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年代城市第一代住宅社区普遍叫“新村”或“小区”,没啥花里胡哨的起名,有的甚至直接按地名以“一村”、“二村”来区分,而且多数社区规模较大,连绵数十栋上百栋甚至几百栋的房子组成一个大社区。我记得86年入住的本地第一代社区叫虹桥新村,随后十余年被放大为东西南北村,90年代巅峰时期社区常住居民人数高达10万人。
在物质生活贫乏的年代,城市里普遍建的5、6层的房子多数为居民工作单位的产权房,对大多数人而言能告别小平房分到单位的新房子已经很不错了,没人会苛求有无电梯又或是质疑房子无个性的简单复制+粘贴。自98年商品房改革之后,真正的商品住宅逐渐普及,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更高生活层次追求,便陆续有了改善型商品房。随后的10年便出现了满大街的“花园”、“佳苑”、“家园”和“新城”,此时的住宅开发已初步考虑到住户对居住的个性化、舒适度和环境的要求,算是第一代商品房升级2.0版。但普遍没有预留足够的车位并做到人车分流,当年任谁也没想到私家车会暴发增长的那么快,以至于后期造成地面道路使用功能规划混乱、地面空间拥堵不堪。
在大约2008年以后,住宅商品房开发可以说进入了一个爆发期,并延续了长达10年的辉煌。此时改善型需求量大,个性化、环境、交通、教育、商业配套及物业都是购房者考虑的因素。需求的放大、利润的可观,造成房地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趋之如骛地进入市场争夺地盘。此时房地产行业已进入百花争放、争奇斗艳的局面,各类轻奢、豪华的的楼盘层出不穷,加强升级3.0版的“馆”、“庭”、“悦”、“湾”、“院”、“郡”、“府”、“庄”、“汇”、“国际”等名字命名的楼盘让人眼花缭乱,无从下手。高端的小区普遍做到了人车分流,物业大多贴心到位,小区绿化成荫、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游泳池、健身场地、社区便利场所一应俱全。住进去的代价当然不菲,数百万高额的房价和一年数千元物业费,让许多普通百姓望而却步。
到了当下,住宅商品房已经发展到了4.0版本。这类主要是针对富裕起来高净值人群的联排别墅、独栋别墅,与普通人无关。说到住宅小区的门面,除了小区的名字辨识度,那就是大门了。
第一代的老旧小区谈不上门面了,随随便便有个门禁就不错了,大多形同虚设,社会人员、车辆可随意进出。有的小区为便于封闭化管理,普遍后期加装铁门用于封堵随处可见的支路和岔口,控制社会闲散人员进出。
第二代的小区大门,普遍有铁门、电动伸缩门或门禁,风格简约,没什么大的花里胡哨。但普遍人车不分流,大门人员、车辆进出随意,未设置自动扫码门禁系统,物业管理相对原始、松散。有的小区保安甚至嫌繁琐,长期将门禁高高悬起以至形同虚设。
第三代、四代的小区大门,那就不一样了,几乎是与时俱进、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发商为了房子好卖在委托设计之初对小区的门面开始重视,门面包装高端大气上档次,也顺带为自己开发的楼盘攒个口碑和名声,所以在大门的设置上普遍是下了功夫的。
这类大门普遍实现了智能化的自动门禁系统,机动车、电瓶车和人行通道分流,非机动车和行人也普遍按一人一卡凭卡进出或采用脸谱识别。至于大门的建筑风格,有经典欧美古典风、有高等学院学府派、有庄重肃穆的衙门范、也有现代科技感十足的抽象派等不一而足。其中有一点是远远的写在脸上的:非小区人员莫入,一旁着装规范站岗执勤的保安会让想混进去看个究竟的非小区业主知难而退。
对大多数人而言刨除住不起的别墅和小洋房,不管什么样的小区,放眼周边层层叠峦动辄二、三十层的层高和楼间密度,让人宛如置身于钢筋砼的森林,虚无而又压抑。有时,你会记忆起曾经的平房时代,周边河流清澈、鸟语花香,左邻右舍唠叨家常,孩童串门嬉戏玩耍,淳朴自然而又和谐。岁月冉冉弹指一挥间,故土家乡早已物是人非,徒留下美好的记忆碎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