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马的风水(红色的马风水寓意)


长治市潞州区马厂村位于市区北郊,南邻三垂冈,西依漳泽湖,地平水浅,交通便利,地理条件得天独厚。马厂建村后,起初隶属于潞城管辖。1950年成立长治工矿区后,马厂村归属于长治市。追溯马厂村名的来历,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知道,与养马有关。走进马厂村的历史深处,原来马厂是长治历史上最大的养马场地。

潞州沈王府的“养马场”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为维护家天下的统治,朱元璋借鉴历史上唐宋王朝的经验,决定以封王建藩来管理国政。他在深思大唐“藩镇割据”与宋朝“强干弱枝”朝政治理的同时,还借鉴了汉晋“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的历史经验,以“国”和“家”相融合的理念封王建藩,即“国”是“家”,而“家”也是“国”。朱元璋实行了封王建藩制度,将二十六个儿子封藩于全国各地。第二十一子朱模,洪武十三年(1380)生,洪武二十四年(1391)被封为沈王,即沈阳是其封国。第二年,朱元璋为沈王设立护卫,名为“沈阳中护卫”。当时的辽东地区已经有第十五子辽王朱植,根据朱元璋的治国策略,朱模和韩王朱松(封国开原)则是其经营东北的后续准备。由于朱模尚幼,沈阳又处于寒冷的东北,其母赵贵妃便奏请朱元璋,改封潞州,封号不变,仍称沈王。年幼的小沈王无法赴遥远的潞州就任,依旧留在南京。朱元璋去世后,爆发了“靖难之役”。受此影响,已经达到就藩年龄的沈王朱模,却迟迟无法就藩。朱元璋第四子朱棣继位后,永乐六年(1408),朱模才携子带妻踏上了赶往潞州之路。这时,山西布政司提出晋恭王朱棡第四子庆成王朱济炫的潞州王府空着,且潞州年景不好,建议改造为沈王府。朱模的潞州王府虽为改造,但这里却是唐、宋节度使在潞州府邸的旧址,还是宋徽宗赵佶即位前任潞州节度使的府邸,地势高而平坦,与上党门相对。就这样,永乐六年(1408)十一月,二十八岁的沈王就藩潞州。

朱模就藩潞州后,大兴土木,对王府进行了修缮。据《潞安府志》和《三晋史话·长治卷》记载,在修葺一新的沈王府,沈藩王一系共袭封沈王九代十三王(其中四王为追封);自沈简王,朱元璋庶二十一子朱模起,至末代沈王,朱效镛嫡一子朱迴洪止。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起义军刘芳亮率部破潞州,明沈藩灭亡。在沈王府的辉煌历史里,潞州城北水草茂盛的三垂冈一带,荒无人烟,曾为沈王府饲养马匹的场地。

沈王府的养马场地,区域全在当时的潞城县境内。养马地由潞城县衙负责协助管理,到明万历时,潞城县衙依照朝廷“马政”,对沈藩王府的养马场地实行了“官牧”与“民牧”的两种养马形式,即允许百姓在此放牧,使这一带遂成为官府与王府共同管理的养马地,习惯上称“马场”或“马厂”。到清时,因禁止汉人养马,使潞城县境西南三垂冈一带原沈王府的养马地,形成了大片的无主荒田。

马厂村的历史考证

清顺治时,潞城西南地广人稀。为开垦荒田,潞城县府便“废藩马厂”,即取消了原沈藩王府养马场的归属权与管理权,使此地不再为养马所用。康熙版《潞城县志》记载:“顺治十三年起至康熙三十九年止,累次开垦并陆续清出隐漏有主无主旧荒民田及南兵开垦更名,废藩马厂等项,共一百七顷八十四亩。”这里的“南兵”,是指明时“南兵北戍”留在潞州的士兵。明隆庆初年,戚继光担任明朝九边重镇蓟镇总兵后,陆续调集了一些浙江士兵,北上戍卫蓟镇长城,时称“南兵”。实际上,当时的浙江地区地狭人众,大量浙江人为了生存,应募从军来到北方,守边开垦。潞城县从顺治十三年(1656)开始,到康熙三十九年(1700),对西南荒田多次组织开垦,清理出大量的地方隐漏、沈王府与“南兵”留下的荒田,彻底废掉了沈王在潞城的“封田”,把“南兵”开垦出的遗留田地进行更名,全部归属于县府管理。其中,潞城知县张士浩曾大量招揽各地流民,在三垂冈一带垦种荒田;河南嵩县王溯维接任潞城知县后,继续招揽流民开垦荒地,并允许流民垦荒建庄安居,流民先后在此建立了村落,即今长治市潞州区的张公庄、王公庄等村。康熙十九年(1680),在已经形成村落的张庄北,即原沈王府养马场养马人居住地也渐渐形成村落,名为“马场”,也称“马厂”。这就是今天“马厂村”的来历。

