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学院怎么样知乎


在高校发展史中,院校拆分和校址迁移都并非罕事。


只是,一所高校从北国雪原不远万里来到湘江之畔,从中拆分、新建的各个学校都是行业顶尖,这注定是个传奇故事。


传奇的缔造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这一校名已成为历史的印记,留在过去。


但以此主体为基础建立的国防科技大学(简称:国防科大),仍在当下熠熠生辉。



01

应战而生,随战而建


上世纪50年代,与中国紧密接壤的朝鲜半岛,突起战争。


这对于成立不久的新中国而言,无疑带来“家门口失火”的危机感,创办一所现代化军事工程学院、培养现代化军事人才,成为火上眉梢的重任。


可是,这一重担最适合由谁挑起呢?


经过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的慎重考虑,开国大将陈赓成为了最佳人选。


陈赓是《亮剑》中李云龙的旅长的原型,曾与日军、法军、美军都有过交手记录,且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代司令员,最为了解抗美援朝战场上敌我双方在武器装备和技术上的悬殊。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黄埔三杰”之一,陈赓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接受过严格的军事教育,在战火纷飞的抗战阶段,他多次创建和领导我军各类军事学校。


兼具作战经验和办学经验,陈赓当仁不让地扛起培养国防科技人才的大旗,全力领导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技术院校的筹建工作,拉开高等军事技术教育的新序幕。



只是这一“序幕”并不容易拉开。


百废待兴,却又一穷二白,没有经费、没有师资、没有房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陈赓等人四处“化缘”,争取各方援助。


1952年9月,在陈赓的建议下,周恩来总理召集联席会议,专题讨论军事院校的筹备工作,建校一事获得了财政经济委员会、中央组织部、高等教育部、建筑工程部等各部门的增援。


有了经费和施工支持,陈赓列出军事技术相关领域的教授名单,想方设法从各地抽调人才。


弹道专家张述祖、航空专家梁守槃、空军少将唐铎、装甲兵大校徐介藩等军事学者被陈赓打动,应邀前往哈尔滨开展创校工作。



1953年4月25日,陈赓铲下第一锹土,正式启动学校基建的破土动工。


同年9月1日,在陈赓的庄严宣布下,国防科技大学的1.0版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正式成立。


秉持着“边建、边教、边学”的方针,哈军工一边兴土木,一边倡教育,按照军兵种设置了空军、炮兵、海军、装甲兵、工兵等5个工程系,教学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两年后,钱学森回到祖国,访问哈军工,还围绕导弹问题与陈赓交流一番。后来,钱老先生回忆起来,止不住赞叹道:


“在我国现有条件下,这么短的时间内办起这样一所完整的、综合性的军事技术学院,在世界上也是奇迹。”



02

尖端集中、常规分散


事实上,哈军工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料。不到十年的时间,60年代初的哈军工已经进入鼎盛时期。


各军兵种技术干部数量日益增加,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日益扩大,哈军工决定走“尖端集中、常规分散”的分建道路,将各军兵种独立办学一事提上日程。


炮兵工程系迁往武昌,与武昌高级军械学校合并,建立炮兵工程学院,后迁往南京,现为南京理工大学;


工兵工程系迁往西安,与长沙迁去的工程兵学校合并,建立工程兵工程学院,后迁往南京,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的一部分;


装甲兵工程系迁往西安,成立装甲兵工程学院,后迁往北京,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60年代末70年代初,国际格局暗流涌动,黑龙江珍宝岛事件让中苏两国关系一度剑拔弩张,黑龙江极有可能成为前线战场。


为了保护国防建设和军事技术人才,1970年,学校迎来第二次变迁。


空军工程系划归第三机械工业部,迁往西安,并入西北工业大学;


海军工程系划归第六机械工业部,留在哈军工原址,成为唯一留在哈军工原址办学的哈军工后继者,现为哈尔滨工程大学;


风洞实验室改为第三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部)的研究所之一,现为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隶属于中国航空第一集团公司;


哈军工主体(院直领导机关、导弹工程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系、外国留学生系及基层单位)内迁到长沙,组建长沙工学院;


原子工程系划归第二机械工业部,迁往重庆,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有关专业合并,组建重庆工业大学,后于1973年返回长沙工学院。


长沙工学院,正是国防科大的2.0版本,并于1978年改建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诞生了国防科大的3.0版本。



如今人们熟悉的国防科技大学,其实是经过2017年的大规模重组,才正式成立的。


当时中央军委决策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防信息学院、西安通信学院、电子工程学院以及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为基础,并将军委装备发展部第63研究所划入,重建国防科技大学。


从哈军工到国防科大,校址变了,校名也变了,但学校的办学初心一如既往:


“厚德博学,强军兴国。”


03

开拓创新,勇攀高峰


国防科大,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院校,是军队唯一进入国家“985工程”行列的院校,是首批有权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的高校,也是军队唯一进入国家首轮“双一流”建设的院校,被誉为“军中清华”。


如此丰富的“首批”“唯一”,都在彰显着国防科大的非同一般,正如钱学森在1977年所强调的:


