正团职参谋。
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担任坦克师副师长期间,许援朝前往国防大学的指挥班进行深造。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许援朝在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在新的岗位上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在2009年,许援朝荣升为江苏省军区司令员,并成为南京军区党委委员,是许家儿女中军衔最高的一位。
四朵姐妹花
除了三位优秀的儿子,许世友将军还有四个女儿,她们也同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非凡的成绩。
许世友将军的长女名叫许丽,其实许丽原来叫许经夫,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当年她在出生的时候,许世友将军在经夫山打了一场大胜仗。
许丽在很小的时候,便对话剧产生了兴趣。同时受到父亲及家庭环境的熏陶,许丽对军人又有着无比崇拜与向往之情。
于是,长大后的许丽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南京军区话剧团的一名女兵。在部队中,她尽心干好本职工作,为战士们提供赏心悦目的演出,为战士们送去了无限的动力。
就这样,她在部队中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在退休后,她并没有选择安享晚年,而是选择在新的岗位和工作中燃烧自己,发挥自己的价值。于是,她成为了上海饭店的一名高级会计师。
二女儿许桑园,在父亲的影响下,同样也是一个工作认真负责不搞特殊化的人。和姐姐一样,出于对话剧的热爱,她从小就爱上了表演。
于是,长大后服役于南京空政,后来还成为了一名女导演从事导演工作。
说起许世友将军的三女儿许华山,更是有着一些传奇的经历和奇遇。从小看起来便有些柔弱的许华山,在父亲心中是不适合成为一名军人的。
因为许世友认为她身子骨弱,受不了军队的苦,更希望她去上大学。
在高中毕业后,许华山陪同学一块参加飞行员的招飞体检。结果满怀信心的同学落选了,
正当他们要离开时,医生打趣地说:“反正都来了,不妨试一试。看你能不能成功。”
幸运的是,许华山体检合格,达到了标准。
于是,她满怀信心地回到家中告诉了父亲。许世友将军听到之后很是惊讶,但是转念一想又为女儿能够通过飞行员的招收检验而高兴。
这时候,许世友将军一脸严肃地对许华山说:“通过了也不要骄傲,既然有这个机会就不要错过。要为父母争光,为自己争得荣誉。”于是,怀着期待与喜悦,许华山来到了部队。
但是,现实的训练远非她想象的那么简单。除了日常的出操训练,她们在成为飞行员之前还要经历严格的飞行预备训练。
这些训练,让从小就没怎么受过苦的许华山感到倍加艰难。她心中萌生了一个想法,她想退出。
就这样,她写信给自己的父亲许世友将军,信中向父亲诉说着军队的不易以及训练的辛苦,她不想再当飞行员了。看到这些,许世友将军很是气愤,但转过头来便亲自写信对许华山进行了安慰。
要知道过去给孩子们的信都是由秘书代笔,这次许世友将军亲自给女儿回信,足见他对女儿的重视和关心。
在收到父亲的来信后,许华山备受鼓舞,以充满信心的姿态继续投入到了紧张的训练之中。最终她通过了考核成为了一名女飞行员。
许世友将军最小的女儿名叫许经建,之后又改名为田小兵。她也是许家唯一一个没有随父姓的孩子。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许世友将军答应了自己的夫人田普,让女儿随她姓。
其实,许世友将军之所以答应为小女儿改姓,还有另一层深意。许经建要去当兵的地方是大别山区。许世友将军担心许经建以真名参军的话,到了那里多多少少会受到一些领导的照顾。但是许世友将军是一个从来都不搞特殊化的人,他更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坏了自己的规矩。
为了更好地培养女儿独立自主的能力,让女儿在军队中更好地成长并培养她的个人能力,许世友将军才为女儿许经建改名为田小兵。
之后,许经建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南京高教研究会的秘书长。
小结
许世友将军的三个儿子、四个女儿,在他们最好的年纪都曾参加到革命事业当中来,投身军队,为军队奉献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
但是,他们无论在军队中担任什么岗位,从事什么工作,都是依靠自己顽强拼搏的精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不靠父亲或家中的关系。
之所以会是这样的独立,不仅仅是他们个人,更重要的是许世友将军的言传身教。许世友将军希望他的孩子们都能够靠自己的努力来取得成绩,而不是依靠走关系。
正因如此,无论是在部队中的许援朝,还是之后到地方的许光、许经建,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发扬着家中的良好家风,依靠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令人佩服的成绩。
而这种独立自主、不靠关系的良好家风,也伴随着许家儿女传到了许家的第三代。他们也在自己的岗位上勤恳工作,为国家奉献自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