对于潞城在清时“废藩马厂”的历史,光绪版与民国版的《潞城县志》里也有记载:“康熙十九年开垦项内,系废藩马厂地。”康熙十九年,潞城县的赋税较重,为了屯田养兵,增加粮食生产,以减轻百姓负担,潞城县废掉养马场地后,开垦了大量田地。也就是说,最早的马厂村是在“废藩马厂地”之后正式建立的。实际上,明沈王在此开始养马后,便一直有养马人在此居住,只是没有形成村落。在民间还有这样的相传:崇祯年间,潞城县令看到西南平川地土肥水浅,水草丰盛,于是将有力无地的流民迁入此地,允许他们建房开荒,这些流民主要以放牧为主。第一批迁居此地的有王、李、闫三姓流民,共十二户人家,他们在这里放牧养畜,以供潞城县不时之需。这些流民在此居住放牧,繁衍生息,久而久之,使来这里落脚的百姓越来越多,逐渐形成村落,名叫“马厂村”。作为村名在光绪版《潞城县志》里有记载:“西乡五十五村,马厂(二十里)。”

马厂形成村落后,村东有两个古村落,即今长治市潞城区南舍村与北舍村。根据《潞城县志》与《长治地名典故》记载可知,这两个村原为西北羌族人奋起造反在潞城的驻兵之地,形成村落后以三垂冈为地标取名北垂、中垂。明弘治时,北垂、中垂分别改为北舍前里、北舍后里、北垂中里、北垂北里;北舍后里、北舍前里即今南舍,北垂中里、北垂北里即今北舍。明万历时,潞城县衙对沈藩王府的养马场地实行“官牧”与“民牧”的管理制度后,因放牧之人在此居住养马,使村落逐渐扩大。为便于管理,将北舍前里、北舍后里并入南垂上里;将黄漳里并入北垂北里。到清康熙时,北垂北里改为北舍村,北舍前里、北舍后里改为南舍村,属安昌里管辖。从此,与马厂村唇齿相依的北舍、南舍,其村名沿用至今。

随着时光的流逝,民国时废除都里制、实行编村制,马厂村为潞城县第四区的编村。新中国成立后,马厂村属潞城县第五行政区。1958年,马厂村划归黄碾东风人民公社。1976年,马厂村属长治市郊区;2018年,马厂村属长治市潞州区。

时光记忆印证“马厂”远去的历史

长治历史上的马厂,是个“大马场”。大致范围是:南至延绵的三垂冈(大冈山、二冈山、三冈山),北至今长治市潞州区故驿村一带,东至今长治市潞城区南舍村、北舍村附近,西至漳河东岸,为长治历史上最大的养马之地。如今,在马厂村一带还有大马厂、小马厂的说法,不过所指区域不是历史上的“马场”之地。

沈王府的历代王子在潞州城北的大马场养马放牧,驱马狩猎,经营养马场地,而养马场南的三冈山则成为沈王府的风水宝地,并在此建立了沈定王的墓园。

沈王朱模去世后,长子武乡王朱佶焞于宣德七年(1432)袭封沈王。朱佶焞去世后,天顺三年(1459),沈康王嫡长子沈世子朱幼袭封沈王。这位沈世子在还未袭封时,就以父王“坟所狭隘,无地可立庐舍”的理由,上奏朝廷在坟外复赐空地数亩。其实,沈康王在凤凰山的墓园占地达五十亩。不过,这也为在“马厂”建立沈定王的墓园奠定了基础。

第七代沈王朱珵尧,于万历十二年(1584)袭封沈王,即沈定王。他在位四十九年,仁孝恭慎,颇有善行,还常为边关捐运钱粮,在民间赈灾救民,多次受到朝廷嘉奖。崇祯六年(1633),沈定王去世,其陵墓就选在养马场西南的三冈山附近,民间又称蟠龙山。后此地形成村落,即今长治市潞州区的张村与陈村。墓碑由翰林学士钱象坤(今绍兴人)奉敕撰写,沈定王陵墓旁边安葬的是继妃和氏,圹志由侍郎王图奉敕撰写。对潞州沈王府“马场”的风水宝地,在今长治市潞州区张村出土的《沈定王暨妃栗氏合葬圹志铭》《沈国继妃和氏圹志铭》里,有详细的记载。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755934052@qq.com,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