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胜奇
一、黎氏先祖是炎帝时期的先民,黎氏文明起源于农耕文明
《⽵书纪年》记载:“炎帝⾃伊徙耆,故⽈伊耆⽒”。⼜记“炎帝,初国伊,⼜国耆”。清⼈雷学淇在《⽵书纪年 .义证》中说的更明⽩:‘’耆,姜姓国名。炎帝⾃伊徙耆,故⽈伊耆⽒。伊即帝尧⺟家,耆即⽂王所伐,皆炎帝⽀庶之封,使守祧宗⾢者也”。《路史》亦载:‘’耆:侯爵⾃伊徙耆,爰⽈伊耆。⼀⽈饥黎也。故《⼤传》作西伯戡耆,《史记》⾔⽂王伐饥”。《尚书》记为“西伯既戡黎”。
以上典籍或已说清古黎国建⽴演进的来龙去脉。西伯戡黎是上古时期的⼀件⼤事,幸有诸多⽂献记载此事,我们才知道有⽂字半信史的商代有个耆国,⽽其所何⾃:何时何地由何⼈所建?国君⾂⺠姓什么?原先可谓⼀头雾⽔。现据上述脉络,早在上古时期,炎帝便在伊耆地建⽴了伊耆国。伊在河洛伊⽔流域,耆即今之晋东南⾼平、长治⼀带。炎帝⾃伊徙耆是华夏社会发展由漁猎採集到农耕⽂明的历史转折标志,耆国的历史旣由商代上溯到了炎帝时代,黎⽒的⽂明起源也⾃然延伸到了农耕⽂明时期。黎⽒的先祖不仅是炎帝时代的先⺠,且与帝尧⼀样,与神农⽒有着或近或远的⾎缘关系,“皆炎帝⽀庶之封”也。
苏轼云:“不识庐⼭真⾯⽬,只缘⾝在此⼭中”。其实解开这个奥秘之匙就在⾝边,只要解析我们与⾝俱来的黎字即可领悟:众所周知,⽼祖宗造字,形、⾳、义俱有丰富⽽深刻的内涵,古黎字为左⿉右⼈的象形字,⿉是中国最早的农耕作物,神农在上党地觅得的“嘉⽲”是也。黎⽒是⼀个最早种植⿉的⽒族,这正是炎帝⽒族集团的基本特征。黎、犁同⾳同义,黎⽒,犁⽒也。黎右边的⼈⼜象⼑,在开镰割⿉;然它更象什么?犁铧,那个⼿扶的把,那半圆的犁弯、略呈三⻆的铧⼑,何其相似乃尔!可见黎⽒是最早发现并掌握⽯、铁犁⽣产⼯具及⽜耕技术的部族。再,耆黎同义并通假,《尚书传》注:“耆即黎也,”《正义》记:“耆即黎国也,故址在今黎城县。”古今皆然,不赘。
或问黎⽒为何未出现在炎帝姓⽒序列中?我以为⼀是姓⽒⽂化是社会⽂明发展到⼀定阶段的产物。农耕时期先⺠们基本固定在⼟地上,⽇出⽽作,⽇落⽽息,尚未有姓⽒这个⽂化概念。周代是姓⽒⼤发展的⼀个重要时期, 战国时因⼤变⾰姓⽒出现混乱,秦汉时期姓⽒方合⼆为⼀。⼆是姓⽒⼀般是动乱迁徙的产品,原始社会时期相对稳定,姓⽒变动不⼤,故炎帝系仅产⽣数⼗百个姓⽒,⽽⻩帝⽀却产⽣数百上千个姓⽒。三姓⽒亦是随着社会进化⽽不断变化的,传说蚩尤战胜末代炎帝后,九黎族占领耆国⼟地,蚩尤改耆为黎;商黎国据说由姓⼦的商贵族担任国君;西伯戡黎,黎⺠在逃亡外地时,此阶段可能会出现以国为姓⽒的早期黎⽒。
笔者笔拙,不知以上阐述是否清楚,上述观点能否成⽴?祈望本族深耕这段历史的专家予以指教。
二、黎氏文明之渐造微黄帝之世,黎氏主要源流系出帝尧之后
⻩帝时代在中华⽂明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帝被尊崇为中华⽂明始祖。黎⽒⽂明起源于炎帝时期,但造微⼊妙却在⻩帝⼤⼀统时代,故黎⽒⽂明之渐实发端于⻩帝之世。
令史家不解的⼀个上古⽂化现象是,古黎国⼀个版图不⼤的⼩⽅国,从炎帝⽴国起,居然能在弱⾁强⻝的上古丛林中,屡灭屡复,屡仆屡起,获得统治者包括战胜国的尊重,黎国黎侯的称谓竟延续数千年之久,不能不说是⼀个奇迹!为此,还得从“西伯戡黎“说起。
历史来到了殷商末期,周⽂王、武王⽗⼦本着灭商先灭黎之战略决策,⾄少两次⼤举伐黎。众寡悬殊,有着五百余年符合国之建置的商黎国终于被武王戡灭(⾒清华⽵简《耆夜》)。作为黎⺠载体的旧黎国复灭了,但作为⽂化标志的以国为姓⽒的新⽂明却在逃难迁徙中催⽣。前⾯说过,这应该是较早⼀批以国为姓(⽒)的黎⽒,但黎⽒的主要源流却不是他们。
《吕⽒春秋.慎⼤》记载:‘’武王胜殷⼊殷,未下舆命封⻩帝之后于铸,封帝尧之后于黎,封帝舜之后于陈”。 《元和姓纂》记:‘’黎侯,殷(末)周初为西伯戡,后武王封帝尧后于此,因⽒。”这两个典籍记载应是比较准确的:且不说吕不韦主持编纂的《吕⽒春秋》悬赏千⾦易⼀字之典故,就凭秦周相交接、秦灭东周占有周档案库全部史料这⼀点,其真实性较之其它⽂献实在⾼得多!
