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大数据行程卡


截图来自小程序“行程卡”

从此,陪伴了我们近3年的“行程卡”将成为历史,无需再出示,也不能被查验。或许现在很多人会默默打开行程卡,截图后发个朋友圈留念,纪念一段过往的日子。曾经如影随形的绑定关系,将“一卸两宽”。生活中,再也没有了绿色箭头的指引,走不走、怎么走、去哪里,选择权重新回归每一个生命个体。

从2020年公众熟悉“行程卡”,3年来,其记录下每个人的行动轨迹,在与疫情的赛跑中,用大数据勾勒出一个活动范围。

“一卡”在手,可以精准查询个人国内和国际过去14天内的行程(今年7月8日调整为7天),一旦发现用户曾经在风险地区逗留过,行程卡就会改变颜色。不仅帮助大家便捷地证明自己的行程,也能提高企业、社区、交通等机构的行程查验效率。

在境外疫情快速扩散蔓延的严峻时刻,“行程卡”曾经帮助国内准确掌握入境人员的境外到访地,实现病患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是加强境外疫情输入风险防范的关键措施。

不少人也有过这样的体会,一开始使用“行程卡”觉得麻烦,用久了,还觉得颇为方便。今年4月,工信部曾介绍,“通信行程卡”日均提供查询服务1.6亿次,为疫情背景下人民群众日常出行和生产生活提供服务。

当然,任何措施和办法都是阶段性的。随着奥密克戎变异株毒性的不断弱化,我国的疫情防控形势与任务也发生了变化。“新十条”明确提出,非高风险区不得限制人员流动,不得停工、停产、停业。各地机场、高铁、地铁、高速公路也纷纷取消查验核酸等限制性条件。

当流动成为整个社会经济恢复的当务之急时,显然“行程卡”也该适时退出历史舞台了。

也因此,适时取消“行程卡”,是贯彻落实中央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必要之举,体现了科学、精准的防疫原则。

当然,“行程卡”可以消失在茫茫的数字长河,但也要做好相关的善后工作。比如3年运行,十几亿的用户,一亿多的日活,这里边也积累了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如何后续处置,也是一个问题,有待有关各方拿出妥善的办法来,确保用户的数据安全。

相信随着各地不再查验、不能查验“行程”,之前受到阻滞的各种资源要素,将会很快重新活跃起来,并形成澎湃激荡之势,一个“流动的中国”,就要回来了。

撰稿 / 龙之朱(媒体人)

编辑 / 刘昀昀

校对 / 陈荻雁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