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恨久之的之(怅恨久之怎么读)


高中需要重点掌握的18个虚词中,经常放在句末的有“乎、焉、也、之”,它们常常作句末语气助词,但也有不少情况,虚词在句末却不是作语气助词,翻译时要非常注意。

一、焉

1.“焉”作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焉”在此句中作兼词,译为“于彼”“在那里”,整句意为:堆积泥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会从那里兴起。

2.“焉”作代词,相当于“之”。

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焉”在此句中译为“他”,整句意为: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

怅恨久之的之(怅恨久之怎么读)

二、者

1.“者”在句末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五人墓碑记》中“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这一句,“者”就是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出现在句末,可不译,全句意为:阉党之乱中,当官的人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四海这么大,又会有几个人呢?

2016 年高考上海卷《勿斋记》一文中出现“世之学圣人者”“夫视听言动者”“礼与非礼者”“其所以授受者”“其少有不及于颜渊者”几句,“者”都在句末,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2.“者”表示比拟,在句末译为“……似的”。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者”解释为“……似的”,整句意为:然而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子好像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

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整句意为:他说着这些话,脸上好像很悲伤的样子。

3.“者”在因果复句中放在句末表原因,译为“……的原因”。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柔使之然也。(《劝学》)

“者”解释为“……的原因”,整句意为: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由于)煣的工艺使它变成这样的。

4.“者”用在数词后面,译时可根据所列事物,在数词后加上相应的量词和名词,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者”译为“……个方面”,整句意为:这几项,都是用兵的忌讳。

怅恨久之的之(怅恨久之怎么读)

三、乎

“乎”在句末除作语气词外,也常作叹词,如“嗟乎”,同“呼”,如“呜呼”。

四、之

1.“之”常作代词,当它在句末时,也会作音节助词,可不译。

如《狼》中:“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这一句里的“之”作音节助词,全句意为:过了一会儿,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还有《陈涉世家》中:“辍耕之陇上,怅恨久之。”这一句里的“之”作音节助词,全句意为:(陈胜)停止耕作来到田畔的高地上,叹息了很久。观察发现,“之”作音节助词时,多用于时间副词后。句子翻译时,虚词出现在句末不能全部作语气词,尤其“焉”作兼词或代词的情况,题型中出现较多,更需注意。

— END —

来源 | 《语文报·高考版》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