在这里有必要议一下黎氏的得姓始祖。我对《路史》将丰舒定为黎氏得姓始祖忝不为然,族里宗亲对此已有考证,丰舒确是周武王所封的(姬)丰国之后,是春秋间主导侵占黎地的潞国宰执。但将其定位为灭黎仇人又似太过,那可是成侯败寇丛林时代,帝王將相宁有种乎?开头提及,黎国被灭国已若干次了,黎侯的姓氏已换了若干个,谁为准?窃以为黎氏得姓当以末位黎国即周封黎国和黎侯为主构成。
还有另⼀位黎⽒得姓始祖的祖伊,其系商太庙管理祭祀的⼤⾂,因劝谏纣王⽽出名。然封为黎侯不知出处在哪⾥?且完全不合逻辑!凡对这段历史稍有了解的都知道,武王灭商进朝歌,鉴于商纣⼤军被东夷拖在东边实⼒犹存,加之商国内复辟势⼒仍强⼤之态势,权衡再三暂⽴纣王之⼦武庚管治商都朝歌,但在商京畿的北东南三⾯封⾃家兄弟管、蔡、霍三⼈建三国以包围监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监”。因商辖地东边⾄海太⼴阔,⼜把反对纣王的王兄微⼦启封公到商丘为宋国国君,纣王之叔箕⼦不愿就封,后到朝鲜建国。被灭的商已有三国是否还会再封?即使再封也只能封殷商之苗裔!⽽祖伊与其先祖即祖⺒却是薛国⼈,奚仲之后,不是商汤之嫡系,能否封侯且封到黎国呢?黎国的战略位置是商之屏,周之障,夹在周商之间,注定周灭商先灭黎之宿命,如此战略要地, 武王会封⼀个薛人异⽇酿成肘腋之患!因事关误导后⼈之⼤事,我不得不再展开说⼀下:武王进朝歌未下轿便封三帝之后,是有其深刻根源和意义的。周之始祖叫姬弃,是帝喾之⼦,在舜时任“后稷”,相当现农业部长,当时仅次今之总理,是国之三号⼈物。武王⾸封的⻩帝为五帝之⾸,是姬弃的五代祖;帝尧系五帝之⼀,是姬弃之同⽗异⺟兄;帝舜亦是五帝之⼀,系重⽤姬弃的国君。封三⼈之后即为封五帝之后,岂⽌祖伊封黎侯够不上格,商汤之后亦跻攀不上。此事有记载是,祖伊劝谏不成,⼜不愿为纣王殉葬,转⾝回归薛国,不久归隐⼭林。但宁为跑跑,不做⼆⾂!祖伊晚节不亏。感兴趣的可参考《先秦古国志》。
两个得姓始祖敷陈这多篇幅,回到主题,武王封尧之后于黎,仍称黎侯,国号仍叫黎国,新国君的姓⽒叫伊祁⽒(帝尧之⺟伊祁⽒是炎帝嫡裔,帝喾之妃,尧在伊地⺟家⽣长,故初姓伊祁⽒)。国⺠的组成我想主要有这三部分:原耆黎国尚未逃亡或⼜归附的黎⺠;商灭后由朝歌强征迁黎的部分殷⺠,加上新统治者家族。国⼟当然还在黎地,只不过⼤⼤缩⽔了:黎国盛时拥有上党全境,现只能偏处黎城⼀隅。据有关资料记载,周初封国上千个,按公、侯、伯、⼦、男五等爵位分封⼟地,指标是公为60⾥,侯为40⾥,以此类减,有的封国只有⼀⼆⼗平⽅公⾥,尚不及今之⼀个乡镇所辖⾯积。笔者据此⼤胆推测,彼时仅⼀个黎城⾯积就可并封两三个⽅国,尧后之黎国封地极⼤可能在今黎城东北⼗⼋⾥之东阳关⼀带。因西周黎国所发⽣的故事都围绕在这⼀⽚,如潞国执政丰舒侵占黎地,晋荀林⽗灭潞⾚狄迎黎侯复国。史书亦记载春秋时黎国迁都到此,以及黎国最终灭于晋国均发⽣在这⽚⼟地上。《说⽂解志》说:‘’黎在上党东北。”《括地志》括得更清楚:“故黎城,黎侯国也,在潞州黎城县东北⼗⼋⾥”。 笔者也两次去过这⼀片,其⾯积何⽌⼀百平⽅千⽶,许多有关黎侯特别是帝尧的传说、古迹都在这⼀带。相信随着时间 的推移和旅游产业的推进,东阳关周边必然还有黎国之⽂物出⼟的。东阳关古称壶关,诸多典载黎国在壸关,应该是在此地,因那时今壶关还未设县呢。
