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自GZH:医医健康生活圈
智齿,又叫“第三磨牙”,指的是牙槽骨最里面的上下左右各一个的四颗第三磨牙。
通常在16岁以后才长出来,由于在这个年龄段,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接近成熟,而且它是最后萌出的一颗牙齿,因此取名“智齿”,有着“智慧到来”的象征。
但是,与它的美好寓意相反的是,由于在人类的成长进化过程中,颌骨是逐渐变小的,而留给智齿的空间也会随之逐渐变小。
通常最后萌出的智齿会因空间不足而导致智齿阻生,给我们带来一系列危害。
智齿可带来哪些危害?
阻生的智齿,即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的智齿,在临床上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危害,其中常见的危害有:
01
引起反复发作的冠周炎
智齿冠周炎是最常见的危害,主要是由于智齿牙冠周围的软组织与牙齿之间形成一“盲袋”,引起食物和细菌等的积存导致。
智齿冠周炎的病人通常会出现局部肿胀、疼痛、溢脓甚至发热等一些全身的症状。
智齿冠周炎它既可以很平淡普通,一般通过消炎处理即可治愈,但又可以很凶险,如果不积极治疗,智齿冠周炎可导致颌面部间隙的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严重的智齿可引起较高概率的间隙感染,甚至还可能引起脓毒血症和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病人生命。
02
造成邻牙的损害
阻生的智齿,比如前倾生长的智齿,会与邻牙之间形成一个敞开式的间隙,容易积存食物残渣,并且不易清理,时间一长可导致邻牙龋坏,甚至导致牙髓炎。或者因压迫导致邻牙牙根或远中骨吸收。
此外,因邻牙龋坏,临床上也经常出现需要“拔一送一”的病例。
03
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
阻生的智齿由于不能与对颌牙齿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时间一长可引起颞下颌关节弹响、张口疼痛、夜磨牙等症状。
04
其他特殊情况
比如阻生的智齿有可能会在生长的过程中压迫到神经,成为某些神经痛的病灶所在。或者肿瘤患者在放疗前没有拔除阻生的智齿,后期如果出现感染可能会导致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甚至骨坏死等情况。
什么情况下需要拔除智齿?
阻生的智齿,或有症状的智齿越早拔除越好。
拔除智齿,通常建议在25岁之前进行,因为在这个年龄段前,智齿刚萌出,牙根通常还没有完全稳固,对下牙槽神经管的作用也较小,而且此时拔除智齿受到的阻力也是相对较小的。
另外,由于多数智齿几乎不承担咀嚼功能,且鉴于它可能引起的危害,还可以考虑对无症状的智齿进行预防性的拔除。
#01
临床上一般强烈建议备孕女性拔除智齿,避免在怀孕过程中可能因智齿引起的潜在危害。
#02
如果是正位萌出,与邻牙邻接关系正常,与对颌牙咬合关系正常,且无症状的智齿,可以考虑保留。
#03
完全埋伏于骨内,与邻牙牙周无相通,无压迫神经引起症状者也可考虑保留。
#04
如果智齿本身正常,当邻牙无法保留时,可配合正畸治疗,将智齿牵引至第二磨牙的位置行使功能。
拔智齿,需要注意什么?
1.智齿冠周炎急性期不建议拔牙:此类情况下需要先进行抗炎、抗感染治疗后拔牙。
2.怀孕前最好拔除,特别是阻生的智齿更应该早早拔除,因为在怀孕时,一旦出现智齿冠周炎或间隙感染,处理起来会很棘手,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3.放疗前拔牙:鼻咽癌或口腔癌放疗前,一定要拔除阻生的智齿,避免智齿可能导致的颌骨骨髓炎或骨坏死等潜在危害。
4.严重的智齿或身体状态不好的病人,需要住院手术拔。比如有拔牙禁忌症,如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需要完善相关检查,在手术室监护下才能拔牙。
5.拔牙后的注意事项:一般来说,拔牙窝在一个星期左右会初步愈合,对进食的影响逐渐变小。
但如果是在拔牙后有局部的明显的疼痛,甚至是吃止痛药都无效的情况下,一般会考虑是否为干槽症(干槽症是在牙拔除后由口腔细菌引起的骨创感染,通常在拔牙后3-4天出现,主要表现为局部有持续性剧烈疼痛,并且牵涉到耳颞部痛,吃一般的镇痛药无法止痛)。
此外,如果拔牙后出现感染的症状、明显的肿胀或疼痛,建议及时就医,切勿自行用药。
#01
总的来说,智齿,特别是阻生的智齿具有一系列的危害,常见的危害包括可引起智齿冠周炎或导致邻牙的损伤,我们一般建议进行拔除。
#02
虽然上面讲了一些拔智齿可能遇到的问题或拔牙后的注意事项,但智齿拔除总的来说还是相对比较安全的。权衡利弊后,该拔的还是尽早拔除为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