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伯乐相马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妇孺皆知。相马,就是察看马。却说九方皋是春秋时的相马名家,经伯乐推荐,他被派去替秦穆公寻找好马。过了三个月,九方皋报告说在沙丘地方得到一匹好马,是黄色的母马。待到穆公派去打探消息人的回来说,是匹黑色的公马。穆公很不高兴,就召来伯乐责备说:“你推荐的那个相马的人连雌雄黑黄都不分,怎么可能找到好马?”
伯乐回答说:“这正是九方皋高明的地方,他是看实质,看精神;不是看表面,看形式的。”结果,那马牵过来一试,果真是一匹好马,这下穆公没啥说了。人们从这个故事中总结出了一个成语“牝牡骊黄”,比喻事物的表面现象。我们就来说说“相”字。
我们来看“相”字的字形演变:
相,《说文解字》:省视也。从目,从木 。关于其字形表达的字义,至少有三种解释,列出来供大家参考。
1.在陆地上的树木容易引人注目,工匠在选取木料时,需要仔细观察树木的形态,比如粗细高低刚柔阴阳等,整字会意工匠观察树木形态以选择合适的木料。
2. 我们知道,神话传说中神农尝百草,一日身中七十二毒。 他有一条赭鞭,打在草木之上便可辨别其是否有毒及凉热之性。在原始社会里,有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是依靠采摘和渔猎生活的。
因为有些植物的果实(根茎花叶等)是有毒的,不能被食用。先民在与自然的不断斗争中逐渐积累了初步的植物学知识。整个字会意用眼睛仔细审视植物,看其是否有毒。
3.我们知道盲人走路需持杖,小心翼翼,用杖来试探路面是否平坦。整个字会意,盲人走路需用杖来代替眼睛,刺探路况。这种解释个人认为比较武断,缺乏文字学的支持。因为一,把这个字与直接和盲人牵涉起来恐怕是异想天开。二,在甲骨文里,拐杖没有做木形的。换言之,不是分叉的植物。
总之,相的本义是仔细查看之意,这在先秦的文献中经常用到。比如: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诗经·邶风·相鼠》)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由察看,引申为名词相貌。如: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
由察看相貌,引申出帮助,辅助。如: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再由辅助义,引申出丞相,宰相。 如: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唐代有个口蜜腹剑的奸相李林甫。他不学无术,却深谙官场规则,靠拉关系,投机钻营,一路爬上相位。有次,他的小舅子太常寺少卿姜度喜得贵子,李林甫出于卖弄,即兴手书“闻有弄獐之庆”。来道贺的宾朋一看,不禁掩口失笑。为何?原来“弄獐”为“弄璋”之误。
此典故出自《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故以弄璋代称男孩,寓意男孩长大后封王封侯之意。这原本是读书人都熟知的一个典故,然而却被李林甫弄错了。大家不敢笑出声来,恐怕驳了宰相的面子,而弄獐宰相的称呼却就此传闻开了。
由辅助义,还可引申出傧相,即诸侯祭祀、宴会时的司仪官。
如:
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孩童时代,学过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诗中“儿童相见不相识”意思显豁,不用多做解释。只是后来学了文言文,才知道句中的“相”偏指一方,要译成我才对。整句意为:孩童见了我都不认识我。
这就牵涉到相的虚词用法了。相的虚词含义是由实词含义转化而来,当我们相(察看)一个人的时候,对方也在看我们,所以,相引申出互相的意思。
具体来说相,相作为指代性的副词,用在动词前,有三种意义。一是互相,二是递相,三是单相。
一、互相,就是双方动作对等的交互加于对方。如:
1.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塞翁失马》)
2.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3.曰:“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
二、递相,就是动作一方接一方递次相加。
1.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2.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训俭示康》)
3.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芙蕖》)
4.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屈原列传》)
三、单相,就是动作一方单独加于一方,具体来说,可以指第一人称,也可以指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
1.杂然相许。(《愚公移山》)第三人称代词,他。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琵琶行》)第三人称代词,她。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第三人称代词,他。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短歌行》)第一人称代词,我。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第二人称代词,你。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第二人称代词,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