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座山像躺着的人(躺着像什么)


内行看门道(阮杰摄)

在地处文明古都西安以南住居,人们往往称之为南山人,在这里巍巍秦岭南坡有一块北亚热带向温暖湿润气候过度的庞大山地,这里山峦叠嶂,沟壑纵横,丛林茂密,鸟语花香,物产丰富。横亘北部的秦岭主脊山脉直通汉中、巴蜀,367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7万人民历经沧桑岁月,艰难困苦、勇与贫困宣战,搏击历史风云,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步入富裕文明。这就是被誉为西安“后花园”,安康“北大门”的宁陕县。

这片神奇瑰丽的土地,不仅风光独秀,而且历史悠久厚重,据记载早在公元前770年的春秋时期人类在这里进行开发居住,清杨芳在《宁陕镇新置屯田记》中写道“考古屯田之制,自汉晁错,言募民建塞下及赴,充国垦恙田,颇著成效”。

可见宁陕是因地理位置险要而得名。又与古都西安相连,是进入关中的屏障和南大门。清嘉庆年间,秦岭腹地常有枭聚山林,对抗官府,清廷设宁陕厅防守,取名“陕西永宁”之意。

有文人常这样描写,在三秦大地上,无论蹲关中,闯陕北,还是走陕南,你会深深感悟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真正含义。你看那秦岭南麓腹地的南山汉子大多眉目清秀,额头偏高,眼窝深陷,嘴角突出,肤色紫铜,与陕北关中汉子那种粗犷憨厚相比,更显得有几分精明,有人称他们是“站着一棵松,躺着一座山”,处处透着阳刚之气。而女人也非同关中陕北妹子那样娇弱艳丽,多数生得水灵,肤色白皙、性情温婉,娴熟能干,勤劳吃苦,也有人把她们比作“站着一枝花,躺着一条河”。全身溢出女子那楚楚动人的阴柔之美。

其实真正土生土长地道的宁陕人没有几家,追根刨底,早在几百年前,来此地居住的多为湘、皖、赣、豫、闽的移民,也有四川和湖广的后裔。南来北往的融合,不仅给南山带来了外面的信息,更多的是当地人向湖北“九头鸟”学一点精明,向四川人借一点灵气,所以,无论体型、相貌、口音,还是生活习惯,心态性情,自然和楚人、川人相似,相互通婚,后代更显聪慧。加之青山绿水的孕育,赋予了南山人特殊的生命力量,造就了南山人特殊的气质灵魂,那女子少了几分眉叶低垂的娇媚,多了几分勤劳吃苦的本色,那男人少了几分柔弱,多了几分苍劲和昂首挺胸的气概,成了山里最为诱人的魅力。

风景自然美,不如人文情谊浓。由于这里距古都西安近在咫尺,与关中、四川、湖北比邻接壤,受外地文化的熏陶和地方文化的传承,形成了南山人特有的风情习俗。走在山野乡村,人们常挂在嘴上的话是:“礼多人不怪”、“伸手不打上门客”、“三句话暖人心”、“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等许多传承至今的口头语,成为他们待人接物的准则。

见了长一辈的必问“你健旺吧!”回答一定是“你操心了,还好!”与客人一道同行在山路上,必把客人让到前边,以示尊敬。若是走到悬崖险道处,就将客人拉到后边,还特意说:“您路不熟,我引路!”若是狭道相逢,即使互不相识,也早早让到路边,侧身让对方先行。

居家在屋,遇到熟人路过门前,必定招呼说:“到屋坐!”不认识的人过路,也会应一声:“歇一会儿走!”对上门说事的客人,那就更为热情,除了端菜递烟,还拿出“吃货”款待,水果熟了会送上桃子、李子,秋收时节,会递上核桃、板栗。凡登门之客,只要没有急事,就非留你吃饭不可。若是陌生人路过走累了、走饿了,主人会热情地请进门,立刻点火做饭。吃罢,给钱时,主人怎么也不肯收。说急了还会生气地说:“出门人,又没有背锅灶!”临走时,客人说:“破费了!”主要满脸堆笑地说:“便饭,没吃好!”“慢慢走啊!过细哟!”

这种质朴厚道,热情好客乡风民俗,时常萦绕在我的脑海,让我记忆犹新,挥之不去,回味无穷。说到这,也猛然间发现,在我的故乡,南山村那闭塞的小山村里,邻里之间,客主之间尽管往来频繁,热情有佳,但我却从来没有听见过“谢谢”两个字。

那是在公路未通之前,邻里之间相互借东西是很常见的,借劳动工具、借针、借线、借柴米油盐。每次借的时候,借者自然大方,没有半点忐忑不安。

“他大叔,你家的犁头在不?我想把东头的地耙一耙。”

“他大婶,我家的黑线用完了,你还有没有?”

“今天来客了,油瓶空了,给我倒点。”

被借者绝没有丝毫的犹豫,忙把东西找出来送到人家手里,还说几句体贴话:“我也搞过这样的事,那次晌午来客,盐没了,我还是到张老婆那拿的。”

别看东西或小或少,必定要还的。还线的主妇在唠客一会家常话后,要回家了,把东西掏出来往桌上一放。主人还责怪:“你看你,这点东西还拿过来,真外气。”主妇回应着:“有了,没有还会过来拿。”借油的会打发孩子还东西:“俺妈说,这是俺家刚炸的油,让大婶你尝尝。”大婶会撵着孩子给点“吃货”。

在乡亲们的眼里,“谢谢”这两个字有点别口与直白浅显。与土地的自然和朴素不相称,如果说出来就疏远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人也变得生分了。

后来,我到了县城,听惯了“谢谢”,也习惯说“谢谢”。有时候,老家人到城里办事,不愿把钱送到旅馆,就到我家借宿。每次来,都要给孩子带些家乡的特产,我都要习惯地说声“谢谢”,听到我道谢,他们的神情立刻变得尴尬起来,我赶紧打住,依然会默默地后悔良久才能缓过神来。

(本文原题目为《南山人》分别发表于《延河》和《安康日报》)

(作者:阮杰)

阮杰(曾用名阮仕魁)男,汉族,本科学历,1959年9月出生,1976年参加工作,曾教过书,当过文学创作干事,曾任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通讯组长,县科技局局长,县委农工部部长;现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康市作家协会、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宁陕县文联主席,宁陕县作家协会主席,宁陕县书画协会荣誉主席。

工作期间,勤奋创作。先后在《人民日报》《陕西日报》《美文》《陕西作家》《绿风》《安康日报》《安康文学》等报刊发表报告文学、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50余万字。出版有《山水一方》专著,主编《秦岭笔会》《秦岭绿都 山水画卷》等地方文学、书画摄影集多部。书画、摄影作品多次参加省市展览并获奖。1991年行书作品在安康迎春书画展中获优秀作品奖,2006年书法作品入选陕西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书法家协会、省美术馆举办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暨陕西省书法作品展并获优秀奖,1999年书法行楷作品入选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郑州举办的庆祝建国50周年暨澳门回归全国民间工艺美术书法大展并获金奖,2009年作品在陕西省委组织部、省公务员局、省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全省公务员书画展中荣获三等奖;摄影作品多次参加省市展览并获奖;由本人撰稿拍摄制作的10余部电视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和省市电视台播出。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