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先来了解一下,大脑保存记忆的主要部分海马体。
海马体是大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人脑中的直径大概有一厘米,长度略小于5厘米,形状很像一根细长的香蕉,也像一条细长的小虫。它是管理大脑记忆的“关卡检查员”,只有被它认为有资格通过的时候才会被长期保存下来。通常来说,这样的审查也非常严格。那么,海马体的审查标准是什么?那就是该信息对生存而言是否不可或缺。
试想一下,小的时候有没有在寒冷的冬天不小心被暖气片烫了一下,那你的感觉肯定是很疼,等过几天你再看到暖气片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不是想到被烫的情景,那你肯定不会去摸,从那以后到现在你都不会在冬天轻易去摸暖气片了。海马体已经对暖气片形成了不可或缺的记忆。再想一下,小时候看到邻居家的狗很可爱,你想去摸一下(在这之前你并不知道狗狗会咬人,因为你还小嘛。),结果被狗咬了,那等你下次看到它的第一反应就是离得它远远的,这就是海马体对我们起了一个保护作用。那么,孩子记单词,背古诗,数学公式为什么在隔几天之后就想不起来呢?
那是因为海马体对这些东西的审核结果是可有可无。那么我们怎样通过这样一个检查员从而在大脑中形成长期记忆呢?方法只要一个那就是“欺骗”海马体。
要想让海马体将信息判定为不可或缺的信息,就要持续不断的将信息传送过去。久而久之,海马体就会产生一种“持续不断传送过来的信息一定是必要信息”的错觉。比如说,孩子在当天记住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句。但是隔几天忘记了,那么再重新背诵一下,过两天还会忘,忘了再背诵,这样就会牢牢地记在脑海中,以至于在你说出上一句孩子会不假思索的说出下一句。
在德国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做了一个实验。首先他请几个学生背诵以下几组由3个字母组成的音节。YUM KOS KES TOH SOB BEX TAR KUW MIY JAS。并且在背诵时不要使用谐音记忆等方法,而是将其死记硬背下来,其次就是记住这些音节到测试开始,在此期间不要进行复习。这是一个关于“忘记”的实验,如果做不到所要求的,我们就无法看到“忘记”的真面目。最后这个实验的结果是,参加实验的人在记住10组音节的4小时之后只能想起其中5组左右,此后忘记的速度逐渐减慢,24小时以后再次逐渐测试,参加试验的人一般还能记住3-4组音节,48小时后则为2-3组。在随着时间推移的过程中这几个学生完全记不起那些音节了,那么这些记忆真的就在脑中消失了吗?其实并非如此。你如果有兴趣可以试一试,在确定自己想不起任何音节的时候,再次记忆10组音节并进行测试,结果是跟第一次测试相比你会记住更多的音节。通过第二次记忆,这些音节就变得不容易被忘记了。那么为什么反复记忆能够提高人的记忆力呢?其实,这些音节并没有完全消失,他们仍然存在脑中,只是在你需要想起的时候感觉到忘记了而已。换而言之,它们只是在大脑中属于潜在痕迹,所以才会想不起来。当我们反复记忆的时候,就是激发潜在痕迹活跃起来的时候,从而得知复习可以降低我们遗忘知识的速度,从而提高记忆力。
那么问题就来了,复习的间隔多久才会取得最好的效果呢?就拿刚才艾宾浩斯做的实验来说,如果第一次跟第二次学习之间的间隔是1个月以上,那么记忆力是没有任何提高的,也就是说经过严谨的考察,潜在记忆的保存时间只有一个月,如果在一个月之内没有做任何复习,潜在记忆就无法发挥出本来的作用。另外,在首次复习的输送过程中,输送的信息量越大欺骗海马体的可能性就越大。也就是说,在复习的过程中像初次学习那样认真,不仅要用眼看,还要做笔记,大声朗读出来,这样视觉,触觉,听觉在同一时间传送到海马体,会起到刺激海马体的积极作用。综合以上几点,我觉得复习的时间应该是学习后的第二天,以此类推一周再然后两周,再然后一个月之后。每次复习的时间都存在一定的时间差,整个过程需要两个月来完成。通过这样的方式,海马体会将信息判定为必要信息,允许他们进入大脑,从而储存起来。
以上只是提高记忆力的方法之一,提高成绩不仅仅是依靠记忆力,还要有对事物的好奇心。当你第一次看到某种理论时,会感到好奇,从而有一种想要彻底了解它的欲望,你就会不由自主地找各种资料,寻求外界的帮助,从而对这个理论有了彻底的认知,成绩也会自然而然的提高。除此之外,还有几种方法,会在后续的文章中一一介绍,希望大家关注,不胜荣幸。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