周封尧裔黎侯之黎国⼜持续了五百余年,除⾚狄迫逐,庄公寓卫,⾂⼦作《式微》劝归这段期间外,⼀直聚居黎城未离去,直到春秋末公元前514年被晋国吞并,古黎国才最终落下帷幕,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复巢之下,焉有贵贱!黎国少数的贵族与⼴⼤的庶⺠们终于以平等的逃亡者⾝份,踏上了漫漫的失国迁移之路。这样⼤规模的迁徙从春秋战国起,到晋朝永嘉南渡,唐末安史、⻩巢之乱,到南宋厓⼭国灭……⼀直未有穷期。伴随着迁移者不屈的意志和不停的脚步,黎⽒先祖们把以国为姓的姓⽒⽂化和黎⽒族裔撒向全国乃⾄世界。这⼀⽀起源于⼭西上党、来源于周封帝尧后裔祁姓黎⽒,史称黎姓正宗,是今天全球黎⽒家族源流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近现代⼤多数史学家都把黎⽒家族及其姓⽒产⽣归于尧帝⼀脉,黎⽒得姓始祖理应从这⽀产⽣,但若要具体道出⼀个名字,在下委实给不出!我只能说⼤量黎⽒之得姓是⼀个渐进的、动态的过程,⼤多不在建国安居之际,⽽在失国徙移之时;不仅是⾼⾼盖寡的统治者,⽽主要是默默耕耘的黎⺠们。正如黎⽒的来源组成也是多元、复杂的组合过程:它是⼈类上万年的⽣产、⽣活、⽣存进化,⼏千年的⽂化⽂明积淀,上古社会各部落、各⽒族相融、组合形成的集合体。
三、黎氏族群的组成是中华人文三始祖碰撞相融之集合体
与⻩帝同时期,活跃在华夏中原的有东西两⼤部落集团,东部的九黎部落和西部的炎⻩集团。九黎部落活动在⼭东、河南、河北,北⾄渤海湾南到长江流域⼀带,炎⻩集团主要在陕晋豫当时的中原地带。传说九黎为东夷集团⼀⽀,原叫“九夷”,因⾳转⽽成九黎。其实东夷为商、周时代“华夷五⽅”格局时的称呼,⽐九黎晚得多,东夷才是九黎之后。还有的考证九黎族纯属⼦虚乌有,此结论更失之偏颇:没有九黎族,也就没有了上古时代著名的涿⿅之战,⽽涿⿅之战却是华夏⺠族从野蛮时代进⼊古⽂明时代的分⽔岭!《史记正义》载“九黎之君号⽈蚩尤”,蚩尤与炎帝都同是⼀个部落及⾸领的称号,即不单指⼀个具体的⼈名。蚩尤与炎帝关系也很复杂,或说是其后代,或说是部落下属,据《路史.后纪四》 “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作为九黎部族杰出⾸领的蚩尤,与炎、⻩部落争夺中原的战争,旷⽇经年,威名素著。其史迹许多经典都有记述。《史记.五帝本纪》载,蚩尤时代,正值“神农⽒衰”之时。说明正史亦肯定了此⼈物的真实存在。
前⾯提到,有⽂字记载的商朝有两个黎国,⼀个是炎帝建⽴的⼭西耆国,另⼀个是建在今⼭东郓城、鄄城⼀带的⼭东黎国。多家史载⼭东黎国为东夷即是九黎部族所建,商甲⻣⽂称之为“下黎”。其建国时间待考,有说涿⿅⼤战前已建,也有说在之后所建。因商朝不断征伐东夷,下黎国在商中期甲⻣、⾦⽂⾥已⽆记录,推测已被武丁剿灭。⽽商末被周武王戡灭的⼭西耆国,商甲⻣⽂称其为“黎⽅”。 黎⽅国虽在商末被武王戡灭,然旋即便封尧之后为黎侯,仍在原耆地复国。周封黎国⼜将黎之建国史延续了五百多年,直到春秋末才被晋国所灭。两个黎国结构皆以九黎部族为主。根据迄今发现的史料,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包括西周黎国,也就建⽴过这三个黎国,故研究黎⽒的起源、源流汇成乃⾄姓⽒⽂化,我的体会,须以这三个黎国为抓⼿,其是厘清我古⽼黎⽒之渊源的路径导向图。
