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向大家推荐一位,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让我们非常惊奇的是,他的学历并不高,甚至连举人都不是,但就是这位奇人,通过自己一生的不懈努力,不仅博览群书,而且敢于挑战陈旧观念,大胆提出了“藏富于民”等许多新颖学术思想,最终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开山始祖”。被人们赞誉为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还与王夫之、黄宗羲、唐甄并称为明末清初的“四大启蒙思想家”。
顾炎武画像
下面就来说说顾炎武是如何提倡“藏富于民”等许多学术思想的。
一。出身望族,屡试不中后自学成才
顾炎武在明万历四十一年五月二十八日(1613年7月15日),出生于昆山千灯镇的江东望族人家,他原为顾同应之子,后被过继给去世的堂伯顾同吉为嗣。
顾炎武的寡母是个非常好学之人,她16岁未婚守节,白天纺织,晚上看书至二更才休息,并独立抚养顾炎武成人,还教他以岳飞、文天祥、方孝孺为榜样,信守忠义之节。
从小受此良好的教育,给顾炎武将来做学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以“行己有耻”、“博学于文”为学问宗旨,从18岁起就前往南京参加应天乡试,但直至27岁都屡试不中,于是,他断然终止了科举之路,转而走自学成才之路。
顾炎武写作画
顾炎武于是遍览历代史乘、郡县志书,以及文集、章奏之类书籍,并摘录其中有关农田、水利、矿产、交通等记载,兼以地理沿革的材料,开始撰述《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中国明代各地区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历史地理著作,共120卷)和《肇域志》(全国性地理总志)。
二。总结明朝失败经验,拒绝为清朝服务
当清兵入关后,顾炎武曾投入南明朝廷服务过,他为行朝出谋划策,针对南京政权军政废弛及明末种种弊端,从军事战略、兵力来源和财政整顿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议。后来,南京失守后,炎武依然心存故国,时时关注着沿海一带抗清斗争的进展情况,希望能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顾炎武还结交富有民族气节的志士,共同组成诗社,他们表面上以“故国遗民”“优游文酒”,其实是以诗社为掩护,秘密进行抗清活动。顺治十四年(1657年)元旦,顾炎武拜谒明孝陵。在之后的7年之间,他总共六次去明孝陵,以寄故国之思,然后返回昆山,将家产全部变卖,从此离开故乡,一去不归。
昆剧《顾炎武》剧照
顺治十六年(1659),已经45岁的顾炎武。又赶至山海关,凭吊古战场,此后20多年间,他孑然一身,游踪不定,足迹遍及山东、河北、山西、河南,并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顾炎武就这样躲避清朝政府,多次拒绝对方的入朝为官之邀请。并开始冷静地总结明朝失败的经验教训。顾炎武等认为学习、征引古人的文章和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反对当时的伪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
顾炎武提倡“利民富民”,他认为“今天下之大患,莫大乎贫”,他希望能逐步改变百姓穷困的境遇,达到“五年而小康,十年而大富”(这就是古代百姓的致富五年规划啊),他不忌讳人们谈论“财”与“利”。曾说:“古之人君,未尝讳言财也。……民得其利,则财源通而有益于官;官专其利,则财源塞而必损于民。”
顾炎武画
顾炎武认为关键问题不在于是否言财言利,而在于利民还是损民,在于“民得其利”还是“官专其利”。他认为自万历中期以来,正是由于“为人上者”只图“求利”,以致造成“民生愈贫,国计亦愈窘”的局面。由此,他主张实行“藏富于民”的政策,认为“善为国者,藏之于民”。
三。论述公与私的辩证关系,反对“独治”,主张“众治”
顾炎武的第二个学术思想,是对公与私的关系作了辩证的论述。他把人之有私看作是完全合乎情理的现象,并且认为“用天下之私,以成一人之公而天下治。”他的这种利民富民和“财源通畅”的主张,以及对“私”的肯定,都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状态下,新兴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
顾炎武从“明道救世”的经世思想出发,还萌发了对君权的大胆怀疑。他旁征博引地论证了“君”并非封建帝王的专称,并进而提出反对“独治”,主张“众治”,所谓“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强调“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他虽然还未直接否定君权,未能逾越封建的篱笆,但他这种怀疑君权、提倡“众治”的主张,却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独裁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色彩。
顾炎武手不释卷雕塑
顾炎武创立的新学术思想,更为突出的是他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他所说的天下兴亡,不是指一家一姓王朝的兴亡,而是指广大的中国人民生存和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延续。
在顾炎武的一生中,也确实是以“天下为己任”而奔波于大江南北,即令他在病中,还在呼吁“天生豪杰,必有所任。……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
四。笔者感悟:
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科举之路并不顺利,甚至连举人都不是,但就是这位学历并不高的奇人,通过自己一生的不懈努力,不仅博览群书,而且敢于挑战陈旧观念,大胆提出了“藏富于民”等许多新颖学术思想,最终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开山始祖”。被人们赞誉为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还与王夫之、黄宗羲、唐甄并称为明末清初的“四大启蒙思想家”。
顾炎武的传奇经历启发我们:人们要创造出成就,并不在乎其有多高的学历,只要你肯努力,并且孜孜不倦、坚强不息,敢于向传统观念与思想作坚决地斗争,还会勇于创新,就一定能取得预想的效果;为官一任,必须以人民利益为重,切忌以权谋私,做出损公利己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群众喜欢的清官。
顾炎武塑像
本文由“如日中天54”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