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凯迪
大连,一个与众不同的“东北”城市,有人说他是东北城市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与窗口,有人说他和对面的青岛一样是个有钱了就不认家的“富一代”。总而言之,大连之于东北确实是一个十分独特的存在,而这种独特之处则有着长期的历史渊源。
图/大连夜景
01 移民的力量
东北大地作为清王朝的龙兴之地,自努尔哈赤在满洲一统女真各部之时,就被视为稳固的大后方,对清王朝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满清入关之后就下令修筑“柳条边”,意图把中原与东北相互隔离起来,禁止汉人进入老巢,影响大清龙脉。然而,随着19世纪中期,关内的自然灾害愈演愈烈,饿殍遍野的山东河南等地掀起了大移民的狂潮。
迁徙的大潮分为两拨,一拨走陆路从河南、河北一路向北范围翻越山海关,沿辽西走廊奔向辽河平原、吉林、黑龙江,而另一拨人则走海陆,从胶东半岛的烟台青岛威海坐船,乃至腰里绑个瓢就沿海流冲向了辽东半岛。
这种二分式的移民浪潮在快速使东北地区进入汉文化圈的同时,也在内部产生了多元的文化系统。
由南满山区以北直至三江平原一带的东北腹地,由于移民的梯次化进入而保留了比较强的东北方言文化体系,塑造了今天东三省一个大碴子味的基础;而辽宁半岛南部则由于胶东半岛居民的大批量涌入,彻底改变了原始的方言文化,形成了具有浓重海蛎子味的大连话(胶辽方言北区)。
于是,位于东北南端的大连与东北腹地产生了最为基本的语言识别认同差异,反倒与海对面的山东老乡文化相通。
02 地理位置分异
甲午战争之后,沙俄与日本在东北的权益争夺与日俱增,沙俄希望占领大连所在的旅顺作为自己在太平洋上的永久不冻港,而日本则是希望直接把大连建设成为自己图谋东北乃至中国的前进基地。
日俄战争之后,日本顺利实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将大连作为关东都督府与关东军司令部的驻地,鲸吞东北的野心昭然若揭。从1905-1945年的四十年之间,大连在日本的占领下逐渐凸显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优越的海港加上纵贯南北的满铁加持,让大连不火都难。
反观处在内地的沈阳、长春等东北内陆城市,虽然起步较早,但是由于日本统治之下受到的战争摧残与掠夺更甚,因此在加速度方面明显较之大连疲软。
03 建国之后的故事
到解放之后,整个东北在举国上下进行工业化建设的浪潮之下,成为老大哥扶植之下的共和国长子,妥妥的重工业基地所在。相较之下,大连先是被中苏合作军管数年,彻底转入中国后又长期保持了相对独立的经济自主地位,以东北亚海上窗口的形态存在于东北大环境之外。
图/鞍钢集团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连的优越地理区位条件,在改革的春风中重新找到发展的加速器。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之后,大连在1984年顺利成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三十年后的2014年,大连金普新区又成为全国第十个国家级新区,大连港与大连市在没有完成时的开放浪潮中,发展时刻在进行。
而传统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却因为国企体制改革的滞后、工人思维的僵化、资源枯竭与环境污染,不段走向衰微。在东北集体唱衰的大背景下,算得上唯一闪耀的大连便显得尤为可贵,经济差异的扩大也会放大本身就存在的地域文化差异。大连与东北,这两个貌离神合的词汇在今日的中国语境下,也愈发显得无奈与凄凉。
图/大连金普新区
参考文献:
1.东北史纲要
2.中国全史百卷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