随着社会⽣产⼒的不断提⾼和部族⼈⼝的增长,九黎族发展成为雄踞东⽅的强⼤部族后,必然要向外扩张。限于东边濒海的地理环境,只能向⼴袤的西部中原发展。据笵⽂澜先⽣《中国通史》,九黎族是东夷或南蛮中最早进⼊中原的部落。当时的中原为今之陕晋豫交界处⻩河中游⼀带。九黎族在蚩尤统领下,往西发展进⼊华北平原,正与在阪泉三战后败于⻩帝的末代炎帝率领向东牧进的炎帝部落迎⾯相撞,双⽅发⽣正⾯冲突,兵器先进、⼈多势⼤的九黎族击败了传统农耕的炎帝族,驱逐并占据了炎帝族居住的“九隅”,即后之九州之地。⼭西全境被占,耆国⾃然不能幸免。史载蚩尤占领耆地后,改耆国为黎国。虽然两家都是炎帝一系同室操⼽,但按赢家通吃规则,原耆国君⺠的架构势必要以九黎族为主整合。原耆国是以地望为国号,现蚩尤改耆为黎,是否以九黎族之“黎”字命名呢?没有依据,姑妄言之。
涿鹿之战的场景和结果人所共知,炎黄集团为了生存,结成统一战线,在中冀涿⿅之野联⼿打败了九黎部落,战神蚩尤战死。此战奠定了华夏部族⼀统中原的格局,⻩帝成了炎⻩、九黎三⼤部落共同推戴的天下共主。蚩尤殁后,九黎部族⼀段时期分崩离析,⼀部分蚩尤嫡系贵族及御林军队被联军追杀,不停地往南往西逃亡徙移,他们就是今天主要分布在贵州、湘西、鄂西南等地区苗族的先祖,⾄今在各地苗⼈⼼⽬中,蚩尤仍被视为“第⼀祖先”。⼀部分回到⼭东根据地建⽴商朝甲⻣⽂记载的⼭东黎国?⼤部分留在中原,或融⼊耆黎国为耆⺠;或融进炎⻩部落做华夏汉⺠,或被俘虏沦为下层劳作的黎⺠。留在中原的这部分九黎族众,再经历战胜⽅一轮⼜⼀轮重新洗牌整合后,逐渐融合于华夏部族。五千多年的岁⽉流逝,⼀代⼜⼀代⼈的繁衍⽣息,族⼈渐渐淡忘了⾃⼰部族的历史和⾃⾝的⾎统。有⼈曾说,中国⼈起码有百分之四⼗都带有九黎⾎统!今天恐怕已没⼈能够回答这个问题!但我相信,我们黎⽒⼀族⽆疑是带有九黎⾎统的!且⽐例不会低:九黎九黎,顾名思义,没有百分之四⼗,应该也有九分之⼀吧。草蛇灰线,有迹可寻,今天从⼭东的郓城,到河南的黎阳,再到⼭西的黎城⼀线,到处都有黎⼭、黎⽔、黎都、黎城、黎岭村、九黎⼭,这应是九黎族跟随蚩尤逐⿅中原,⼀路征战,为后⼈留下抹之不去的痕迹。
探索黎⽒源委,可提炼本氏族⼏个显著特点:
⼀是黎⽒的起源⾮常古⽼:若按“神农七⼗世有天下”算(或说⼗七世的),黎⽒建国⾄今已有六、七千年的悠久历史,这在各姓各⽒族委实是不多的。
⼆是黎⽒的来源⼗分复杂:仅按先秦以前时间计,先有炎帝系、继有九黎族、再为尧帝裔等等;按空间和⺠族论,东夷西狄、南蛮北戎、中原华夏,可谓:东西南北中,羌彝苗黎汉,相互融合,互相渗透;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三是黎⽒系华夏⺠族⼤融合的结晶:黎⽒⽒族的组合,族群的形成,的确是中华⼈⽂三始祖完美集合的标本。
2018年9月于贵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