“国防科技大学不是办一般的大学,不是办全国其它重点大学那样的大学,主要任务是培养能够作为将来向科技现代化进军的主力部队,特别是在国防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主力部队。”


这个“不一般”,主要体现在国防科大的科技创新实力,它瞄准世界先进军事工程技术的前沿,形成面向尖端前沿、独具特色的国防科技自主创新体系。


哈军工时期,学校率先组建了导弹工程系、原子工程系和电子工程系,培养第一代扎根“两弹一星”事业的高端军事技术人才,是“两弹一星”事业发展的重要人才库之一。



学校于1966年成立电子计算机系,颇具前瞻性眼光,为“银河号”超级计算机的研制奠定基础。


国防科大在2010年推出的新一代千万亿次级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更是一跃世界超算之巅,让我国首次登顶世界超算TOP500排行榜,在世界引起震动。


2013年“天河二号”强势归来,2019年“天河三号”E级原型机的研发工作全部完成。在超级计算机研制方面,国防科大这块“高地”领跑在前,创造出难以超越的“中国速度”。



还有“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天拓”系列微纳卫星、高能激光、激光陀螺、超精加工、磁浮列车等一大批自主创新成果,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中国创造”“中国高度”“中国精度”。


在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2个军队重点实验室和一批整体水平先进的公共教学实验室的加持下,学校从2000年以来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4项,一等奖10项,国家科技三大奖二等奖共76项。


铁肩担道义,为国铸利器。


学校一路“摸着石头过河”,一路攀上国防科技自主创新的高地,在部分尖端领域创造了中国国防科技史上多项之最。


04

文武兼备,继往开来


作为国防军事领域的高等学府,国防科大的师资组成有其独特性,既有部队下来的老干部,又有学院派出身的老教授。


一开始,文人武士齐聚一校,对彼此充满偏见与不解。


彼时陈赓就提出“两老办校”——既要靠老干部,又要靠老教授,强调“两帽重视”——重视红军帽长征两万五千里的实战经验,也重视博士帽寒窗苦读十年的理论积累。


在陈赓的大力提倡下,两股力量拧成一股绳,团结育人、合力育人,打造出一支文武双全的师资队伍,锻造出军事院校的教育高地,奠定我国高等军事技术教育基本格局。


如今,国防科大形成了“领军人才+创新团队”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学科研人员4000余人,博士生导师440人,硕导1104人。


其中,两院院士17人,国家级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创新团队11个,入选国家、军队重大人才计划人选500余人次。



在为战育人的同时,国防科大没有落下学科建设与文化教育。


专家学者大胆打破学科界限,开拓了军事学科建设的新局面,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军管文结合、加强基础、落实到工”的综合性学科专业体系,涵盖理、工、军事、管理、法、文等6个门类。


学校现有5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国防科大获评A+类学科数4个,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11位。


每年举办的“强军风采,科大风采”系列文化活动,开办的空天科技、机器人、电子科技苑、“银河之光”等各类大型科技文化节,更是凸显出国防科大将文与武、德与才、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教育决心。



而“行如风,站如松,坐如钟”的国防科大学子也没有辜负学校的期待,不仅是学校的“门面担当”,还勾起大众对国防科大的向往。


近日,国防科大学长在车站迎接新生的视频火了。



身着戎装,坐姿笔直,立牌一放,一个人整出千军万马的气势。


但在外界看不见的背后,是科大学生宛如高三plus版本的封闭式管理大学生活。


科大学生虽说有军籍生与非军籍生之区分,可实际上,从踏入校门的那一刻,科大全体学生的日常作息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吃饭、训练、上课、睡觉等各方面皆有明确规定,制度化管理每日生活,行进要列队走直线,被子要叠成豆腐块。


“干净麻利快,直线加方块”的部队生活,便是科大学生的真实写照。



军籍生还会喜提四年体能训练大礼包,每天早操跑步三公里,下午体能训练一小时,大四毕业有联考。


入读国防科大,同学们仿佛参加了“变形记”:圆脸蛋变成尖下巴,腹部赘肉变成6块腹肌,弱不禁风变成孔武有力。


然而,跟驻守边防的军旅生活相比,军校生活的“拉练”显得“小巫见大巫”。


国防科大军籍生基本实行毕业分配制度,不少毕业生被派往新疆、西藏和兰州等西北边塞地区进行基层历练,正所谓“硕士、博士,首先是战士”。



虽然这一分配制度不时有“大材小用”的吐槽之声,但是心怀报国热情的年轻人依然将青春岁月献给国防事业,扎守在苦寒之地,保卫边陲之安。


“我们向科学高峰攀登,拥抱崭新的世界,我们勇于开拓创新,立足发展,放眼未来。向祖国交出合格的答卷,为军旗增添新的光彩。”


继往开来的新一代,继续与这所迎着炮火而建的高校,向着保卫和平、保家卫国的目标镞砺括羽。

参考资料:

1.国防科大官网、官微、官博

2.中国档案馆《传奇将领军事教育战线展风华——陈赓与“哈军工”的创建》

3.哈工程讲解团《哈军工的创立与发展》

4.知乎问答“国防科技大学到底怎么样 ?”

5.知乎问答“军籍生在国防科大就读到底是什么体验?”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