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云中郡志》序言中,对大同的地理形势和形胜,有这样的评论:“其地甲于诸边,万山环拱,形势已极天西”,“云古巨镇,系维西北,要害重地”。足见大同地理形胜利于设险防卫,也是古城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阳宅十书》云:“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国必依山川”。说明地理之义,如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生态气候、植被、物产、人口、交通、防卫景观等等因素,是以农业为基础的中国古代城市生存发展之本,因此历来城市选址首选地理条件。
纵观大同古城址之沿革变迁,即从汉平城起迄,经北魏平城、辽金西京城,至明清大同城,相沿因袭,古城城址始终皆选在大同盆地北缘范围,取御河西岸的依山傍水之势。古城城址历代沿袭不缀,追本溯原其文化湖源,还在于“风水”。
一、现代地球物理证实,河流因地球自转形成的偏向力,即科里奥力的作用,加之河床岩性差异与地表起伏等原因,即使原为平直的河道最后也会形成河曲。如河水东流, 往往向南形成河曲,北岸凸而南岸凹,水流挟带泥沙在河曲凸岸堆积成滩,而在凹岸则不断淘蚀挖涤,导致坍岸。显然,选址在河曲凸岸一侧,即水环抱三面的岸上,远比选在凹岸,即河流反弓的一侧要有利。《管子·度地)中,对此规律就有精辟的阐述:“水之性,行至曲必留退,满则后推前,地下则平行,地高即控,杜曲则捣毁,杜曲激则跃,跃则倚,倚则环,环则中,中则涵,涵则塞,塞则移,移则控,控则水忘行,水忘行则伤人”。对河曲现象这种深入分析而形成的理论总结,完全符合现代地理学中对河道变迁规律的科学研究。风水学对水的分析和利用原则是,水北为阳,水南为阴,城市选址一般应在水北为利,如特珠地理环境的水曲环抱或山环水抱,可不受此限;对于直水,风水学认为“直水两岸右为吉左为凶”。江河的左右岸分法是,以人横跨江河,流水从背后流向前方,此时左手为江河左,右手为江河右。对于河口海港类城市亦不宜论左右,而以山环水抱为主。
从风水学角度看大同的地理形势或山水形胜颇具典型风水格局。“万山环拱”“已极天西”的大同盆地,实为广袤的抛物状地球表面“山环”,一口正对宇宙天体的“大锅”,极具聚气养生特性,是一大蓄气场,此所谓“山环采掠”。至于“水抱桑乾”也是泛指如图所示的大都会格局而言。具体到大同古城城址来看.应为水抱御河、十里河较为确切。古城建于御河西岸,符合风水学选址河右岸之说,这也属巧。实际状况是,御河东岸之平缓坡地最宽处仅500多米,紧挨坡地的是高陡坡地,俗称东塘坡,东塘坡沿御河由北向南分布,明初时期的东塘坡长满了林木植被,成为御河东岸的天然生态屏障。因此,古城城址只能选在御河西岸的开旷之地。诚如《管子.度地》所言:“故圣人之故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其形之肥饶者。向山左右,经水若泽,内为落渠之泻,因大川而注焉。乃以其天材、地之所生利养其人,以育六畜。天下之人,皆归其德而惠其义。...所谓因天之固,归地之利。内为之城,城外为之廓,廓外为之土阆。地高则沟之,下则堤之,命之曰金城”。对照县志中所绘制的大同山图河图,上述思想宗旨,皆有其充分体现。古城东临御河直水,西南有十里河水环绕,呈又一种类型的“山环水抱"之风水格局。相信,在距今六百多年前的明代,乃至金代辽代,一千六百多年前的北魏时期, 大同这山环水抱的盆地必然是山青水秀,水草动植物丰茂的优良生态环境胜地,聚气蓄气深厚的风水宝地。
二、前文已记述,北魏宫城是截汉平城之西半部而修建的,至辽代大同土城又建在元魏宫垣之南,现存的明代大同城则又是因辽金元“旧土城南之半增筑”的。说明城郭选址逐代南移,且规模愈建愈小,即由北魏时的城周回三十二里,辽代时的二十里,到明代增筑的大同古城城周回缩小至十三里,不过,明大同城虽小,就城的质量而言,城墙外包以砖,优于以前历代所筑的土城。由此也说明,城市的规模结构是社会历史文化发展阶段的重要鉴证。北魏平城为都城,仿邺、洛、长安之制,有西宫、东宫、北宫等宫室组成的宫城、内城和外郭,京师有十二门,此外尚有周围四十里的鹿苑,北苑和东苑,祭祀天地的郊坛、五精帝坛(五方之星神)、方坛,以及南郊的圆邱、明堂等等,全按都城的规制选址建设。在辽金时代,大同成为陪都西京,虽“非亲王不得主之”,亦建有宫室、宫苑,但陪都毕竟不是都邑,周回二十里的城也仅设四门,可见其城是皇权和礼制的象征。至明初,大同又成为"领州县凡十有一”的府城,由陪都而为府城,又降了一级,故此,“因旧土城南之半增筑”了周回十三里、高四丈二的大同府城。
看来,改朝换代之类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变革,必然会引起城市的变革。一个城市的兴衰又往往是它所在地区历史文化发展的缩影。由此话题说开去,中国古代土木建筑结构对于改朝换代倒也方便,“秦每破诸候,彻其宫室,作之咸阳北坂上”,项羽入关,秦宫付之一炬。土城墙更是易建易修、易拆、易迁。《魏书>云:“天赐四年(407年)为北宫筑垣墙,三旬而罢",就是例证。更朝建宫,换代毁殿。象征皇权的都邑,改朝换代更是要重新规划建设或拆或迁,或更名或改建,意在消灭前一朝代的“王气”,方好心安理得地安军治民,兴霸成业。北京的景山,明代称万岁山又称煤山或镇山(清代改称景山),其山下埋压的正是元代延春阁旧址,明代堆土筑山,就是为了“魇胜”,以示万象更新”。由此,也就不难理解明大同府城“因旧土城南之半增筑”的缘由。当然也不无其他缘由,城池小了便于防守利于管制,乃至经济物力等诸因素。因明大同古城外包以砖,址砌以石,这是需要耗费大量民力财力的浩大工程。只是有关筑城的设计和施工细节,未见载史籍,也无碑记可考,姑妄言之。但有籍可考的是,明大同府城西北角建有“乾楼”,又称“镇楼”:县志有云“西北之山为郡城之来脉⋯⋯由是叠嶂数重,至雷公山而开山作祖,俨然一大都会矣",“雷公山,距城十五里,郡城之主山也”,“采凉山一名纥真,乃县治之镇山也”。方志中提及的“镇楼”“镇山”、”开山作相“以及“主山”等皆属风水术语。为释明大同古城选址和规划结构之意匠,还得从中国古代专讲“地理之道”的风水形势法说起.这里讲的形势,即山川地理形势:龙、砂、水、穴、向,就是其风水地理理论。所谓觅龙、察砂、观水、点穴取向五大步骤。(未完待续)
后面的内容是:
大同城的选址与风水意象一一龙脉的意象
大同全域旅游资源数字展示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