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抗磷脂抗体?
人体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是磷脂,磷脂构成的双分子层结构像两排哨兵守护在细胞膜内侧。当遇到敌兵——抗磷脂抗体,哨兵构成的坚实堡垒被攻破,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受到重创,一系列的病理改变随之发生。
抗磷脂抗体主要存在于抗磷脂综合征等自身免疫病患者中,是抗磷脂综合征最具特征的实验室指标。抗磷脂抗体亦是血栓形成和病理妊娠的危险因素。同时,抗磷脂抗体也可见于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及某些药物使用后,甚至部分健康人群中亦可出现。
抗磷脂抗体的种类有很多,其中狼疮抗凝物、抗心磷脂抗体、抗β2 糖蛋白 Ⅰ 抗体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是临床实验室最为常见的自身抗体检测项目之一。
一、狼疮抗凝物
说到狼疮抗凝物,不少人会问抗凝物不是有抗凝作用吗,怎么会促进血栓形成呢?没错,狼疮抗凝物在体外能干扰磷脂依赖的凝血过程导致凝血试验时间延长呈现抗凝效应,但是在体内,狼疮抗凝物可与内皮细胞的磷脂相结合,促进血栓形成。
狼疮抗凝物是抗磷脂综合征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反映凝血功能障碍的指标,与血栓形成、病态妊娠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血栓症的相关性强于抗心磷脂抗体。
二、抗心磷脂抗体
抗心磷脂抗体以血小板和内皮细胞膜上带负电荷的心磷脂为攻击对象,促进血管内血栓形成。抗心磷脂抗体在抗磷脂综合征中阳性率高,为80%~90%,是诊断抗磷脂综合征的敏感指标。但抗心磷脂抗体也见于其他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患者中,在某些恶性肿瘤和感染性疾病患者中也多见,如梅毒、麻风等。
三、抗β2 糖蛋白 Ⅰ 抗体
β2糖蛋白 I 是由肝细胞合成产生的糖蛋白,β2糖蛋白 I 抑制凝血酶原起抗凝作用,而抗β2糖蛋白I抗体与β2糖蛋白 I 结合使其抗凝作用减弱,促进血栓生成。与抗心磷脂抗体相比,抗β2糖蛋白 I 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度,但灵敏度低于抗心磷脂抗体,在抗磷脂综合征患者阳性率为30%~60%。抗β2糖蛋白 I 抗体与抗磷脂综合征血栓形成密切相关,且相关性比抗心磷脂抗体强,但在一些无症状的人群中也可出现阳性(一过性、低滴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